网友提问:
古代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吃肉吗?
优质回答:
古代老百姓不但有肉吃,而且品种丰富,敢吃你不敢吃的肉。
猪普通家庭的肉食
人一开始就是食肉动物。远古时期,还不懂得种植技术的原始人,与兽互相为食,谁胜利了,就可以把对手当食物。后来神农氏领导大家进入农耕文明,开始了养殖业,马、羊、牛、猪、狗、鸡六牲是最早的肉食来源。
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字——家,这个字拆开是宝盖头+豕,本意是百姓在自己家里用猪祭祀。因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宗庙,只能将烧熟的全猪放在家里祭祀。也有学者解释为屋子里有猪,才能称之为家。不管是哪种解释,猪已经被普通百姓养殖、食用了。
有了阶级后反而受到限制
商周时期,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享乐物资,阶级层次分明,不但从政治上划分严格,生活中也有严格的礼仪,后来形成了规定,在《周礼》中,规定了各阶层衣食住行等一整套礼仪,如果谁敢僭越,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国语》记载,天子食太牢(牛,羊,猪),诸候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豚,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由于物质匮乏,供不应求,贵族也不是天天能吃到肉,《礼记 王制》中有记载,在物质匮乏时期,天子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养,士朝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从记录可以看出,帝王为了满足自己享乐,限制了官僚的食肉品种及数量,更不用说老百姓了,那么百姓吃什么肉?
狗屠盛行
狗屠,这个行当现在几乎消失了,只在少数地区存在,但在当时却是一个相当火的职业。春秋第一刺客聂政,杀人后跑到齐国杀狗为业;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玩音乐是兼职的,他的职业是狗屠,专职杀狗;刘邦的得力干将樊哙也是狗屠出身,为啥这么多有名气的人在杀狗?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先秦时期老百姓不能吃牛、羊、猪肉,只能吃狗肉过过嘴瘾。
记得“兔死狗烹”这个成语吧,当时狗的主要任务是打猎用,狗在贵族的菜单中等级低,没有对百姓食狗肉大肆限制,因此狗肉汉朝之前一 度成了普通人家肉食来源。
吃牛肉是演义中过嘴瘾
我们在小说中总能看到,英雄走进馆子,一拍桌子:“小二,来半斤牛肉一壶酒。”这个情节绝对是作者在过嘴瘾,因为牛作为当年主要的农业生产畜力,是不能随意宰杀的。汉代已经制订了严厉的法规控制宰杀耕牛,“宰杀少齿”者是杀头之罪,要为小牛抵命的。
宋朝规定,耕牛只有老死或病死才能剥皮吃肉,因此《水浒传》中吃牛肉的描写,绝对是杜撰。
地域不同老百姓吃的肉不同
在宋朝,猪肉已经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常备肉食。《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天有上万头猪从四川送入东京,生猪被当街屠宰,分成不同的部位肉,满足京城百姓的菜蓝子。苏轼看到百姓吃猪肉方法太粗放,暴殄天食,于是研究出大块猪肉,加姜、葱、酱油、料酒、红糖等,用小火慢炖,出来的猪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被民间称之为“东坡肉”。
但是在北方辽金朝,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合养猪,猪肉是贵族专享食品,普通百姓只能吃羊肉。羊肉在大宋却早贵族食品,于是宋辽边境地区猪、羊买卖十分红火。
野味丰富了百姓餐桌
当年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虎、熊、狼、狍子、野猪、野鸡,甚至鹤、鹭鸶等等野味,都成了普通百姓的肉食来源。“焚琴煮鹤”为大煞风景之事,但也表现了当时的毫无顾忌食野味的社会状况。
《水浒传》有很多打虎英雄,猎户解珍、解宝兄弟打了一只老虎,反被毛太公陷害,被逼造反。在虎豹横行的年代,野味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肉食来源。一直到解放前,我国山区猎户很多。
没有珍稀动物保护法,没有动物保护组织,古人食谱一定很丰富,早上仙鹤汤,中午早牛、野驴、野羊一锅烩,晚上清炖虎鞭补一补,想吃啥打一只使劲造,烧个熊猫掌也是有可能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人是很少吃肉的。
大家想想,如果经常吃肉,也不会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来引诱人做土匪了。
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大夫平时食用猪、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吃不到肉。
孟子给齐宣王描绘的王道乐土:七十者可以食肉。
看看,七十岁能吃到肉,这就是极乐世界了。
我们分析一下。
古代能吃的肉,无非是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肉。
鱼肉就不谈了,吃鱼不能当饭的。
而猪肉,在古代其实很少人吃。
根据中医理念,吃猪肉对身体没有好处,会导致虚胖。大家自己看看古代四大名著中,很少有大块吃猪肉的记载。
另外的原因是古代很长时间没有阉猪技术,猪肉很难吃。
直到明代,猪肉才风靡起来。明代后期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岁用牲口数记录则是18900口猪,10750头羊。
至于牛肉,除了少数朝代的少数时期,大部分时期是不能吃牛肉的。因为牛是重要的兽力,是农业生产不可少的东西。其实,新中国建立以后几十年,农村也是不许随便杀牛的。
那么,剩下的只有羊肉和鸡鸭肉。
古代的羊基本都是需要放牧吃草的,这就需要牧场,大部分是北方养殖,很多是游牧民族。
自然,农村少数地主也会养一些专门吃肉的羊,但要消耗不少饲料,所以比较少见。
古代羊肉价格很高,属于高档肉,宫廷肉,民间吃的不多(其实今天高档羊肉仍然很贵)。
水浒中,店小二说只有羊肉,问宋江他们要不要?李逵就大怒了,说店小二瞧不起他。其实,店小二之所以问,是因为羊肉价格较高,不是所有人能消费的起。
那么,其实普通老百姓最常吃的就是鸡鸭肉了。
养鸭子必须有水,北方大部分地区就养不了。
鸡倒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养,每家都可以养几只。
古代养鸡也不困难,尤其数量不多也不需要什么饲料。鸡每天放出去,吃菜叶、高粱、谷糠、小虫等等。
但是,这样养鸡没办法很多,而且大部分养鸡的人家是为了吃鸡蛋,而不是吃鸡肉。
想要吃鸡肉,就要大量养鸡,甚至要开养鸡场。
但古代没有疫苗也没有抗生素,一旦遇到鸡瘟就全完了,所以大型养鸡场是不存在的,只有小型。
小型养鸡场不能采用放养,比如关在笼子里喂饲料。
古代没有今天的复合饲料,养大一只鸡要花费几十斤小米之内的饲料(当时还没有玉米之内)。
所以,大量养鸡只有是粮食丰收的年份,平时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说来说去,古人吃的最多的就是鸡。
因养的很少,即便是粮食丰收的年份,一年全家恐怕也只能过年过节才能吃1只。
小说《儒林外史》中,连穷鬼范进家也有一只下蛋的母鸡,后来被范进拿去卖了救命。
但范进卖了很久也没卖掉,客观说明当时的乡民吃肉并不多。
其他网友回答
在封建社会,老百姓若碰上明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自然有肉吃,若是碰上昏君,奸佞当道,贪官污吏横行,狼烟四起,老百姓别说吃肉了,饭都吃不起,当然了,这个时候还是有肉吃,但只能是吃人肉。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畜牧业已经很发达。
大家小时候过年,还记得有些人家会在家禽家畜住的地方贴上一个横批“六畜兴旺”的不?其实这当中的“六畜”,在我国的商朝开始,就已有了。
所谓六畜,是指牛、羊、马、猪、犬、鸡。这说明,在商朝的时候,这种六种畜生已由野生变成了常见的家养。因此,没有战乱或者大闹饥荒、瘟疫的情况,老百姓吃肉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古代描写普通关于老百姓吃肉的诗歌
中国历代文人留下关于吃肉的诗句,数不胜数,相对知名度比较高又通俗易懂的当数大文豪苏东坡贬官黄州时,写下的《食猪肉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说明当时黄州的猪肉极其的便宜,富贵人家都不愿意吃它,而即使是贫困人家也是吃得起,但贫困人家“不解煮”,意思是不懂得怎么弄才好吃。于是,苏东坡创造了一套方法,让猪肉成为了美食,这也是美食东坡肉的最早来源。
从《水浒传》的情节描述,老百姓吃肉是很容易的。
鼓上蚤时迁,曾偷吃了祝家庄酒店圈养的鸡,引得宋江带人来三打祝家庄,也算得上是由一只鸡引发的战争,但从中可以看得出,当时的老百姓养有家鸡是非常普遍。
武松喝了十八碗酒,猛的吃牛肉,然后干掉了一只老虎。这情节说明当时牛肉并不贵。
李逵疯狂的吃鱼,宋江嫌鱼有些馊,想吃新鲜的,李逵与张顺大干一场。这情节说明当时老百姓吃鱼是经常的事情。
鲁提辖拳打郑关西,说明当时的老百姓在街上买卖猪肉是很常态化的事情了。
人类若没有战争,社会环境安稳,基本上生存是很容易的,老百姓吃肉也易如反掌。
若没有战乱,社会安宁,税赋不重,老百姓随便耕耘几亩地,种些粮食,种些蔬菜,圈养一些鸡鸭牛羊,基本上都能生存下来。
天灾不是年年有,关键是人祸常常来,这才是古时老百姓有时吃不到肉的原因。战乱之下,炮火连天,刀剑乱舞,老百姓居无定所,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这人祸才是真正的令人痛心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人过渔猎生活,当然能吃上肉。现在的这些家禽家畜,都是古代人狩猎得到的野禽野兽吃不完驯养成家禽家畜的。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吃上肉吃不上肉也是分时候的。
唐朝“开元盛世”,国富民强,宋朝“清明上河图”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像这样的太平盛世,普通老百姓都能吃上肉。
饥荒年代,兵荒马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那时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古代侠客动不动就是一拍桌子,大叫一声:“店小二,来二斤牛肉,一壶酒!”这就是影视剧中典型的场景。
说实话,在古代很多朝代普通老百姓要想吃肉还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在战乱的时候,能吃上普通饭食都不错了。但是宋朝是个例外,宋朝老百姓几乎小酒不断,大快朵颐。
宋朝老百姓吃不上牛肉
封建王朝老百姓最懂吃,生活最滋润的朝代就是宋朝。但是宋朝不允许杀牛,所以牛肉是很少吃的。《宋刑统》明确规定规定禁止杀牛,杀公家的或者别人的马、牛,在后背上打20棍,流放一年。杀自己马牛及故意杀公家的或者别人的驼、骡、驴,后背杖责17棍”。后背上杖责,三两棍都得吐血,身子差的能丢命,所以人们不会冒这个风险去杀牛。宋真宗时下诏规定,无论杀耕牛还是奶牛,都要投入到大牢,重判!宋朝的时候,每一头牛都有登记,无论是牛病死老死,都要上报官府,经过检验批准才可以宰杀!牛肉,老百姓根本吃不上。
但是宋朝老百姓可以吃其它的肉啊。
在古代,宋朝老百姓是最富有的,宋朝工业发达,国家有钱。从宋太宗起,老百姓出工不单发口粮,还发工钱。宋朝开国时,老百姓孩子上学的学费就大减,宋仁宗时宋朝宰相富弼,也就是范仲淹的女婿富弼说:老百姓已经给国家纳粮缴税了,上学再收学费不合理,从此学费全免。全国老百姓为宰相富弼点赞!王安石变法后,学生的伙食费也有很大的补助。宋哲宗赵煦,开办养老福利,大建居养院,收容智障、残疾、孤寡老人、时不时地免费发米、粮、药品等等。宋朝老百姓穿丝绸,住好房子,关于代步工具,用朱熹的话说:人人有轿。西方史学界说,“汴京一个城门吏的用度超过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国王” 。更不用说上层多有钱了。
宋朝老百姓非常有钱,吃肉吃到吐。且吃法众多,开封城有几万个肉贩子,猪肉、鸡鸭鱼应有尽有。
宋朝人吃鱼,切片生吃,经常吃海鲜,他们那时的猪肉非常便宜,所有人都能吃得起,苏东坡非常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红烧肉,做法来自民间老百姓,他大力推广这菜,就叫东坡肉。他还为数不尽的美食写了诗词歌赋。宋朝餐饮业发达,酒楼豪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经济的繁华。
人们想象中的游牧民族能吃上肉,真的吗?
除了宋朝外,有人说以放牧为主的老百姓应该很容易吃到肉。其实不然。就拿元代蒙古人来说,狗肉,他们几乎不吃,狗是他们家中一员,来保护他们的羊群,引路等。牛羊用来交换粮食布匹等,根本舍不得吃。据《元朝秘史》记载,他们早晨往往喝一些稀粥,多以小米粥为主,白天一天几乎不吃东西,有时候喝点马奶羊奶。家境贫寒的吃野菜野果度日,吃的肉也都是平时猎取的野兽的肉狼、虎、豹,熊等,但这些东西也很少猎取到,因为它们都很凶猛,一不小心命就没了,所以不能常常吃到。老百姓吃肉一般都是晚上吃。每次只吃一点,而且把肉切成很小的块,用刀尖取肉,分给每一个家中成员。骨头上的肉也用刀子刮得干干净净,就连骨髓也被吸食干净。秋天,他们更不舍得吃肉,而是把猎取的动物的肉,切成条,悬挂阴干,或者用烟熏干,等到冬天食用。在兵荒马乱时老百姓常常吃野菜野草,捉老鼠,例如土拨鼠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杀马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可以。杀牛犯法,元朝法律规定,私自杀牛杖责100。参考资料《元史》。
《水浒传》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出世的,里面动不动也是二斤牛肉,推测应该是吃的老死的牛或者是病死的牛,牛肉属于上等肉很贵,牛主要用于耕地,不允许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