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是谁,出自哪部经典?
优质回答:
《西游记》这部小说,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根据唐朝高僧玄奘法师所写的《大唐西域记》、民间故事等资料创作出来的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是以《大唐西域记》中“石盘陀”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小说主人公。
一、背景
隋末唐初,天下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唐太祖率领李氏军队,推翻隋朝政权,建立李唐王朝。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就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人物唐僧的原型。
公元602年,玄奘出生于洛阳陈和村,父亲是个县令。玄奘自幼好学,饱读诗书经典。公元612年,年仅十一岁的玄奘发愿出家,以其超群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破格通过考试,为他剃度,成为一位正式的出家僧人。
玄奘法师天资聪慧,所读佛经,过目不忘,经中义旨,皆能明了,辩才无碍,无人能逾。出家五、六年后,他的才华就传遍整个洛阳城,上至皇族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敬服。
隋末唐初,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唐朝建立后,佛法兴盛。但是宗派林立,观点各异,很多人搞不清楚佛法真义到底为何、哪种法门更适合自己。有感于种种乱相,玄奘法师急切希望求得佛学真谛,解除众生的迷惑与痛苦。
二、发愿西行取经。
有一天,玄奘法师遇到一位从印度来的僧人。这位僧人告诉玄奘法师,在印度有一个叫那烂陀寺的地方,是当时世界佛学最昌盛的地方。玄奘法师听闻后,迫切希望去往印度求学。可当时大唐正与突厥交战,西方边陲战争不断,危险重重,国家实行禁令,严禁百姓出关。
贞观元年(627年),但是玄奘法师为求得佛法真实第一义谤,不顾个人生死,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踏上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取经之路。
有一天,机缘巧合,在途中遇到了第一个徒弟石盘陀,是一个往来中土与西域之间经商的胡人。玄奘收石盘陀作了弟子,石盘陀也答应帮助玄奘法师偷渡出关。大唐法律严格,对于未经许可出关的人都是严惩不怠。石盘陀思前想后,害怕偷渡不成,如果被朝廷捉到,就会全家都被杀掉,心中不禁恐慌无主,情急之下,想要杀掉玄奘,然后去官府自首。但是最终理智战胜心魔,不再加害玄奘法师,但是也不再跟随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告辞而去。玄奘法师不得不一人独自前往印度取经。玄奘法师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印度那烂陀寺。随后又遍访印度各地,然后于贞观十四年重回那烂陀寺。
贞观十九年(646年),他携带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很多花果种子回国。玄奘历时十多年的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玄奘法师回国后,面见唐太宗李世民,把西行见闻详细汇报,唐太宗听后为玄奘法师才华所折服,马上安排玄奘负责翻译佛经佛典75部、1335卷;同时编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创造了一部伟大的、令世人喜爱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从明朝以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位列四大名著之首。通过吴承恩形象生动的刻画,塑造了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西天取经团队,其中唐僧大弟子孙,是小说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
三、孙与石盘陀
《大唐西域记》中的石盘陀,是一位经商的胡人,遇到玄奘法师后真诚的拜师并愿意跟随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但是在途中却意志动摇,甚至产生要杀害玄奘法师的恶念。后来理智战胜恶念,最终没有加害玄奘法师。后来离开玄奘法师而去,留下玄奘法师独自西行取经。
《西游记》中的孙,就是在石盘陀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艺术加工,把孙描写成了一个从石头里出生的猴子,经历一番磨难后,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拜唐僧为师,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刚开始也发生了孙因误会想伤害师父唐僧,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的点化,师徒之间化解矛盾,齐心合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成就正果的故事。
《大唐西域记》中的石盘陀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普通而平凡。《西游记》中的孙是虚构的人物形像。孙这个人物形象在艺术化加工之后,不但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更具有神通变化,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
【总结】
孙的形象,早已深入中国人内心深处,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英雄形象。在孙身上,有我们普通人所渴望的神通广大、自由自在;也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神通变化、长生不老;更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赞扬的忠诚、勇敢、仁义、机智等优秀品德,相比较而言,孙的形象,比原型石盘陀更令人喜爱。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最出彩的形象之一,孙的形象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然而,对于孙的原型,说法也是非常之多。
舞台上的孙
有人说孙的原型是唐僧的原型玄奘在西行路上的向导石磐陀——一个“满脸长毛、两眼环形、鼻孔向前、獠牙外露的猴形人”,而他也是唐僧西行路上收的第一个徒弟。
也有人认为孙的原型是出自《山海经》的无支祁——形状像是一只大猩猩,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后来被大禹治淮水的时候制服。
还有人认为是唐朝高僧车奉朝,因为他的师父法号也叫三藏,而他自己的法号则是,并且他同样武功高强,曾经前往西域取经。
大雁塔前玄奘雕像
还有一种说法,在感情上不太容易让中国人接受,那就是胡适、季羡林等人主张的“形象外来说”——也即孙的形象来源于印度神猴哈奴曼。
前三种姑且不说,我们单来说说这最后一种,也就是最难让人接受的一种:我们中国的名著人物,怎么就成了从印度来的了呢?印度神猴哈奴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猴子?它又何德何能,竟被胡适和季羡林认为是孙的原型呢?
孙
其实吧,一开始笔者也是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直到看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也就是不早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摩柯婆罗多》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定。记述的主要是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因罗摩妻子悉多被楞伽岛国王魔王罗波那抢走,罗摩求救于猴王,猴王派最得力的助手哈奴曼前去打探,最终得到悉多消息,成功救回悉多。
哈奴曼不是凡人,乃是风神伐由之子。他一出生就看到太阳红通通的,十分可爱,以为是一个大果子,就想要吃掉它,惹得天帝因陀罗大怒,于是拿出金刚杵,给了它一下子。
哈奴曼
哈奴曼被击中上颚,疼得哇哇大哭。风神伐由生气了,于是抱着小猴子藏到了山洞里。天神一看人间没有风不行,只好带着众神来给伐由道歉,后来为了表示补偿,众神赐予了哈奴曼各种各样的恩赐——神兵神器、拔山之力、机变之智、过人胆识以及水火不侵之力。梵天还亲自为他取名为“哈奴曼”,也就是“其颚被击者”。
同样,这些能力在我们的猴王孙身上,也能得到一一凸显。
据说它的武器是虎头如意金棍(我看像个锤子,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这个跟孙的如意金箍棒,是不是也如出一辙?
再论长相,哈奴曼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
《西游记》原著中,孙的长相是: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 ,面容赢瘦 ,尖嘴缩腮,身躯不满四尺,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孙为什么凭空比人少一个腮呢?只是因为它是猴子吗?莫不是借鉴了哈奴曼的形象?
此外,孙三头六臂,而哈奴曼四面八手,比孙还厉害一筹。
哈奴曼形象
不仅如此,梵天还赐予了它一样本领——随意变形和随意长大变小的本领。是不是和孙的七十二变很像?
哈奴曼一开始跟着太阳神学习,后来成为猴王妙项的手下,他对妙项忠心耿耿,在妙顶答应罗摩请求寻找妻子的要求后,受命前往楞伽国去探听消息。
哈奴曼带领一众猴子穿越森林,路过海洋,看到无边无际的海洋,众猴开始心里发毛,心想这么远的距离我们该怎么去到对岸。这时,有人告诉哈奴曼,他天赋异禀,非同凡响,可以直接跳到楞伽岛。这是不是和孙一个跟头翻越十万八千里有的一拼?
哈奴曼受到鼓舞,变大了形体,然后向上飞去,而他的风神父亲则在后面轻轻地推动着他的身体。这貌似也跟孙的法天象地很像。
哈奴曼
飞往楞伽岛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罗刹女,说众神赐予她恩惠,凡是路过的人都要进入她的嘴里。
于是哈奴曼变成了一只苍蝇,飞进又飞出了罗刹女的嘴巴。而罗刹女的嘴巴还空在那里张着。这还不算啥,接下来哈奴曼又遇到了另一个更巨大的罗刹女,她把哈奴曼吃了。可哈奴曼却用指甲撕碎了他的肠子,用拳头重殴她的身体。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像极了孙进入铁扇公主肚子的情节?巧了,在《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也被称为“罗刹女”。
孙和铁扇公主
后来,哈奴曼终于到达楞伽岛,找到悉多公主,然后把罗摩的印章交给悉多。
见到罗摩的信物,悉多则将自己的信物珠宝给了它,让它带给罗摩。
这一段,是不是在《西游记》中也似曾相识?没错,百花羞也是公主,也曾将信物交给唐僧等人。当然了,这种情节可能在这类故事中比比皆是,倒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后来,哈奴曼变大身形,到处摧毁楞伽国的城池,还疯狂地砸楼,杀死了数不清的罗刹。
当然了,魔王罗波那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派出自己最厉害的儿子因陀罗耆前去应战。因陀罗耆释放了梵天的武器来对付哈奴曼。为了给梵天一点面子,哈奴曼任由自己被罗刹士兵擒获。
魔王罗波那对哈奴曼也是各种惩罚,还把哈奴曼的尾巴给烧了起来。没想到哈奴曼一点儿不适都没有,他反倒撕碎了捆绑它的绳索,用他的大尾巴点燃了周围的一切。
这混乱的情形,是不是跟孙刚从八卦炉出来并且大闹天宫的时候的情形很类似?
后来,哈奴曼带领罗摩和猴子大军与魔王罗波那大战,罗摩的兄弟罗什曼那被罗波那杀死,众人悲痛欲绝。这时,还是哈奴曼飞到远处的山上,把整座山都托在了手掌上(因为他找不到起死草),带回来让大家找到了起死草,救活了罗摩的兄弟。
哈奴曼
这是不是和孙担着须弥山和峨眉山仍然能疾步如飞的情形有些相像?
当然,后来,正义自然战胜了邪恶,罗摩成功救出了他的妻子,而功臣哈奴曼则跟着他的主子回到了原来的地盘。
因为哈奴曼的很多本领和孙实在太像了,而它的出现时间则远远早于其他说法,并且在《西游记》写作之前,哈奴曼的形象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因此季羡林说:“我看孙这个人物形象,基本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染上了无支祁的色彩。这样恐怕比较接近于现实。
季羡林
既然季老先生都这么说了,而事实又摆在眼前,我们如果再出于民族情感去否认,恐怕也是不太符合现实的吧!
毕竟,一个优秀的文学形象,未必出于一种文化,而世界上的优秀文化也在相互影响之中。
欲知更多《西游记》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睿读西游和大家聊聊在西游记中唐僧的历史原型是唐玄奘,那么孙的历史原型到底是谁?
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孙是西游取经路上的强大战斗力,而唐僧就是因为是如来的徒弟而被如来塞到取经队伍中镀金的。
特别是唐僧在一路上多次冤枉孙,更是使得观众对唐僧不满的同时,又更喜爱孙。那么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是以谁为原型来塑造的孙这个人物形象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中孙的原型是谁?这4个种都有可能?
第一个是齐天大圣猴无支祁,西游记中孙就号称是齐天大圣,为了让天庭承认这个称号,孙甚至都闹到了天庭。而在道教中就有一个石猴也是号称为齐天大圣,他就是猴无支祁!
和孙形象不同的是孙是淡薄,而这个猴无支祁却喜欢兴风作浪,经常祸害淮水边上的百姓。而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大禹见到自己制服不了神猴,就请来天上的神仙一起联手终于将这个石猴给制服,之后将其压在淮阴山下,以整个淮阴山来镇压他才保的淮水边上的百姓平安!
第二个是一个胡人,这个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玄奘就是唐僧的原型,而这个胡人就有可能是孙的原型。这个胡人是玄奘在取经回来的时候,在路上捡到的徒弟。玄奘的这个徒弟是胡人血统,但是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玄奘爱财心切就将他收为弟子带回大唐!
第三个是神哈罗曼,他是佛教的一位神猴,而孙的原型刚好也是一只猴子,还是一只很有本事通人性的猴子。这个神哈罗曼出现在古代印度的书籍中,书籍中最多的内容是表达的印度语其他国家之间纷乱的关系。而男主人公就与猴国建立了关系,其中猴国的猴王座下就有一个神猴,这个神猴本领高强,数十名大汉都不是他的敌手。就是这个神猴帮助男主角救回了女主角!
第四个是释,这个人的名字和孙的就特别像,这个释原本是贵族后裔。早年的时候曾经在军中效力,之后有成为了一个小官吏。后来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得了一场重病,此时他就说如果他的病能好的话,他就愿意成为和尚供奉如来。
喜欢睿读西游,请关注我了解更多西游有趣的调侃。
其他网友回答
(731—812),俗名车奉朝,唐朝名僧。京兆郡云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一带)人,是后魏拓跋氏关系疏远的后裔。
不过孙的历史原型是个复合原型,它的核心原型是王艮。
依据:1、王艮落户于东台。注意在东边,和孙出生地方向一致。
2、王艮十多年的自学,孙在遇到菩提前,也是常年自学为主。
3、王艮在38岁时听到塾师黄文刚(江西吉安人)说江西巡抚王守仁的学术观点,。38岁时远赴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孙也是三百多岁听了樵夫的话跑到西牛贺洲向普提拜师、学习。王艮他好学心切、求知若渴的王艮,立即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不远千里,趋舟江西,执弟子礼拜见王守。这就对应了孙不理会猴群,从老家承舟过海的跑到西牛贺洲。
4、王阳明一开始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之意的“艮”字;孙也是不懂礼数、好动,也被取了一个名字、希望其空。
5、王艮经常与师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就和孙一样,刚开始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一样。
6、王艮强调身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就和孙一样重身轻利,就是要学长生不老。
7、王艮有一次坐“招摇车”(蒲轮)招摇过市,遭阳明指责。这就对应孙有筋斗云且喜欢招摇,菩提老师批评。
8、王艮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王阳明闻讯大为震怒,欲设法召他回来“痛加制裁”,但已鞭长莫及,他的学术思想已流传四方。这就对应着孙学会了七十二变就到处显摆,最终惹怒了菩提。
9、他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后来孙为了为了保密,自称是:天生圣人。
10、王艮攻击当时统治者,被斥为“异端”。这就对应了孙大闹天宫。
11、王艮在生活道路的探索中,曾从事过学医和行医活动,想通过医道来谋求生活之路和医治社会。这对应着孙很突兀的就会看病制药的本事。
12、至于王艮的老师王阳明在江西,西边。王阳明也是儒释道合一的人,叫心学(注意是心)核心是儒家(喜欢搞教育),道家成分高于佛家(七十二变等)。王阳明能力出众,声望高,但是功高震主,被人嫉妒排斥和打击,只能低调讲学了。这就对应了菩提的住所(西边)、门联(心)、妙演三乘教,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其他网友回答
孙 在《西游记》中,唐僧路过五指山,解救了孙,这才收到了第一个徒弟。那么现实中又没有这种神话桥段,唐僧的原型玄奘,是如何在西行路上收服第一个徒弟的呢?
公元626年,就在玄奘请求西行的那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继位,就面临突厥大军压境的威胁,边关吃紧,战争一触即发,因此帝国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大唐的百姓外出,玄奘的西行计划,就这样被官方否决。
公元627年的秋天即将过去,无法出关的玄奘仍然滞留在大唐的边塞,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当地的一处寺庙,祈求佛祖赐给他智慧。
转机就发生在这里,祈祷的玄奘发现,一个胡人一直在尾随自己。普通的佛教徒经过高僧授戒之后就成为居士,石槃陀相信成为居士意味着,自己距离佛祖又近了一步。丝绸之路不仅输送财富,而且传播信仰,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的,主要是商人和僧侣,商人和僧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商人为僧侣提供金钱,僧侣则是商人的精神支柱。在凶险的丝绸之路上追求财富,生命朝不保夕,佛陀的保佑至关重要。授戒以后,胡人石槃陀就正式成为玄奘的徒弟,一筹莫展的玄奘急需一个可靠的向导,常年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石槃陀,应该是最佳人选。(同期声:“我想越过边境,不知有何方法。”“师父放心,我有办法送您出境。”)
玄奘帮助胡商石磐陀授戒,满足了石磐陀的心愿,就这样收服了西行的第一个弟子,并在他的护送下,安全顺利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