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一副书法作品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鉴赏书法作品的水平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字内容的影响)

网友提问:

如果从审美疲劳来说,简化字书法会不会是一种审美新颖?

优质回答:

简化字简掉了好多中国的文化,和文字的背景!我觉得不存在审美疲劳!对于一个不懂文字背后故事的可能会审美疲劳!但是对于喜欢中国文化懂得中国文化尤其中国文字北京的人来说他就不是审美疲劳,而是一种审美需求!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感谢邀请。如果从审美疲劳来说,简化字书法会不会是一种审美新颖?应该说,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书法的特色总体讲究的是传统元素或因素越多越好,味道越浓,境界越高,也就是人们崇尚的“古风犹存”。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这里当然也有对古代(古人)“道法自然”生活的追求。所以说,审美永远不会存在疲劳。就比如“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每一个(幅)作品都独具特色、魅力和风采,莫有同者。只要后来书法家和学书者不是或者不做“书奴”,懂得继承和创新,所创作的作品,都不会有所谓的审美疲劳,总会富于变化和新意。因为,构成书法艺术之美的要素及成因非常复杂。无论从用笔、用墨以及章法与内容,每个人结合自身的阅历、学历及经历,都会有或是产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是“读你千遍不厌倦”。更何况书法艺术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与传承,演变成了门派(门类)和流派众多,使其愈加博大精深。说白了,这都不是审美疲劳与否的究竟根源。审美主要的或者是确切的说,是书法线质的优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线足矣。在线的千变万化之中,怎能会有审美疲劳。所以,也与简化字书法会不会是一种审美新颖无关。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刚好应反过来问,因为人们平时都是接触的简化字,造成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更应该用繁体字的书法作品来调节。

其他网友回答

? 谢谢千兄邀请。

??? 审美疲劳的出现很个人化和阶段化。剌激源信息单一,密度集中,持续时间长,人的感觉就会出现迟钝,情感定位会发生转移。广东有句俗话“天天让你吃龙肉,你也会厌倦”,道理很好懂。

繁体字与书法的关系,并非想象的紧密与必然,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惯性。个中原因,抱庸斋主兄的回答分析很到位,我赞成,虽然写繁还写简,创作上不算很原则。

从内容与形式上言,书写风格、书体选用往往带书写者个人的习惯习性。能如《祭侄稿》《黄州寒食诗》那样做到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作品,书法史上不多见。况且当代书展、比赛、装饰、应酬等所见内容,绝大部分不离诗词,而让人“感动”的是相当大量的诗词也是现代人所熟悉,极少书法作品写自己的原创诗文。这意味着,作为形式的书法与所见内容之间,自古到今,关系本来就不算特别紧密,用繁体字的理据不可能在内容上获得更多支持,尤其当书法已经脱离日常书写转入纯艺术创作的当代社会。同时,当代书法家这个群体的传统文化涵养水平,早已不见优势:写一手好字的人,不见得特别有文化,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更加如此。书法内容上的单寡流俗,表明用繁还是写简,不过是形式,为形式而形式。

再者,从汉字使用上看,社会普罗大众与小众专家之间的需求距离难以缩小,也没必要缩小。理论上,书法作品用繁体字有助于书写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造字和正字义理,从而表达之,传承之。但现实是,书法家兼文字学专家的少,写繁体字并不见让书家们对汉字义理有动力去系统化深入化,甚至书法家本身的理解就不见得一定有过人之处,这在当下,几乎不言而喻。扩言之,社会层面就更加了,用繁还是用简,对汉字文化保留本身意义并不大。百姓日用而不知,知而觉繁,繁而求简,汉字发展三千年,“简—繁—简”这条进路依然有强大的内在动力,现在是大到连写字都觉烦,QQ微信表情、语音等都大有不断扩大之势。这正常的呀,趁手好用是工具之于人的定位,社会大众的日常没有神圣可言,老百姓中没有繁体字情结。

综上两点,繁体字对于书法创作的繁荣,也就失去了根本性支撑,尤其是在楷书行书方面。所以仔细一想,写书法非得用繁体字,真没太多道理,哈哈!

可以想见,在繁体字当道的书展中,突然出现一幅简体字,而且还写得到位生动时,那种眼前一亮的冲击力是蛮“感动”的。这是一种新姿态,目前阶段,个人认为应当加分。

2019.4.25

其他网友回答

无论繁简,都不存在审美疲劳现象,汉字的传承性太强了,与同是语言现象的字母文字有本质区别,汉字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门科学,汉字的简化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发展过程。就目前来说,距离上一次简化字颁布实施历史较短,书法艺术更多的还是以传承古法为主,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书法艺术最终还是要和时代发展接轨,就是说还得以简化字为表现方式。启功先生说了,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可以运用到书法创作当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