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什么简短富有深刻哲理的故事分享吗?
优质回答:
《对牛弹琴》新解
笔者常常思考这个词语,为什么会有《对牛弹琴》这个词语,一个人,一位琴师,一个艺术家,会“对牛弹琴”吗?至于可笑到这种地步吗?
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一次偶然的想法,便令我茅塞顿开。那便是在“牛”字的后边加一个“人”字,把“对牛弹琴”的意境引申到“对牛(人)弹琴”,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对牛人弹琴”,我们常常想着如何“对牛人弹琴”,我们甚至渴望期待着有朝一日哪怕能有一次“对牛人弹琴”的机会!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天天把自己当着甚至扮演着“牛人”!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少一些“牛人”,少制造一些“对牛(人)弹琴”的笑话,人类社会就步入了文明的门槛,就会有很多人间奇迹和神话传奇故事发生。
其他网友回答
1.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
弥陀佛
,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
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2.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
一担柴
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
小和尚
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