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一类是掌权者,另一类是投机者。
掌握权力的人,通过制定职称的评定条件,通过制定的各项规则,玩弄权术,获得私利和个人私欲。
投机者通过与权力者私下交易,以较少的投资赢得了职称。
这两类人得到了职称,但可鄙的人性令人作呕!
广大一线教师,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只知道埋头干活,在不确定的规则下,永远不可能得到职称。
但是,他们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性、人品,即使得不到回报,也始终熠熠生辉。
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一线教师,才真正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主要是师资力量不足。这是因为:城里的老师不愿到农村去任教,在农村任教的主要是当地的老师,他们虽很辛苦,但能力有限,再说教师待遇也迟迟落实不到位,有的还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教师积极性。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老师是教育之本,若要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首先得先解决农村老师的福利待遇问题,老师们才能安心的扎根农村学校,这才是农村学校留住优秀老师的主要措施和政策条件。
首先要解决农村老师的居住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配套和住房补贴,学校的公共食堂,休息的娱乐空间环境等。
农村的教学设备的配置,包括教学中心,实验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要与城市的一祥配置,才能做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同步。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这个问题近十年来发展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五年,农村学校空心化严重,镇上中心小学还好点,县城中小学资源严重不足,大城市就更不用说了,为了一个学位,不惜花大价钱买学位房。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这是根源。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落后的地方,无论是师资、学校硬件都不足。学生越来越往县城、城市集中。这是城镇化的结果,不可避免。
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县城毕竟就业机会多,很多家长需要到经济好的地区就业,这样子女就跟随父母一起,到城里、县城学习,造成城市、县城的教育资源不足。
第三、有些家长的教育观的变化。虽然有些家长并不在城里、或县城就业,但也把子女送到这里学习,很简单,这样家长经济状况还可以,所以就想方设法送孩子去县城学习。
如何破局?
第一、城市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集中。那么,只有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教育资源的集中,当地的房地产也就发展迅速,这个就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农村教育当然也不能遗弃,毕竟,农村还有很多小孩子要读书。建议建设寄宿制学校和生活老师。或者,对农村教师加大投入,毕竟,在农村教学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生活资源都不可能和城里相比的,所以,农村也就留不住老师,能在农村教书的老师,大部分还是当地本地的老师。
第三、农村教育的空心化不可避免。除非能发展当地的经济,但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提振当地的教育,很多地方决定了它的发展,如果盲目去开发当地经济或是大力投入教育资源,最后效果不见得会好,这样,只能集中教育资源,发展寄宿制学校或校车接送。这种策略其实早在十年前就有了,不过,投入毕竟有限,所以,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走向空心化,县城教育越来越挤不可避免,均衡教育资源不过是美丽的童话。每年的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就说明问题了。经济好,教育资源就好,这就是实际!
后记:
经济落后的地区,不管是农村还是县城,教师奉献的是青春,可收获的是对孩子教育的亏欠,是未来的迷茫,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资队伍薄弱。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师分配的力度,许多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去,但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造成的农村中小学生教师队伍薄弱很难一下子改变。同时,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大量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往城区或者近郊中小学,有的教师甚至不惜辞职,到城区再进行第二次应聘。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或者老龄化严重。笔者曾经在一个农村中学看到一位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老教师带毕业班教主课,满工作量。笔者曾同这位老教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因为没有更合适的教师来接替自己,只能坚持到最后一班岗。
二是学生流失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年轻一代很少有人在农村生活工作,年轻人的大量进城,造成了孩子们也大量进城学习。即使家长在农村生活或者工作的,也因为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较差,而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城市读书。使得农村中小学生源严重不足。
三是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为地域关系,农村中小学在信息获取,教师学习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小学,造成农村中小学业务素质相对较差。优秀的教师基本上都调往城市学校,更加重了这种现象。
四是管理水平薄弱。优秀的管理人才很难到达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始终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