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宋江起义吗(宋江起义真的存在吗)

网友提问:

水浒宋江起义是真的吗?

优质回答:

北宋是有宋江这么个人的,不过按照史书的记载,这支义军并没有多大规模,最早起事的时候只有36人。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根据地,是一支主要在山东、河北、河南部分区域流动作战的民间武装。

宋江义军没有水浒传里面那种拥兵数万的规模。史书记载说:这支起义军“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说明义军是以寡敌众。从其能够攻陷十余郡县城池的战果来看,义军规模肯定不止最初的36人了,至少有数百至数千人。

历史上的宋江义军并非水浒传里描写的投降派,宋徽宗曾经采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但是没有成功。

宋江义军在起事两年多后失败。义军攻取淮阳军(治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古邳镇东)后,继由沭阳(今属江苏)乘十余艘巨舟进抵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大概是准备出海。

海州知州张叔夜平定过兰州羌患,有一定军事指挥能力。他侦察到这个情报后,募敢死士千余人在城池附近设伏,遣少数官兵守在出海口处诱敌。 宋江果然中计,率众登岸,结果船只被宋军伏兵焚烧殆尽,退路断绝。

这时候镇压了方腊起义的宋军河东第四将折可存部(折家世代名将,又是杨家姻亲,佘太君即折太君,杨家将的很多事迹实际上来自于折家)也来围攻。“将”是宋代“军”以下的编制,一般下辖数个指挥,一指挥五百人,也就是说折可存部至少有数千人,而且是长期与西夏作战的精锐部队,宋江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被迫投降。

宋江的结局应该是投降后被封了官爵,当然是有名无实那种。宋代名臣李若水作于此时期的诗歌《捕盗偶成》中有“三十六人同拜爵”之语。张叔夜也因镇压宋江有功 被奖为徽猷阁直学士,改任济南府(今山东济南)知府。折可存因功迁武功大夫。

宋江义军投降后应该没有参加过镇压方腊起义,二者是同一年失败。方腊是在四月被俘的,宋江是在五月,比方腊还晚了一点。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的宋江,确有其人。在宋徽宗宣和元年,就是1119年,宋江在梁山泊发动了一次起义。起义的原因就是朝廷要把八百里梁山水泊收归国有,在此打鱼、采藕、过船等都要交税。附近以此为生的老百姓都承受不住,宋江等人带头揭竿而起,老百姓纷纷响应。

《宋史·侯蒙传》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所以实际上起义的主要人物只有三十六人,并不是水浒传所说的108好汉。并且,宋江起义后,只坚持了两年,1121年五月,在连云港被张叔夜伏击,起义失败,投降了朝廷,也不是水浒传里说的被招安。

1120年,方腊在歙县起义,以讨伐奸臣朱勔为口号,聚集数万兵马攻城掠地,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就差称帝了。宋徽宗大惊失色,急忙罢免了朱勔官职,出兵十五万镇压方腊。1121年四月,起义军伤亡七万余人,方腊等人战败被俘,八月被斩首示众,起义失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宋江起义的规模比起方腊小得多,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镇压宋江只需一个张叔夜,镇压方腊是童贯率兵十五万。还有就是宋江投降的时候,方腊已经被捕,所以宋江是不可能率兵去攻打方腊的。

虽然两人起义的规模不同,但是失败的原因却大体相同,那就是起义军是聚众的农民组成的杂牌军,起义时间短,没有能够训练成精兵,武器也相对落后,所以肯定抵挡不住宋朝正规军。还有就是没有能号召起全国的力量,也不互相联合,只是局部起义,孤军奋战,很容易就被宋军各个击破了,起义注定失败。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两片小水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