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赵姬和嫪毐的描写(历史上赵姬与嫪毐的故事)

网友提问:

你觉得《史记》对赵姬和嫪毐风流韵事的描写是真的,还是编故事?

优质回答:

秦汉时期的历史,大概就只有司马迁的《史记》权威了。既然他已经写了这一段时期的方方面面。那就他就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再把资料选择后写进书里面。后人在读时,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觉得司马迁夸大或者缩小了历史上的一些事情。读者可以自己去找相关的资料来佐证这些记述。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司马迁受李陵事件的牵连,被汉武帝投入大牢,而且受了宫刑。司马迁对这种奇耻大辱不能不找地方发泄。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在这不巨著中的字里行间,不能不流露出个人的深刻的感情在里面。

汉朝人骂秦朝人,就象秦朝人骂周朝人,清朝人骂明朝人,唐朝人骂隋朝人一个样。如果不骂,前朝就没有灭亡的道理了。所以不仅要骂,而且要狠狠地骂。

汉朝的文人骂秦朝和秦始皇特别带劲,不仅老百姓要骂,而且文人更要骂,文人不仅口头上骂,还要骂上文章。汉朝的前几代皇帝,能力一般,但是,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强大,特别喜欢朝廷官吏写文章骂秦始皇。谁骂得有新意,谁做大官。这是汉朝选官吏的特色之一。

贾谊,晁错,司马相如,陆贾,刘安等等,这些人在汉朝有如过江之鲫,数都数不过来。他们离秦始皇的时间近。 所以,汉朝文人把秦始皇一骂,后世就跟着骂,骂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也骂上机句,一消除心中的恶气。但是,司马迁的吗就有一些不地道了。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的母亲与嫪毐的事情,毕竟与秦始皇无关系。为什么要把秦始皇拉进去,而且写入《史记-吕不韦列传》?不仅写了进去,而且写得那么不堪。简直就是泼妇骂街了。

从其中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司马迁是夸大了这件事情的情节。赵太后与嫪毐的那点事情,无论如何,放在什么朝代的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在宫廷生活中,跟一杯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秦始皇的私生活,后宫恐怕要比之后的所有朝代要检点得多。至少没有“臭汉脏唐”的雅号留给后人笑骂。但是,司马迁把秦始皇母亲这样一写,事情就被放大了。似乎成了秦始皇的罪过。但是,明眼人谁都知道,这于秦始皇三杆子打不着,不应该是秦始皇里杠这些风流韵事才对。

司马迁是这么写的,他写成故事了。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於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秦始皇本来就与这件事情无关。罪恶魁首就是吕不韦。赵姬碰上吕不韦的哪一天,吕不韦就把她当支票用。吕不韦成功当上秦国的相国后,他还在利用赵太后,从她身上替自己的事业加重砝码。

但是,这一回,砸脚了。吕不韦得罪了秦始皇,又替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敌嫪毐。嫪毐在赵太后身上找到了一切自己想要的。在是嫪毐的本事。“以其阴关桐轮而行”,才有赵太后绝爱不舍之结果。吕不韦为了摆脱赵太后,才把她扔给嫪毐。这说得走。

所以,司马迁骂人,是骂了秦始皇左右几个人,但是,司马迁不是在骂秦始皇及其左右。司马迁不可能编历史,但是,对这段史事可能夸大了。他之所以这么写,是要发泄自己心中的悲愤。借骂秦朝的人出口恶气。如果说他真正地要骂秦始皇极其母亲左右的人,他就不是司马迁了。

其他网友回答

框架是对的,结构可以调正

其他网友回答

是真的,所以吕不韦和嫪毐按现代的观点都是嬴政当之无愧的“爸爸”,只不过吕不韦是“仲父”,也就是继父的意思,嫪毐是“假父”,则是干爹的意思,这也就能够顺理成章的解释赵姬为什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问题。

吕不韦、嫪毐、赵姬都是儒家平民,吕不韦是文士儒家,国家政府的首脑,嫪毐是武士儒家,黑社会的头子,赵姬是女士儒家,后宫的主宰,由于他们的庇护,嬴政作为秦国楚系力量上台的代表,躲过了像其祖父安国君登上王位三天就无疾而终,其父亲子楚登上王位三年就驾鹤西归的命运。

儒家权势及影响力的顶点标志,就是吕不韦推动的“一字千金”,其实不是说这本《春秋》编得有多么空古绝今,而是这种思想代表了更广泛的民意。

结果嬴政依靠楚系道家道派贵族的昌平君诛杀了嫪毐,又“搂草打兔子”诛杀了吕不韦,相当于以道家道派贵族的力量全面镇压了儒家平民力量,断绝了自己作为儒家子弟的那一部分渊源,但他的内心应该也是无法轻易释然的,应该是有一种“原罪”的思想。

直到应该是看到《韩非子》那句“儒以文乱法,俠以武犯禁”之后,引起了他的强烈的心理共鸣,而且终于找到了杀戮两个儒家伦理上的“父亲”的理论根据,而异常的欣赏韩非。

因为吕不韦是儒的代表,嫪毐是俠的代表,他们都是不安分的人,理所应当受到镇压而不应该有心理负担。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赵姬和嫪毐的风流事,司马迁也是道听途说!至于风流到何种地步,你应该是清楚的!不就那点事吗!

其他网友回答

太史公为李陵战败辨解,因言获罪被汉武帝宫刑净身,既然已斯文扫地,文人睚眦必报又无可奈何,随即借撰纂《史记》泄恨,臆想编造了一个淫乱后宫的阴人嫪毐,以此黑秦始皇而影射当前汉朝庭,借笔墨来表达对宫庭与皇权的蔑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