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怎么治理蝗灾的(古时候蝗灾的解决手段)

网友提问:

中国古代多次发生蝗灾,古人都有哪些治理蝗灾的办法呢?

优质回答:

你好,我是静心匠道,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引子:与我们一山之隔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近代历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近期肆虐东非和西亚以及南亚等地。大约号称有接近四千亿蝗虫计划东进,已经距离中国仅一山之隔。

而受到这次蝗灾危害的影响,北京时间的2月17日,股票期货等的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动,特别时“A股中的化工,农药,农业种植等。如果蝗灾没有有效的治理,那么全球粮食将推高产品价格,同时会造成部分地区的粮食短缺情况发生。

这就是本次蝗灾的一些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对于蝗灾并不陌生,而且经常有蝗灾发生,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治理蝗灾的呢?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蝗虫的危险性。

蝗虫有什么危险性?

第一个问题:蝗虫会咬人吗?

基本上放心,”蝗虫“不咬人,因为蝗虫吃植物。尽管蝗虫不太可能咬人,但还是需要防止蝗虫的过敏问题。

第二个问题:蝗虫有危险吗?

蝗虫群比较贪吃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所以对于人类它是臭名昭著的。因为,蝗虫这样做破坏为人类和牲畜,赖以生存的种植的农作物和草,导致依赖农作物生存的生态遭受饥荒和饥饿。

第三个问题:蝗虫会过敏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蝗虫是不会有过敏反应的,相对小部分人,会容易过敏。

第四个问题:蝗虫能吃吗?

可以吃,但是对于如果对于蛋白质过敏的人尽量少吃

蝗虫最大的危险是什么?

蝗虫最大的危险,是造成的农作物的损害和损失

自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庄稼以来,”蝗虫“就成为人类的敌虫。古代东西方的著作中都提到了”蝗虫“,例如西方的圣经旧约和古兰经。在埃及萨克拉(Saqqara)的第六王朝中墓葬,我们也能看到蝗虫的雕像。

”蝗虫“对于农业国家是是最大敌人,并且在现在的一些国家,蝗虫仍然是人民充足食物和饥饿之间的决定因素。但是蝗虫的灾害很多时候是分散性,破坏不明显,但是如果集中区域爆发的话,可能就会非常严重后果。

现在世界人口每天增加,因此世界必须种植越来越多的农作物来养活人类。肯定没有人愿意种植更多农作物来饲养蝗虫的。

蝗虫为什么那么能吃?他们吃东西有什么特点?

1.他们会不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2.每只蝗虫每天都要吃掉超过自己体重的食物。

3.蝗虫是群居性。每平方公里的蜂群至少有4000万,有时多达8000万。如果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一小群,大约会包含了约400亿只蝗虫,重约80,000吨。一吨蝗虫(占平均群的很小一部分)在一天之内吃掉的食物多达10头大象,25头骆驼或2500人。

4.蝗虫会通过吃掉叶子,花朵,果实,种子,树皮和生长点而造成损害,还会因树木成群结实而因重量而破坏树木。据我们现在知道的,它们没有携带任何疾病,但是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它们产生了过敏反应。

5.对多年蝗虫破坏记录的分析表明:8%的破坏是由幼虫造成的,69%的是未成熟和成熟的群,而23%的是成熟群。

古代治理蝗虫的方法和手段

古代治理蝗虫,手段都不是很多,导致蝗虫灾害经常发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在防治蝗虫上,有了有效的治理手段。主要归功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徐光启,他写了一册《除蝗疏》。总结了治理蝗虫的经验。

徐光启是明朝人,字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谥文定。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他的《除蝗疏》,是根据从春秋到元朝记载的111次蝗灾发生的时间,进行了认真分析统计,最后的出的治理手段。

徐光启的治蝗灾手段

第一,积极预防蝗虫灾害

首先”蝗虫“在出现在那里,大多数发生在耕地和人口稠密地区或远离耕种和人类居住的偏远地区。那么首先要治理的就是人口密集度高,依赖农业生存的耕地。古代的徐光启,经过多年的时间总结。他发现”蝗灾“的高发期是农历的4至9月,这个时候庄稼长势茂盛、结果之时。蝗虫有了充裕的“粮食,蝗虫的生长周期,也从幼虫发育为成虫。所以,积极预防治蝗工作尤为重要。徐光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蝗虫和自己的实地研究,预防蝗虫的方法,就是清理低洼积水处的水草,让蝗虫产卵没有场所;而且在高发期,春夏间蝗虫成卵时,一旦发现虫卵发育成幼虫的时候,官府组织人力进行扑杀。

第二,天然化学预防蝗虫群体

徐光启发现只要将草木灰、石灰等筛成细末后,撒在庄稼上。蝗虫对于这些农作物,就不会再吃。

第三,人为扑杀

这个是最简单,也是现在非洲都还在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就是蝗虫群里过来,农民和群众们就进行人工的扑打,用能利用的工具对蝗虫扑杀。当然这个效果可能不高,也比较累人,但是在古代没什么手段的时候,这个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古代蝗灾发生,官府会激励农民,对蝗虫进行收购,鼓励民众扑打。

第四,利用天敌进行灭绝

利用动物相克的习性,在蝗虫的高发区,放养鸭子的禽类。这样能够更加自然的消灭蝗虫,同时有效的杀死蝗虫的幼虫。

第五,改种其他农作物,让蝗虫没有粮食。徐光启发现蝗虫的生活习性后,要求蝗虫高发地区,多种蝗虫不吃的芋、桑、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农作物。改变当地的农作物环境,让蝗虫失去粮食来源。

在徐光启将这篇《除蝗疏》交给皇上后,得到了皇帝的赞扬,这个文章也就传抄到各地。到处广泛流传,为古代的农民有效地指导了灭蝗手段,可以说救了了很多挨饿的民众。

结论:中国在历史记载的那么多年,都没有有效的控制住蝗虫,主要是封建迷信下忽视了科学治理蝗灾的方法。而后来到了明朝,经过了徐光启的整理和《除蝗疏》的推广后,农民开始重视科学的治理蝗虫方法,利用《除蝗疏》既治标也治本的方法。有效的控制住蝗虫,而到了清朝一朝,中国的人口迅猛的发展,但是蝗虫发生机率降低了很多。

其他网友回答

当非洲蝗虫以3600亿只的恐怖规模袭来时,我国古人总结的除蝗虫五招,又将重出江湖。

只是不知蝗虫界的高手,知道这个消息后,是龟缩不敢来,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身涉险?

绝招一、吃

蝗虫入菜,古来有之,煎、炒、烤、蒸,各种吃法都是非常流行的。

古代食客在吃蝗虫这件事上,用心良苦,一点不比今天的我们少多少。

《岭外代答·食用门·异味》: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蟒之翼,悉鲊而食之。此与甘带嗜荐何异哉!甚者则煮羊胃,混不洁以为羹,名曰青羹,以试宾客之心。

当然,群居的蝗虫并不建议食用,它是有毒的。

不过,古代灾荒年,蝗虫可能还未成灾,便已经被灾民们摆上餐桌了。

《旧唐书·德宗本纪上》:时关东大饥,赋调不入,由是国用益窘。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

绝招二、鸡鸭鸟生物防虫

鸡鸭鸟都会以蝗虫为食,一只成年鸡一天可以吃掉一百来只蝗虫。

用生物防治蝗虫,是一种良性循环,这种古老的生存智慧为我们先祖进行农事生产,提供了很多便利。

绝招三、驱虫药

古代没有杀虫剂,但聪明的古人却发现了蝗虫不喜爱的东西,他们将这些植物收集起来,当作驱虫药使用,比如艾草便是其中之一。

绝招四、堑坎掩埋法+篝火诱杀法

蝗虫和飞蛾类似,都有朝着光亮处飞的习惯,古人便利用它们的习性,设置好篝火,诱导蝗虫靠近。

蝗虫靠近火光,最直接的结果便是被火烧死,这是一种很高效的驱虫手段。

篝火诱杀法搭配上堑坎掩埋法,效果更是人见人赞。

所谓堑坎掩埋法,是提前设置好陷阱,等蝗虫进入其中后,便将其掩埋。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掩埋蝗虫,不一定能够杀死它,但若是将其引诱到篝火中,再放火烧的话,便可一劳永逸。

绝招五、杀虫卵

《捕蝗》一诗中,有这样的话语: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这句诗说明,古人早早便知晓,蝗虫最大的威胁在于繁殖能力。

所以,古人便会刻意去寻找蝗虫产卵的地方,然后倒入药草汁杀死虫卵。

以上,便是古人常用的驱除蝗虫的手段。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今年年初东非跨印度的蝗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恐慌,大范围的蝗灾让人们急于保护庄家的同时,也迫切的寻找预防蝗灾、消除蝗虫的办法,那么纵观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蝗灾好像是从古至今都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古人是如何对待蝗灾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一看吧。

我国古代可以说是遭受蝗灾的大国,纵观古代史我国的蝗灾爆发频率基本上可以达到2-4年发生一次,所以古代经常闹灾荒也与蝗虫分不开关系。可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非常高超的,它们一直在摸索着灭蝗的方法,并在不断的进步着。

首先,古代老百姓最开始的除蝗办法是向神明祈祷。这种方法用现代科学论来说自然是匪夷所思不能成立的,但是足可以看出古人们对于蝗灾的重视程度和除蝗的迫切心情。

其次,在唐朝的时候姚崇对于除蝗展开了研究,第一种方法就是“飞蛾扑火”。他们利用飞虫喜欢光亮的这一属性,用火光在田园外吸引蝗虫,蝗虫被大量烧死后为了杜绝虫卵后患和衍生病菌,他们还会就地深坑掩埋,可见古人们的想法还是很周密的。

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找老窝”直接杜绝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但是这种劳民伤财的方式很快就被实践经验所打败,这种除蝗方法并不奏效。

但是劳动人民对于蝗虫的问题可谓是越挫越勇,他们研究出了农药的原型,也就是用醋和一些药汁草汁进行调和,喷洒后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成为了后来人们除蝗的经验之谈。

我们国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比较讲究“追源论头”,从根本解决问题才是原则。于是到了元朝,人们开始从环境入手杜绝蝗虫。因为蝗虫喜欢干旱的环境,所以人们为了杜绝蝗灾,开始大面积植林种树和开辟河源,环境好了蝗虫自然无地生存。

以上就是我们老祖宗对于蝗灾问题的研究,直到今日我们还在吸取着前人的经验。大家对于蝗灾问题是如何对待的呢?欢迎给小编留言,大家一起分享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在春秋的时候就有记载了,发生了多少次呢?根据不同的统计,得出的次数也不同。根据专家的统计,春秋到1949年,共有800多次,每5-7年里都会有一次蝗灾,因为每个朝代的史料保存的都不是很完整,所以实际上发生的蝗灾次数更多。

中国发生的蝗灾

按照清朝来说,没有记录的年份只有14个,基本上3700个县都经历过。从最北面到黑龙江,最南到了海南岛,西到新疆。重灾区在黄土高原附近的一些省市。清代最大的蝗灾是在咸丰年间。他在位的11年,每年都有蝗灾,但不同的是,这次是在广西爆发而不是黄淮。

从1852年起,广西就频发蝗灾,之后不断蔓延,影响到了周边的省市,甚至西藏都发生了这个问题。当时蝗虫遮天,甚至人还有被拥死。清代后期,在南方发生得次数更多了,这跟当时南方发挥在那不合理有关系,治蝗政策不得当,乱砍滥发,围湖等给它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条件,再加上战争和官员怠政。那么当时是如何治理的呢?

治理方法

起初,还没出现专门治理的组织的时候,中国就对此有了规则,汉代的时候君王就派官员去治理,收购蝗虫。唐朝以前人们都很害怕蝗虫,不敢捕捉,于是当时的中书令就鼓励人们捕捉,宋代出现了法规,治理换成被列入政府要政中,也成为审核官员的内容之一。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农书,有很多捕捉蝗虫的方法,还贴了告示教百姓如何做。

蝗虫做菜,古代就有炒、烤、煎等等各种吃法。古代人在吃蝗虫时间上费尽心思,不比我们现在吃法少。当时有关食物的书籍中就有所记载。不过群居的蝗虫不建议食用,因为是有毒的。不过在古代饥荒的时候,蝗虫没成灾,就已经被百姓们当成吃食了。

用鸡鸭鸟来防虫,它们一般都是吃蝗虫的,一只鸡一天可以吃掉一百多只虫。用生物来治理蝗虫,是一种很好的循环,这种生存的智慧给我们祖先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古代虽然没有驱虫药,但是人们找到了蝗虫不喜欢的植物,人们把这些放在一起,当做驱虫药,其中艾草就是一个。

蝗虫和飞蛾差不多,都喜欢向着有光的地方去飞,古人就利用这个习性,架起了篝火,引导它们靠近。蝗虫一靠近火光,就会被烧死,这是一个见效很快的驱虫方法。另外再加上堑坎掩埋法,效果更是好。掩埋法就是提前设好陷阱,等到蝗虫已进入,就把它们掩埋。这样掩埋之后,不一定会杀死他们,但如果再把它们引到篝火中,放火烧,就非常完美了,一劳永逸。

杀虫卵。古代有句诗描写蝗虫,大概意思是虽然你现在抓住了蝗虫,但是只要有一个在,就又能生下一百个新的蝗子。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知道蝗虫最大的威胁就是它们很强的繁殖能力。他们会寻找到蝗虫产卵的地方,倒入药草汁把蝗虫卵杀死。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有特殊的官员制度,一般情况下可以尽早的察觉蝗虫灾难来临,然后及时的补救。肯定有小伙伴去会问二般情况会怎么样呢?一旦出现二般情况,往往就是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动荡不安。

官员们发光发热

古代的时候,官员体制非常简单,但是也够用了。

比如朱元璋时期曾经发动过空印案,把朝廷的官员基本一锅端,尤其是地方的直系长官。

可是一锅端之后也没有端掉多少,因为古代的官员他们所需要从事的任务非常繁杂。简单讲的话,所有能管的事情通通给管了。

官员们他们会负责检查巡视某个地方的蝗虫数量,自古以来这就是官员的必考课,因为在古代一旦发生火灾还真没法治。

如果官员们发现某个地方的蝗虫密度比较大,就赶紧让当地的百姓进行捕捉。

大家也都知道,蝗虫的繁衍和其它物种的繁衍有着很大的区别,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蝗灾。而且这个蝗灾根本不受控制一旦蝗灾彻底成型的话,多少老百姓都很难起到效果。

所以古代官员们最主要的一点任务就是将蝗灾扼杀在摇篮里面。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也不是说每一个地方都会发生蝗灾,有一些地方发生蝗灾的概率大一些,当地官员就需要费心费力,有一些地区长年累月不发生火灾,当地官员就可以轻松一下。

出了事故怎么办?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就是古代官员是人也不是神,总有可能有疏忽的时候。

比如古代官员发现某个地方有蝗虫,然后不想把这件事情给朝廷知道,所以就偷偷的昧了下来。

然后老百姓想捕捉蝗虫,官员也不愿意,因为老百姓一旦捕捉蝗虫,就意味着他之前向朝廷的奏报当中,没有蝗虫就已经成为了假话。

就这么一来回折腾到这个地方的蝗灾变得越来越大,转眼之间成为了一个区域性的蝗灾,那么古代的老百姓有没有应对措施呢?

答案还是有的,只不过少的可怜,首先老百姓会把粮食能收的赶紧收,收不了的就只能瞪眼看。

其次老百姓便会捕捉所有的蝗虫,能捕多少就捕多少,然后储存起来。

再接下来就是饿肚子,因为捕捉蝗虫的体量,终究比不上粮食给自己的温饱度,所以很多老百姓在那一年里面都会饿肚子。

饿肚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极有可能会产生骚乱。

在古代人是没有办法和老天爷作对抗的,像现阶段的话,天气大旱咱们可以去浇水灌溉。

而古代的时候,如果天气大旱,并且周边的河里面没有水的话,那么就只能干等着,祈求老天爷赶紧降雨。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