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古代什么时候就有了 中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过春节

网友提问:

古代有“春节”吗?“春节”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优质回答:

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在闲看秋风看来,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古老。而真正见于史书记载的春节在当时也不是现在说的“正月初一”,而是“立春”这一天。(每年的二月二、三、四号)。

为什么会这样呢?别着急,听闲看秋风为您一一道来: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老祖宗独创了二十四节气,而所有这些节气都是根据是太阳位置,也即气候寒暖的反映,以及农作物生长、收成有密切关系而定的,并且它不同于后来的“阴历”(农历)。

二十四节气是逐步产生的。首先产生的是冬至、夏至。《尚书·尧典》中有关于“四仲中星”的记载,就是根据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天空的出现来定季节的方法。

所谓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另外,《左传·鲁僖公五年》记载: 鲁僖公曾于“日南至”那天登观台观看云色,并说当时“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分”、“至”、“启”、“闭”就是两分、两至、四立,说明春秋时已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了。

据《逸周书·时训》:“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

还有《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於朝。”

还有《史记·天官书》:“立春日,四时之始也。” 司马贞 索隐说:“谓立春日是去年四时之终卒,今年之始也。” 南朝时期的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翦綵为鷰戴之,帖‘宜春’二字。”

这都是史书记载国家于“立春”之日的庆典活动。

而“阴历“(实际上是阴阳混合历)正式实施是汉代。

汉武帝 太初 年间, 落下閎 邓平 等创制的《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它将一日分为81分,为便于从《四分历》过渡到《太初历》,而又使之更接近于实际天象。

他们在推算时,采用“先借半日”的办法,先借者谓之“阳历”,不借者谓之“阴历”,形成大小月相间的格局。

《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阳历;不藉,名曰阴历。”

因此,在唐汉年间,所谓春节大都是“立春”之日,而并非后来的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一。

而真正有历史记载的春节,从宋代开始,当时也不叫春节,而是“元旦” (当然,也不是现在的公历一月一号)。而 正月初一,俗称“新年”,也称“年节”、“岁节”、“元正”、“元日”,是第一个重大节日。

在这一天,皇帝往往会进行大朝会以庆贺,接受邻国使者的朝贺;百姓穿新衣,互相庆贺,家家宴饮,吃汤饼,夜晚赏灯,南方还放爆竹。到了南宋,南宋时首都临安还放烟火。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是过元旦。民国时把元旦变为春节,夏至变为夏节,中秋变为秋节,冬至变为冬节。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没有春节之说,而是元旦,元旦即一年之始第一日。民国启用公历纪年,公历1月1日元旦。旧历法的年,称之春节。

年,说文解字,谷孰也。

即,谷物熟了为一年。《诗经,豳风,七月》有“十月纳禾稼”,“曰为改岁”。

岁,木星,称太岁,岁星。木星约十二年(11.862年)绕天一周。

西汉孝武帝时制定历法《太初历》,太岁纪年法。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庭颁布干支纪年。

故,传说夏历,周历为干支纪年,并无实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