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司马懿赢过诸葛亮吗 司马懿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吗

网友提问:

如果《三国演义》由司马懿写,诸葛亮还会这么厉害吗?

优质回答:

由“司马懿写《三国演义》”这种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诸葛武侯的尊崇,基本上都和司马懿的评价有些关系。

司马懿是诸葛武侯晚年的劲敌,但他对诸葛武侯的评价却是“天下奇才”。对此,晚明的另一位史学奇才刘献廷在诗中如是说:

“治国与治军,卧龙岂两事。陈寿亦何知,还问司马懿。”

说的就是这个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在星落秋风五丈原之后,汉军撤退,司马懿立刻带兵追击,到了汉军空营之后见到诸葛武侯的安排布置“皆有法”,不由得感叹对方为:“天下奇才”。这绝对不是司马懿的故作大度,而是作为一个沙场老将的心里话。在三国后期,司马懿用兵之狠、速度之快是有了名的。无论是之前八日行军千里平定上庸太守孟达还是之后以不到一年的时间灭亡了“朝鲜国王”公孙渊,都是又准又狠,速战速决。但唯独在和诸葛武侯对阵时司马懿只能咬着牙的耗着,而且为了安抚军心还得拜托魏明帝曹叡和辛毗两人出面和他演双簧。所以这句“天下奇才”,确实是司马懿对诸葛武侯的最终定位,而不是浮夸的虚美之词。

韩东君版司马懿,鹰视狼顾。

历史上,汉昭烈帝在世时诸葛武侯一直是以战略家的身份存在于季汉阵营。而大多数战场上的厮杀都是昭烈帝亲自上阵指挥,所以昭烈帝才有了一个“老革(兵痞)”的外号。对此《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是:

“成都平,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诸葛武侯扮演的是楚汉相争时丞相萧何的角色。之后的攻打汉中之役也是由昭烈帝安排兵布阵和以法正为“谋主”的操作。所以曾陈寿评诸葛武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也是后世有人质疑诸葛武侯军事才能的论据之一。但认为诸葛武侯不懂军事,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不符合事实,首先自夷陵之战以后汉军便兵微将少,真要是打硬仗实在是消耗不起,所以诸葛武侯用兵时首先是要保存实力,往往避免攻坚战,而且在没有十足把握时决不远离后方。故诸葛武侯一生就战术而言似乎总是攻而不克,反而常在撤军时反戈一击,取得胜利。比如魏国名将王双与张郃皆是死于“拖刀计”。

因此对深谙兵法奥义的司马懿每次在汉军撤退时,都不主张追击。至于之前对魏明帝曹叡等人说: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那也只是自古以来“战略上蔑视敌人”的老套路,任何人带兵都不会先灭自己的威风,长旁人的志气。

五丈原遗址。

最后说一下司马懿可能对《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志》修撰于西晋,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照顾西晋王朝的官方立场,所以书中对诸葛武侯的评价首先要参考西晋王朝的老祖宗,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的意见。而《三国演义》本于《三国志》(最初就叫《三国志通俗演义》,而且还有“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副标题。),所以不管后人认为罗贯中或是毛宗岗如何的“尊刘贬曹”,其根本立场是不会脱离《三国志》的框架。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对诸葛武侯的尊崇,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司马懿的那句:“天下奇才”。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其他网友回答

按照历史来写,所有三国的主演都没有那么厉害的。如果司马懿以事实来写这三国演义的书,它就不是名著了。

其他网友回答

说二句,”三国”时期,就是一个群雄奋起,谋士辈出的年代。如果《三国演义》让司马懿来写,我认为要比罗贯中写的好。对诸葛亮的评价更能进一步的, 实事求是的,把诸葛亮写的更好。因为高手对决,只有把对方写好,描述好,自已才能突显高艺。司马懿,何许人也?在《三国演义》里,虽然说司马懿艺不如诸葛亮,其实司马懿在整个《三国演义》里,艺已落高诸葛亮。更高于其他谋士。才使司马家族获得成功。才使”三国”晋统一。浅谈司马懿写《三国演义》只能使《三国演义》更精彩。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只可惜这书也不是诸葛亮写的.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要司马懿写的话他会把诸葛亮写的更厉害,因为司马懿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懂得潜藏和隐忍。他总是韬光养晦,把对手欺瞒过去,他从来不露锋芒,让对手感觉他没有威胁,不知不觉中死在他手里,总而言之,他不喜欢说自己厉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