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朝为什么那么推崇袁崇焕?
优质回答:
袁崇焕是军人、重臣,还是清朝的仇人。推崇袁崇焕,清朝可以收买大明军人、士大夫们的人心;更能表明自己的宽宏大度,告诉大明的百姓,清朝连袁崇焕这样的仇人都可以推崇,还有什么人不能容纳呢。
一,收买大明军人。
袁崇焕是个出色的军人,能力出众、勇于任事,是让满清颇为头疼的对手。
夏允彝的《幸存录》记载,袁崇焕年少时为人豪爽,是个军迷。“崇焕少好谈兵,见人辄拜为同盟,肝肠颇热。”
1,袁崇焕是个文武双全的优秀军人。
不熟悉历史的人,会以为袁崇焕是个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夸夸其谈的书生。袁崇焕的书读得好,是书生中的佼佼者。却没有明代读书人文弱、爱打嘴仗的毛病,很务实,并且个人武力值很高。
天启二年,监察御史江日彩向皇帝举荐袁崇焕,在奏折中提及袁崇焕:“夙攻兵略,精武艺,善骑射……实具登坛之才。……委以招纳豪杰,募兵练将之寄,当必有以国家用者。”
江日彩对袁崇焕的描述,信息量很大:
(1),袁崇焕懂军事,并且军事素养很高。
能让江日彩这样的重臣说“夙攻兵略”,“精武艺,善骑射”。足见袁崇焕是类似卢象升,都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文武全才。
“夙攻兵略”说明袁崇焕,是系统性的研究过军事的。
“精武艺、善骑射”,是强调袁崇焕的个人武力值。武艺达到“精”的境界,是非要下多年苦功夫,还要明师指点不可的。
做到“善骑射”,就更难了。除了有明师指点,还要有供骑乘的马匹。袁崇焕是广东人,广东是不产马的,必须从北方购买。北方的马只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在潮湿、闷热的广东难免水土不服,得专人才能养。家里花这么多钱培养他,是肯定严格要求他的。
正是袁崇焕过硬的个人武力值,才折服了江日彩。
(2),袁崇焕是个帅才。
江日彩笔下的“实具登坛之才”,这不难理解。历史上,只有韩信做到了登坛拜将。江日彩这是在强调,袁崇焕是像韩信那样的帅才。
对袁崇焕的帅才,江日彩着重提到“招纳豪杰,募兵练将”。说明袁崇焕的个人气场很强,是足以镇住“豪杰”的。并且能让麾下的兵将心服口服。
江日彩的正直是闻名遐迩的,他能做到监察御史这样的大官,见识和眼光当然是有的。同时以他的地位,向皇帝举荐人才是要负责任的,所以他的举荐所言是可信的。
2,袁崇焕的优秀表现
1622年,袁崇焕由文官改武官,表现了足够优秀的军事才能。
1622年正月,明军在广宁失利,朝堂上决定加强山海关的防守。兵部的官员,对山海关的具体情形一无所知,对各种方案莫衷一是。
袁崇焕看不惯兵部官员们的闭门造车,独自一人一马前往山海关实地考察。不久返回后,在兵部陈述了山海关的具体情形和自己的方案。袁崇焕这一下子,就折服了所有人。
现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道路里程,是312公里。袁崇焕时代,则要走500多公里。袁崇焕骑马从京城前往兵荒马乱、盗匪横行的辽东,还要考察,至少要一个月的风餐露宿才能完成工作。吃苦又危险,一般人是不敢也不愿独自前往的。
由此事,也足见袁崇焕的雷厉风行、浑身是胆。此后,袁崇焕在战场上,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且战果卓著,成为大明军人当中的楷模。
袁崇焕被冤杀,大明抗清的军人难免心寒。清朝适时为袁崇焕正名,大明军人是难免心动的。
二,收买大明士大夫们的心。
袁崇焕在大明朝堂,享有极高的声誉。
袁崇焕不计得失,不怕得罪人。务实肯干,不畏强敌,使得辽东局势得到不小的改善。后来,因为官场倾轧愤而辞官。
崇祯年间朝庭相召,袁崇焕立即复出,满腔热情的投身辽东战场,甚至提出“五年平辽”的战略规划。却因为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没有办法按照袁崇焕的要求,在辽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平辽”成为泡影,落了个身死名裂。
天启四年,天启帝的老师孙承宗曾说:“愿用崇焕指殚力瘁以急公。”
明朝士大夫们不傻,他们把袁崇焕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把袁崇焕的结局也看在眼里。兔死而狐悲,对朝庭难免心生不满。清朝对袁崇焕的推崇,当然会让士大夫们产生好感。
三,清朝要表明自己的宽宏大度。
刘邦平定天下,为安定民心,便向张良问计。张良说,如果天下的人认为陛下能宽容所有的人,自然会民心大定。刘邦就问,如何才能显示自己的宽容。张良说,陛下如果能封赏生平最恨的人,便能做到这一点。
刘邦于是赦免最痛恨的雍齿,还给他封了候。果然,民心彻底的安定下来。
清朝推崇袁崇焕,自然是抱着和刘邦相同的心思。大明派往辽东的官员,不是要弃守辽东,就是作战不积极。
袁崇焕在辽东,做事极有效率,目的性很强。练兵、修筑工事,对满清坚决作战,给满清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袁崇焕带兵同满清坚决作战,死后他练的辽东铁骑,修的工事依然横亘在辽东通往北京的道路上。使得皇太极入侵中原,只能辛苦的绕道蒙古高原,极大的限制了出兵的规模。
《清高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感叹“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可,惟宁远一城不下。”
要说清朝最恨的人,非袁崇焕莫属。清朝统治者熟读史书,对当年刘邦的故事深有研究。他们要安定中原人心,自然也要显示出宽宏大量,于是就极力推崇袁崇焕。
袁崇焕如果在泉下有知,看到大明衣冠沦丧,看到满清拿他的名字使手段,不知会作何感想。(本文原创,图片、资料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崇祯三年,袁崇焕以多项罪名凌迟,百姓争食其肉。在晚明,从庙堂到民间,袁崇焕罪大恶极。
袁崇焕真正平反在乾隆时期,编修《明史》的过程中,因为乾隆帝一席话,袁崇焕得以平反,作为抗金英雄为世人皆知。
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清高宗实录》
那么,作为明朝大臣为什么清朝平反呢?
首先,乾隆帝认为:主昏政暗。所以,他把”与我朝为难”的责任推给了崇祯皇帝,并且对袁崇焕凌迟有深切的同情,————”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并且《清史稿》中记载清用反间计致袁崇焕死,恐怕乾隆皇帝也有内疚在心里吧,不管怎样,对袁崇焕己没有敌对双方的仇恨了。
翌日,上诫诸军勿进攻,召承先及副将高鸿中授以秘计,使近阵获明内监系所并坐,故相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内监杨某佯卧窃听。越日,纵之归,以告明帝,遂杀崇焕。
————《清史稿·鲍承先传》
其次,一个忠字,一代名将对自己国家的忠贞,无论政治对手,也会由心佩服。另外,乾隆帝时正值盛世,对忠的褒奖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作为皇帝,希望自己的臣子忠于朝庭,为国效力吧。
第三,清朝取代明朝,明朝杀忠臣,清朝为忠臣平反,更能粉饰清朝,证明其入主中原的合理性。
欢迎典评、点赞、转发、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袁崇焕是忠臣,这一点不容置疑。许多学者还在怀疑袁崇焕通敌,我说这种学者和三百多年前的崇祯皇帝有什么区别?袁崇焕不会也不可能通敌。
袁崇焕有守城的本领,他在镇守宁远时,打退过后金数万骑兵,伤亡敌人也不少,这个也是事实。1629年皇太极带领大军绕过宁远杀到北京城下,袁崇焕率师回援,打退了皇太极的进攻。
崇祯皇帝要是你能认识到这两点,绝不会杀袁崇焕。清朝的确对袁崇焕比较认可,为什么?因为忠臣、能臣是标杆,是旗帜,弘扬主旋律所需要。总不能推崇佞臣奸臣和庸臣吧?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提起明朝灭亡,无不会把罪责加在明思宗崇祯身上。那句“自毁长城”,想必人人都知道说的就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误杀了袁崇焕。其实,袁崇焕只不过是明朝走向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以他一己之力已经无法挽回行将灭亡的大明。为什么清朝入关之后,还有那么多人推崇袁崇焕呢?最主要一条是他善于领兵打仗,给了当时的后金八旗兵几次迎头痛击,让那些屡战屡胜的八旗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指挥的几次正面战斗都是保持全胜,而且多次以少胜多,令对方心生胆寒。据历史记载,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明军在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就在这一年,袁崇焕被恩师推荐,镇守山海关。他以一万多的守军击退了努尔哈赤率领的十三万八旗军,让他一战成名。大家知道,努尔哈赤自建立后金,纵横自山黑水之间数十年,很少吃败仗。这次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袁崇焕,好声懊恼,而且还在战斗中受了伤,羞愧而亡。过了一年,皇太极继位,意欲为父报仇,亲率四旗精兵,围攻山海关周围的宁远、锦州,结果仍然是连续损兵折将,溃不成军。袁崇焕也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所以,后来皇太极武的不行,采用文的,一个“反间计”把袁崇焕推向了断头台。尽管最后清军如愿以偿地进入北京,消灭了大明。但是袁崇焕过人的军事能力一直被广为流传,同时他们也暗自嘲笑明思宗不明事情真相而“自毁长城”!
其他网友回答
袁崇焕是民族英雄,这是肯定的。其实,崇贞也心知肚明袁崇焕不是内奸,他杀袁崇焕深层次的原因是崇贞的心态和复杂的心理,以及外因的不利局势,崇贞要用别人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