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状元厉害吗(古代的武状元的武功高吗)

网友提问:

古代的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

优质回答:

我爷爷说,承德卧龙岗,有位前清的武举人,六十多岁的时候,每天练武依然使用八十多斤的铁质长刀,武动起来连绵不断呼呼生风。日本人占领热河省,邀请当地乡绅出任维持会官员,找到他头上,直接拒绝怕招来祸患,就坐在石阶上,让他们派出最强壮的三个日本兵,约定能抬动他就去,抬不起来就拉倒。三个日本兵一个抱腰两个拉胳膊,竭尽全力也拉不动他,最后只好放弃。一位举子的武功竟然可以达到这种地步,如果是真材实料的武状元,功夫可想而知。

其他网友回答

科举制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雏形是从隋文帝杨坚开始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帝王,杨坚在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创了科举制度,该制度规定各州每年向朝廷送选三个人才,参加秀才、明经的考试。但真正将武举引进考核体系的则是女帝武则天,这样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一文一武,文人武士齐头并进,军事、政治两手抓,成为唐时科举的重要标准。

武考简史

武举最早被引进科举选仕体系是由武则天于公元702年开始进行的,其目的是在于选拔军事人才,自唐以后宋、明等朝都有武举,虽然历朝历代不时有废除的情况发生,但直到清代未期才真正被废除,这项制度在历史上共存在了1200多年,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考试。然而迄今为止有名可查的武状元也不过280人左右,我们耳熟能详有唐代郭子仪,苏乞儿、最近清代的张三甲等都是有名的武状元。

考试内容

武举考试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考射箭,分为马射和步射。二是考体力,有翘关和负重。所谓“翘关”,就是武人单手握门栓的一端,用力把门栓平端起来,时间越久自然力气越大。至于负重无非是要求武人背着五石(约600斤)米,往前走,走的越远成绩自然越好。三是看身高和对答,顾名思义就是看你身高如何,以及基本的对答是否流利。当然,武举的考核科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了宋代,武考又增加了拉强弓,通过拉强弓来判定力量大小,后来武考进一步细化,又增加了军事课程的考核,比如对兵书的理解、对战役的文字性指挥、排兵布阵等等,因此,想要中得武状元难度还是很大的。

考试程序

武举的考核同文状元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能够成为武状元都是经过层层挑选来的,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

经过层层挑选的武状元有多厉害呢?清代张三甲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他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小习武。据说十四五岁时,就可以将数百斤重的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后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喘,其后在殿试时,手握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耍起来如盘龙翻舞,套数多变,从中可以得窥一二,能够成为武状元也绝对也需要一些天赋,还要加上多年如一日的苦练。不说别的,单说这身力气恐怕个个都是举重冠军级别的。

除了一身力气可以拨山抗鼎之外,弓马娴熟自是不必说,骑在奔驰的马上开弓发箭九枝,武状元的要求是百步穿杨,当真是箭无虚发,挡者力毙,仅在舞大刀一项上,刀就分为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武状元一级肯定是最高级别的,这种规格的大刀要舞动起来,水泼不进可能有点夸张,但要说白光团身,刀光霍霍绝对是真的。

从个体的战力来讲,武状元身强体壮,武艺精熟,以一敌一百可能会被群殴,但一敌十恐怕是小儿科。

其他网友回答

“武状元”的由来和发展

一提“武状元”,我们很多人立即想到郭子仪。真相却是,郭子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状元,因为他所处的唐朝还没有“武状元”的称号,这是后人对他的敬重溢美之词。就像清朝没有宰相的职称,但是人们习惯叫刘统勋、刘墉父子俩宰相,就连乾隆皇帝也说刘统勋:“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这是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郭子仪也是如此,虽然他所处的时代没有“武状元”的称号,但是他在后人们的心中是类似“武状元”的存在!

在古代,是先有的“武举”后有的“武状元”。 “武举” 于武则天时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考试内容以射击、负重、骑术、摔跤为主,郭子仪就是武举人出身,他是唐玄宗时期开元初年武举异等。

到了宋朝宋神宗赵顼时才有了“武状元”的设置,福建人薛奕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武状元”。 薛奕金榜题名时,宋神宗曾兴奋的说:“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自此之后,“武状元”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武状元”在清朝可谓是发扬光大,从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的郭士衡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的张三甲,足足有110位之多,是前面几个朝代的好几倍。

武状元究竟有多厉害?

一、家境厉害:武状元家里一般都很有钱!

自古是“穷学文,富学武。”学文的成本很低,发蒙后笔、墨、纸、砚、书,准备齐当,在家自学即可。学武就不一样了,请师傅要花很多钱,兵器也是不小的开支,马术也很重要,普通人家连马都买不起,还要找人陪练增进技艺,陪练员也需要工资。

所以说,武状元一般家境都比较殷实,不然的话,高强度的训练营养都跟不上。

二、武术厉害:武状元武力超群。

武状元都是武举中万里挑一的,长期兵器、负重、武术练习,使得他们身强力壮、身手敏捷,一般五、六个普通人都不是个!

三、谋略厉害:武状元一般是文武双全!

在宋朝以前,武举是以考武力值为主,有没有文化无所谓。到了宋朝,光有武力就不行了,还要考兵法策略,甚至还要考四书,不过后来四书改为默写武经。笔试很重要,笔试如果不及格就无法参加武试,更别提角逐武状元了。相反,文状元就没有武功方面的要求。

武状元在必要时指挥大军,身先士卒去战场上厮杀,“以武功戡祸乱”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