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细思极恐的细节(细思极恐的历史故事)

网友提问:

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优质回答:

1948年,毛主席来到阜平县指挥解放战争。

这一年的5月18日清晨,毛主席还在休息,忽然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就带着几个战士闯进了毛主席的住处,天上也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原来敌机过来轰炸了。

毛主席当时还躺在床上休息,头天晚上主席睡得很晚。此刻的他还穿着那件旧蓝白条的睡衣。聂荣臻来不及解释,让战士们背起毛主席就往外跑去。毛主席的屋子后面有一个防空洞,聂帅就是想第一时间把主席转移到安全的洞中。

刚跑到洞口。一枚炸弹就在主席的住处爆炸了。幸亏主席转移及时,毫发无伤。但是他住的那间房子,被敌机的炸弹炸毁了。

据后来聂帅回忆,如果再晚转移一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敌机炸得这么准?这明显是冲着主席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有内奸!

在聂帅的指挥下,整个军区开始了大排查。刚好咱们的保密部门截获了敌人的一封电报,里面的内容是:“组员刘从文自参加工作以来,以工作尚称努力,每次情报颇有价值,职挺对其按中尉待遇,正式任用。”

我方立即对电报中提到的“刘从文”进行了排查,查到了一个叫刘从文的司务长头上。

经过缜密的侦察,认定这个司务长就是敌人的特务,保卫部门将其逮捕。

据刘从文交待,他是被军区卷烟厂厂长孟建德拉下水的,正是他向敌人提供了主席在阜平的情报。

保卫部门根据这条重要的情况,破获了敌人一个隐藏在指挥系统中枢的情报网,抓获了刘从文、孟建德和敌保密局保定站长刘从志等七名特务,铲除了革命队伍中的毒瘤。

这次轰炸是毛主席一生经历的最危险的一刻,如果不是我军防空部门及时提供了敌机飞往阜平的情报,如果聂帅判断稍有偏差或者赶到的时间再晚上一两分钟,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毛主席出了任何意外,中国革命的历史有可能改写。

面对这样一件很有可能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细节,难道不是细思极恐吗?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年确实是数千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危机。

早年有一部韩国电影《2009迷失的记忆》,电影中描述鬼子穿越回去改变历史,我仔细想想,细思极恐,一身冷汗。

1940年到1941年,鬼子占了大半个中国,骄横的不以蒋介石为谈判目标,同时考虑南下还是北上,要是鬼子天皇真的有战略头脑呢?当时老蒋要的也就是停战,美国提出的要求是什么?退回1937年之前状态,实际上,只要日本不攻击珍珠港,美国依然深陷孤立主义,不会有大的动作,而日本这个时候要是跟英美结盟,利用日本的工业能力帮助英国打欧战,同时将日本的海军力量投入大西洋之战,那么,日本不但不会被禁运,还会得到大量帮助,美国不好自己直接做的事情,日本可以做,那么中国必然是被牺牲的一方,我国当时形势是怎么样的?阎锡山管山西,八路管陕西一部分,华北还有伪政府,南京有个伪政府,东北是伪满洲国,而且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新疆西藏内蒙古都会有问题,老蒋的重庆政府管西南,日本人可以专心经营朝鲜台湾东北跟本土,同时扶持华北南京伪政府跟重庆对抗,后面还可以直接进攻八路,要是日本人在我们内部统一以前研制出了原子弹,那么我们还能不能赶走他们?中华民族不但会被肢解,甚至可能无休止的战乱,开始新一轮的百年沉沦,也不再有今日之中华。

其他网友回答

日本“昭和第一惨案”,背后就有一些不能忽略的细节。

昭和第一惨案,即“津山事件”,包括犯人在内,共造成了31人死亡。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犯人年仅21岁,还有别的细节需要思考。

(都井睦雄)

1917年3月5日,都井睦雄出生了。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境一般。在都井睦雄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肺结核去世了,半年之后母亲也死于肺结核。

家里只剩下57岁的奶奶,带着年幼的都井睦雄以及他5岁的姐姐。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奶奶带着姐弟俩回到了老家,冈山县苫田郡西加茂村——也就是现在的津山市加茂町行重地区。

在这里,奶奶买下了一套便宜的房子,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姐弟俩。上小学之后,都井睦雄的成绩很好,但是身体比较弱,经常生病。

当然,都井睦雄的最大问题还是来自奶奶。因为这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了,所以奶奶对都井睦雄出奇的溺爱,甚至为了让他在家玩耍,故意向学校请病假。到了准备上高中的年龄,奶奶竟然不舍得孙子离开自己,反对都井睦雄上高中。

于是,中学毕业之后的都井睦雄,只能待在家里,和姐姐朝夕相处。因为他身体不好,所以也没办法下地干活。

17岁那一年,姐姐出嫁了。此时的都井睦雄,变得非常孤独。他把自己锁在家里,每天就是看书睡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1935年,都井睦雄来到大阪进入补习学校读书,见识到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更体会了暗娼街里的肉欲刺激。从大阪回到乡村之后,年轻的都井睦雄开始了“猎艳之旅”。

他不断尝试接触村里的女性,和她们发生关系。而这段时间,都井睦雄也发现,自己的结核病似乎也越来越严重了。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才彻底改变了都井睦雄。

(二战日本征兵体检)

1937年,为了扩大侵华战争,日本开始进行大规模征兵。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去参加了体检,都希望参军打仗。结果,军医检查后判定,都井睦雄有肺结核,只能判定为丙种——其实就是不合格。

虽然不用上战场打仗了,但是都井睦雄并不开心。以当时日本的军国主义氛围,连征兵体检都无法通过的男人,等同于“废物”。不仅他自己非常难过,连那些一直和自己比较暧昧的女性,也都看不起他,开始拒绝和他来往。

让都井睦雄崩溃的是,村里人都开始“歧视”他,那些曾经暧昧的女性都纷纷表示,自己并不喜欢都井睦雄,一直拒绝这个年轻人的过分要求——都井睦雄成了大家的笑料。

1937年10月份,都井睦雄考取了猎枪执照,开始整天背着枪在村子里闲逛。这样的做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村里人不再大肆议论他,但是也尽量远离他了。

看似扳回一局的都井睦雄,其实也把自己逼到了绝路。1938年2月,都井睦雄卖掉了自己的旧枪,购买了一把新的5连发勃朗宁猎枪,并且不知从什么途径,收藏了3把9连发猎枪、日本刀、匕首,以及各类弹药。

之后,他弄来了不知什么药物,逼着奶奶吃下去。奶奶非常害怕,觉得孙子要毒死自己,于是赶紧去报了警。警察来了之后,搜出了都井睦雄准备的武器弹药——不过都井睦雄没有任何反抗,警方也就只是收缴了武器而已。

而此时的都井睦雄,实际上已经动了杀心。

(案发山村)

在这之后,他又偷偷购买了两把勃朗宁猎枪,并自己改装成了9连发。另外,他还购买了一把日本刀和一把匕首,至少200发子弹。

1938年5月20日下午,已经准备好的都井睦雄,先是切断了村子的电线,导致了全村的大停电——因为当时停电并不是稀罕事,所以村里人没有第一时间上报。

回到家之后,都井睦雄换上了黑色的学生装,把两个手电筒用胶带绑在头部的两侧,又把自行车车灯取下来,挂在胸前,用来照明。

他把武士刀和匕首插在腰间,背包里放了100发子弹,口袋里也塞满了100发子弹,拿起自己的9连发勃朗宁猎枪,开始了恐怖的杀戮。

5月21日凌晨,停电之后的山村,人们都早早的睡下了。1点40分左右,他拎起一把斧子,先是砍死了正在熟睡的奶奶,然后走出家门,开始一家一家的杀戮。

根据之后幸存者和警方通过现场的推断,大致还原了都井睦雄的行凶过程。

他先是来到和自己有暧昧关系的邻居家,用武士刀杀死了女主人和两个孩子。然后,他来到了曾经当众羞辱过自己的女人家里,用猎枪杀死了这一家四口人。

就这样,都井睦雄一家接着一家,用猎枪发泄着自己心中的仇恨……一直到凌晨2点40分,杀戮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才有人来到了临乡的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立刻打电话向津山市警察局求助。

大约3点10分的时候,都井睦雄结束了杀戮,敲开一户人家的门,要了纸和笔之后,消失在了黑暗当中。

第二天上午,在案发地不远的山上,警方找到了都井睦雄的尸体和遗书,他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在遗书中,都井睦雄表示自己得了绝症,被村里人歧视,被女人们背叛,他决定要复仇。之所以挑选这一天,是因为出嫁的女人们都回家省亲……

包括都井睦雄在内,一共死了30人,这起案件瞬间轰动了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关于这次事件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不断出现。

讲这个故事,要专门挑出一些细节来说。

(当时的相关报道)

第一个问题就是,都井睦雄的家族,难道和肺结核有缘?

首先,因为当时肺结核几乎等于无药可治,得了就只能等死。有数据表明,1899年日本的结核病死亡率约为10万人154.2,随着明治维新的不断推动,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也非常快。到了1915年,日本结核病的死亡率已经达到了10万人253.2。

随着战争的爆发,日本的大量矿山开采,工厂生产,都极大的增加了肺结核病人。到了战争后期,不想打仗的士兵甚至假装有肺结核,让自己不能通过体检。

肺结核在日本的嚣张,一直持续到二战以后才收敛。原因不仅是医疗的进步,还有就是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太多,传染源也相应的减少了……

第二个细节就是,征兵体检不合格,真的会遭到歧视吗?

战争初期,在军国主义思想的狂热氛围下,日本平民确实认为他们在打一场“圣战”,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要让东亚拥有永久的和平。

这些洗脑的宣传,从孩子到家庭主妇,一个都不落下。能去打仗是最光荣的事情,战死沙场的都成了全民族的英雄。

在战争初期,兵源还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日本严格执行按照身体条件划分的甲乙丙丁等级,等级越高身体素质越好。虽然也有不少人不愿意上战场,但是在那种狂热的氛围下,被征兵体检刷下来的人,一定会遭到歧视的。

第三个细节,那时候日本的一个小山村都通电了?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改变,确实是翻天覆地的。举个例子,明治36年的时候,日本的整体识字率接近95%,而在3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不到30%。

明治维新之后的工业化建设飞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较大的投入,所以一个山村通电,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

可以说,明治政府的努力,让日本人积累了足够的优势,有了发动战争的资本。

仔细想想这些细节,为了侵略,日本人做了多少准备啊。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1762年7月4日(清乾隆27年),朝鲜国王李昑命人将世子(独生子)李愃关进米柜8天,致其活活饿死。

在此之前,李昑已将世子废为庶人,并勒令其自裁。然而,数次自裁皆未成功,上吊自缢绳子断了,投井因为太肥胖卡在了井台上,无计可施的李昑命人将其关进米柜,活活饿死,时年27岁。

(李愃画像)

李愃是李昑的老来子,朝鲜国也相当注重嫡庶,世子的嫡出大哥九岁时被人毒害身亡,李愃在众人的期许中出生,可惜其生母的地位不高,只是一个嫔妾。即便如此,作为硕果仅存的一个孩子,打小就被国王寄予厚望,在李愃年幼之时,李昑风雨无阻的探望儿子。他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那就是断情绝爱。

李昑对儿子的要求非常高,也十分严格。他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所以就要求儿子以自己为榜样,他迫切希望李愃能够成为完美的君主,人格完善和政治成熟。然而,拔苗助长的结果就是,因为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小小年纪的他开始逃避现实,再加上李昑的严厉,李愃患了严重的抑郁症。

仆人们的纵容,导致世子沉迷军事游戏,荒废学业,父子俩人产生了严重的摩擦,感情也越来越淡。一次,李愃想念母亲,就去偷偷探望,没想到被父亲知道了,他大发雷霆,吓得魂不附体的李愃只好跳窗逃跑。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什么国王就不愿意留下儿子一条命?可以废为庶人,幽居别处,不一定非要这么极端。

世子荒废学业,不思进取

李愃就是一个学渣,父亲是个学霸,他从小不爱读书,在学习的时候就爱打瞌睡,不爱阅读儒家经典著作,而更爱阅读《水浒》《西游》这类杂书,李愃热衷于画画,打架斗殴。而李昑本人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他数次告诫儿子,劳逸结合,但不可主谓颠倒。

然而,作为唯一的一个王位继承者,李愃可谓是团宠,数位女性长辈的溺爱,重臣担任师傅,娇生惯养长大的他目空一切,是个熊孩子。14岁的他,被父亲任命辅政,但他讨厌父亲宫里的宫女,就不愿意去了。最疼爱他的大靠山大王大妃去世之后,他便越发不可收拾,更加放纵不羁,最后患了抑郁和狂躁症这一类心理疾病。

李昑刚登基之时,很多人是他毒死亲哥哥才当上了国王。为了地位巩固,李昑努力维持着朝堂的平衡。世子和国王本来就代表着两方不通的阵营,他们既是父子,也是政敌,世子出生后,少壮派迅速向世子身边聚拢,力图依靠世子的力量与国王争权夺利。保守派担心世子登基后会损害自身利益,于是威胁出身低微,来位不正的李昑。更重要的是这群老顽固掌握军权,将来即使世子登上大位,到时他们也可以拥立其他宗室为王。

世孙出生

1752年,李愃儿子李算出生,小小年纪的世孙在读书方面颇有天赋,世孙虽然年纪幼小,但很懂为君之道,他表示,只要君王仁德,便能让四海归心,国家富强这样具有儒家仁君式远大志向的话来。这在李昑看来,世孙才是君王的最佳人选。但是,要让世孙顺利登基为王,也并不容易 。一方面要保护他的安全,另外一方面必须搬掉世子这块绊脚石,最是无情帝王家。

如果李愃登基,保守派一定会上蹿下跳,到时候不仅李愃活不成,就连世孙也活不成。李昑对李愃说“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谋逆”。世子必须死,但世子并不愿意死,好死不如赖活着,退无可退的李昑就对儿子痛下杀手,所以才有了李愃在木柜中活活饿死这样的人间惨剧发生。李愃死后,李算被过继到早已死去的大伯名下。就这样,没有任何过错的李愃就成了平衡各方面利益的牺牲品。

其他网友回答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儒陈伯达在被关押前大叫:我曾救过他的命”。后来优待,出狱还著文章。

这一叫,真的是历史最危险的片断。新中国建立前几月,在中央所在地发生空袭,毛主席神态自若,在挥笔疾书。大儒闯进来恳求主席撤离。

就在毛主席跨出来一步,身后房屋全倒塌了。

想想中国革命,万一敌机阴谋得成,中国历史、中国命运会怎样,细思极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