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郑和下西洋引进中国的物品)

网友提问: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带来了哪些中国没有的东西?

优质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些帮助。郑和下西洋是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共计七次。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到了众多国家,而这些国家作为回馈,送给了郑和许多当时明朝国内所没有的东西,其中包括苏木,香樟、檀木,黄梨,榴莲、龙涎香以及胡椒之类的香料和水果。并且还带回来很多动物,有非洲长颈鹿、忽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和驼鸟等。这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当时引起全北京人民轰动的的麒麟瑞兽,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长颈鹿,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见过,而且与中国上古时期传下来的麒麟图像颇为相似才会引起朝廷内外的震惊。

郑和船队带回的货物中,最大宗的就是胡椒。按照《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比原产地价格高出20倍。不过,由于郑和船队带回的大量胡椒导致库存过剩,其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到宣德年间胡椒的价格跌到只有0.005两/斤。如此一来,胡椒就变成了一种普通老百姓也消费得起的香料。

除了一些香料和动物之外,郑和队伍还带回来了东南亚所特有的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四大名贵宝。这些都可以从2001年发掘的梁庄王墓中得到印证,其中出土的文物和墓志都可以证明这四大名贵宝都是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的珠宝。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

其他网友回答

郑和下西洋都带回来什么?首先我们要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始终是朱棣的一块心病。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是朱棣巩固皇权的需要。

除了派郑和下西洋寻找,又派人以寻道教仙人张三丰的名义到处打探建文帝下落。所以说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发现新大陆,推行侵吞殖民政策,这个概念明成祖朱棣还没有。结果倒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放下吃的喝的玩儿的,新奇的这些事物不提,在郑和的大航海过程中,对于未开化,怀有敌意的国家也曾有攻城略地,甚至抓捕海盗的壮举,也曾带回长期危害海上贸易的海盗,以及十九国使节随同宝船同时到达北京称臣纳贡。

明成祖朱棣喜不自胜,甚至把非洲的长颈鹿当成了麒麟瑞兽预示天朝吉祥,长治久安。我们知道朱棣的格局极大,眼界宽泛。他不会将视野盯在宝玉和钻石上,更不会放在调味品花椒上。在他的胸中耀兵异域,不战而屈人之兵,四海宾服向往天朝盛世,这是朱棣心中所念。郑和的宝船带着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纸张,将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播撒四方。随行军士身着衮服,腰悬绣春宝刀,精神飒爽,英姿勃勃,为异域所惊叹。所以说郑和下西洋带回的最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威望和尊严。

同时鉴于中国沿海日本海盗猖獗,常常是来无影去无踪,明成祖二年,即着手解决这个棘手问题,责成郑和下西洋期间并拐到东洋传谕示威,向日人晓谕明成祖旨意:“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并“许以贸易”,双方签订《堪合贸易条约》:日人在条约下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书画、资财等等,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无需抢夺。此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是足利义满,眼见明朝大队人马押送着大量宝物到访日本,也不在君臣礼仪虚名上较劲,遂象征性地杀了二十多个海盗浪人,将首级送给大明使者。并接受了明朝封号、金印、冠服等,表示臣服,按属国的名分向明朝皇帝呈递国书,奉明正朔。

郑和带着20多个倭寇首级和足利义满“臣服表”回国交差,朱棣找回了四海宾服的面子,对日本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又向源道义赠送了金银、瓷器、书画等物,并允许日本国朝贡团人员总数可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贸易。此举促使当时大明与日本关系的改善,朱棣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