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宋史》?
优质回答:
在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中,《宋史》以卷轶浩繁而著称,拿《宋史》与新旧《唐书》做比较,《宋史》2000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的列传多1倍,《食货志》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7倍,《兵志》是《新唐书·兵志》的12倍,《礼志》篇幅相当于二十四史所有《礼志》的50%。
《宋史》成书时间短,只用了短短2年零7个月,编纂过程比较草率,整套史书的结构也编排失当,较为混乱。但是在存在这个比较粗糙的最大缺点同时,正因为对史料缺乏认真鉴别考订与剪裁,大量保存了《宋史》修史过程中参考依照的宋代的国史、实录等史料,在这些史籍现在已经基本上亡佚的情况下,《宋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换言之,《宋史》就是保存宋朝官方与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本书,弥足珍贵。
从我们了解宋朝史料的角度,《宋史》的详远胜于略,至于《宋史》在修史上存在的偏见或者疏漏,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谁该入列传谁不该入列传,其实对现代的人们意义不大,因此,《宋史》的优点是远远大于其缺点的。
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元朝修《宋史》的时候刻意歪曲以利于亡人之国先亡其史,反而我们能够不时发现很多吃元朝饭却为宋朝鼓吹的例子。
其他网友回答
宋代文治、武功略逊汉唐,然经济的发达、文化的昌明、思想的繁荣则远超汉唐,近代大史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天水一朝(赵宋王朝)。而要了解这一光辉灿烂的时代,《宋史》将是一部很好的入门参考书。
宋史,是元末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的官史,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
元朝修《宋史》时,拥有足够的资料。
《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宋史》的体例完备,融会贯通了以往纪传体史书所有体例,纪、传、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创新。
《宋史》的列传比前代史书都丰富,共收入两千多人。
《宋史》尊奉道学(理学)的思想倾向很明显。在《儒林传》之前,首创《道学传》,记载了两宋的道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等,突出了道学的地位。
《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加以纠正或补充。
《宋史》也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
《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宋史》是研究辽、宋、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
特别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和艺文十五志,记录了一代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社会经济、行政沿革、图书目录等等,虽间失芜杂,为后代治史者所訾议,然其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其他网友回答u003E在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中,《宋史》以卷轶浩繁而著称,拿《宋史》与新旧《唐书》做比较,《宋史》2000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的列传多1倍,《食货志》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7倍,《兵志》是《新唐书·兵志》的12倍,《礼志》篇幅相当于二十四史所有《礼志》的50%。u003Cu002Fpu003E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p1.toutiaoimg.comu002Flargeu002F1e06d0005472f47b56c53″ web_uri=”1e06d0005472f47b56c53″ img_width=”300″ img_height=”300″ fold=”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p1.toutiaoimg.comu002Flargeu002F1e07200054a5e44427365″ web_uri=”1e07200054a5e44427365″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535″ fold=”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E《宋史》成书时间短,只用了短短2年零7个月,编纂过程比较草率,整套史书的结构也编排失当,较为混乱。但是在存在这个比较粗糙的最大缺点同时,正因为对史料缺乏认真鉴别考订与剪裁,大量保存了《宋史》修史过程中参考依照的宋代的国史、实录等史料,在这些史籍现在已经基本上亡佚的情况下,《宋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换言之,《宋史》就是保存宋朝官方与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本书,弥足珍贵。u003Cbru002F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p1.toutiaoimg.comu002Flargeu002F1e061000547893bc8ab3c” web_uri=”1e061000547893bc8ab3c” img_width=”598″ img_height=”463″ fold=”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E从我们了解宋朝史料的角度,《宋史》的详远胜于略,至于《宋史》在修史上存在的偏见或者疏漏,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谁该入列传谁不该入列传,其实对现代的人们意义不大,因此,《宋史》的优点是远远大于其缺点的。u003Cu002Fpu003E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p1.toutiaoimg.comu002Flargeu002F1e06e000566998545d658″ web_uri=”1e06e000566998545d658″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2071″ fold=”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E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元朝修《宋史》的时候刻意歪曲以利于亡人之国先亡其史,反而我们能够不时发现很多吃元朝饭却为宋朝鼓吹的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p1.toutiaoimg.comu002Flargeu002F1e0610005476eb9c37215″ web_uri=”1e0610005476eb9c37215″ img_width=”1756″ img_height=”637″ fold=”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u003Eu003Cu002Fpu003E
《宋史》出于元代,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负责此项文化建设的, 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
那么这两位是谁呢,能担当起如此的重任呢?
简单的介绍下
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有史学家曾说,如果脱脱的改革计划能顺利的实施,说不定元朝这个时代能延续个几十年,就这么一个改变朝代牛性人物,最终也死于小人的弹劾,直到死后七年,才得以昭雪复官!
阿鲁图也是中书右丞相,有人说他不识汉字(因为他是元朝人)但他手底下了,一帮文人才子。如欧阳修的后人欧阳玄等!
用两位元朝的丞相编辑此书,可见元朝对此重视的程度。
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可惜了这么浩繁一本书,才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仓促间必然有些粗糙
《宋史》遵循的思想是程朱理学,有《忠义传》与《道学传》,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等皆能入传,《忠义传》人物达二百七十八人之多,清人钱大昕说:“《宋史》最推崇道学,而尤以朱元晦(朱熹)为宗。”但他对《道学传》持反对意见。
《宋史》的修撰遵循“先儒性命之说”,“先理致而后文辞,崇道德而黜功利。书法以之而矜式,彝伦赖是以匡扶”。《宋史》否定王安石变法,将变法派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列入《奸臣传》,主张北伐的韩侂胄亦列为奸臣,一心求和的史弥远却未列为奸臣。
名将王坚于《宋史》中无传。有关蒙古灭宋战争中蒙军战争失利的记录,也多所删削。
《宋史》与《金史》虽然均成于元朝,但两史不同处甚多,例如:《宋史》写岳飞战无不胜,
更大破金人,《金史》仅称“(兀术)自率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宋史》记载岳飞事迹多取自其孙岳珂的家传《鄂王行实编年》,有若干可资研究的疑点,如郾城之战是否为大捷仍待商榷,十二道金牌的真实性。八字军统帅王彦攻下新乡城,岳珂竟将战功算在岳飞名下,《宋史·岳飞传》亦据此照抄。另外,岳家军是否果真秋毫无犯,亦可商榷
由于《宋史》仓卒写定,检校难周,又出于众人之手,因此,它在文字修饰、史料剪裁、史事考订、全书体例等方面,未免有些自相矛盾
但是由于《宋史》保留元朝所有的大多数史料,因此不同于以往史官在修史时在维护当代政治因素下进行非客观的窜改,因此保留最详尽的史料供后人考阅和重修,为二十四史中篇帙最为浩繁的史书。
其他网友回答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至正五年(1345年)成书,三本史书将近700万字,只用了两年半时间,总撰官阿鲁图汉字都不认识,其修史的草率性可见一斑”。
官修史书以严谨,真实为己任,为了求证一件史实,往往要耗费数年之功。蒙古人用了两年多时间,就修成了三个朝代的史书,将近700万字,时间上是有些太仓促了。
有人反驳说:总撰官不识汉字,他手下的总裁官水平高就可以了。
但真实情况是蒙古人靠武力得天下,根本不把读书人放在眼中,元朝立国近百年,只进行了16次科考,还有八次是修成《宋史》后进行的,16次科考一共录取进士1139人,其中蒙古人和色目人占总数的80%还多,而创建了这种世界上最先进选才制度的汉人,百年间中进士的还不到200人。
而且汉人既是中了进士,也只能被授予九品小官,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朝堂,参与式书的编撰工作。况且在修史之前,因丞相伯颜弄权,十多年没有开科取士,那些读书人连参加科举的机会都没有,哪有资格做总裁官参与修史啊!
崖山海战是1279年,到元顺帝下令编撰《宋史》,已有64年,距离宋太祖立国足足过去了384年,而且《宋史》的特点是北宋繁南宋简,距离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因为可以随意添油加醋,而又死无对证。就如同现代人给皇太极写传奇,弄出个路人皆知的《孝庄秘史》来。
蒙元编修《宋史》,绝不是为了弘扬文化,传承文明,而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蒙元为什么良心发现,突然想起修史了呢。
元朝吏治腐败,横征暴敛,克俭杂税又如牛毛,全国的税额比南宋时高了20多倍,老百姓民不聊生。
元朝统治者更是把全国化为四等人,汉人和南人被视为贱民,一个贱民的价值和一头驴子相仿,五户贱民才能合用一把菜刀,所有贱民的女儿出嫁,都要先陪蒙古人睡三天。
元朝丞相伯颜更是扬言,要杀光天下姓张、王、刘、李、赵的汉人。
官逼民反,1325年,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农民起义,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1337年,广东朱光卿,聂秀卿,带领农民起义。第二年,彭莹玉与周子旺在江西袁洲起义。到1342年,也就是元顺帝下令编撰《宋史》的头一年,农民起义已经遍布全国,仅河北一带就有三百多起…
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汉人发起的,所有起义军领袖都无一例外地声称自己是赵宋王朝的后裔……”
《宋史》编撰完成后。只过了七年,至正十四(1354年)年九月,韩林儿领导的红巾军在高邮之战中,击败蒙元右丞相脱脱率领的百万大军。
同年韩林儿在亳州(今属安徽)称帝,建国大宋,改元龙凤,以其母杨氏为皇太后。自称为宋徽宗九世孙,故国号称大宋。
是年五月,红巾军攻破汴梁,龙凤大宋政权还都汴梁,圆靖康之夙愿。
同年韩林儿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口号,组织三路大军北伐。先后攻占了山东、河北、陕西、四川、山西,又出奇兵攻占了元朝的上都(今内蒙正蓝石别苏木),大同,辽阳,最后把平壤也拿了下来。在辽东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顺帝征四方兵入卫,议欲迁都避其锋。(明史·韩林儿传)
韩林儿所部在山东击毙了蒙元第一名将查罕帖木儿,在河北南皮击杀蒙元宣抚使董抟霄。 龙凤宋朝对元朝中央政府的打击是致命的。基本把元廷中书省直辖的今河北,山西一带的政权组织扫荡一空,大都元廷基本成了空架子。
这也意味的蒙古统治者即将被逐出中原,才组织编撰了《宋史》。
蒙古人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全天下的读书人,赵宋王朝有多么不堪,跟着他们造反,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宋史》里的内容,极尽丑化赵宋之能事,大多数内容都是无中生有,基本上没什么史料价值。
蒙古人穷凶极恶,残暴至极,每次攻克城池后,都要进行屠城。公元1277年,蒙古人征服西夏。将西夏从皇帝到乞丐全部杀绝,近两千万人被屠杀,党项民族从此成为历史。仅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就有80万平民被屠杀。
大金国最盛时有4000多万人口,被蒙古人征服后存活下来的不到400万,90%多的平民都被蒙古人屠杀了。
崖山之战后,蹈海殉国的大宋军民不过二三十万,蒙古人岂会放在眼中,更不用说他们有什么恻隐之心。大宋立国300多年,就凭十几个半吊子文人,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修出了一部500多万字的国史,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样的史书能做到前后通顺就很不错了,至于史料价值就根本不值得一提。
就是编撰《宋史》的人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又编撰了《辽史》和《金史》来佐证《宋史》的荒谬。甚至把大宋年间编撰的《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
编撰《辽史》时,辽朝已经亡国200多年了,根本就轮不到蒙古人为他们唱挽歌。
《辽史》的内容更是荒谬之极,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契丹文字使用了300多年,(金朝使用了将近100年契丹文),留下的史料应该是浩如烟海,但废除契丹文诏书下达几十年后,编撰《辽史》的总裁官,竟没有一个人识得契丹文。
向皇帝汇报辽国留下的资料太少,一个立国200多年的朝代,其国史只有不到50万字,蒙古人的治学态度可见一斑。
就这本残缺不全的《辽史》,还被后世那些没脑子的书呆子赞为“元修三史”中的最佳。
《金史》中记载的内容和《辽史》大同小异,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宋。而这两本史书记载对大宋作战的记录,是胜利连着胜利,整个大宋王朝,文官贪婪,武将怕死,皇帝昏庸无能。
蒙古人这样安排,有他自己的道理。辽国是被大金国灭掉的,大金国又被蒙古人吞并,而辽国和大金国对大宋作战都是屡战屡胜。
结果却是看是弱不禁风的大宋,独立抗拒当时威震天下的蒙古铁骑44年。要知道,蒙古人灭掉大金用了24年,(大部分时间休兵,期间还灭掉西夏),蒙古人灭掉俄罗斯只用了两年时间。又用了一年时间,击败了威震欧洲的条顿士兵,把他们每个士兵都割掉一只耳朵带回蒙古草原。
当时所有的大国,在蒙古铁骑面前都不堪一击,只有大宋,竟然苦苦坚守了40多年。
据跟随蒙古人作战的欧洲士兵记载:在四川钓鱼台曾经有一场血战,蒙古大汗蒙哥,亲率10万精兵围攻钓鱼台(要知道,蒙古铁骑击败俄罗斯60万联军,也只出动了两万兵力)。
守城的宋军,只有大将王坚带领下的两万人。整整18个月的腥风血雨,占尽优势的蒙古铁骑寸土未得,最后连蒙古大汗蒙哥都被飞石击中身亡。
所以钓鱼台也被欧洲人称为上帝折鞭处。(欧洲人相信蒙古人是上帝派来鞭挞他们的使者),正是由于大宋的不屈抗争,欧洲才免于灭顶之灾,因为当时蒙古人第四次西征军已然组成,正是因为蒙古大汗的突然去世,才让这次远征成为泡影。
而这么大的事件,在《宋史》中根本没有一点儿记载。在《宋史》中记载的,只是无穷无尽的谎言。
由于后世的朱元璋奉蒙元为正统,目的是为了隐藏他戕害小明王,篡位的事实,后来的满清更是因为大金国亡于大宋之手。
出于不同的目的,明清两朝把本来就已经漏洞百出的《宋史》更是肆意更改,所以看到有些历史大V动辄把《宋史》奉为经典,实在是学而不思则罔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