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仪式感到底是什么?
优质回答:
仪式感这个东西,其实因人而异。按照心理学范畴来看,仪式大概可以表述为:个人重复的系统性行为,用以自我暗示,以克服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仪式感可以看做将日常行为仪式化的需求:将一件事情通过系统化重复,赋予其仪式的意义。
1、比如下午吃一块小蛋糕,有的人就愿意将它放在一块精美的盘子里,然后拿着勺慢慢的品尝。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仪式感啊!如果你觉得这么做会让自己更开心,那你完全可以用这样的动作取悦自己。
2、有心理学认为:仪式感可算是轻度强迫症。比如上咖啡馆喝咖啡,必须坐在某个位置上,考试必须带几支笔,这样重复的自我暗示。其实这些成因很多,可以简单地归为与曾经个人的过往经历有关。
3、仪式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所创造的,从骨子里看可能是个人对控制欲的渴望。最后慢慢的被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所以仪式感是不愿意随波逐流,格外想要规范自己的一种行为。
其他网友回答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可以无处不在。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三口出门旅行,回到家后,发现孩子的玩具熊不见了。孩子哭闹非要自己的玩具熊,妈妈没办法,骗孩子说,玩具熊到别的地方旅游去了,要晚些时间回来。妈妈希望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会忘记玩具熊的事。
意外的,他们很快接到了住过的一家酒店的电话。说,收拾房间时,发现有只玩具熊,估计是你们落下的,问问怎么处理。
妈妈惊喜万分,很感激地说,太感谢了,我还骗孩子说,玩具熊旅游去了,以为再也找不到了,那,帮我们寄过来好吗?非常感谢。
当他们收到酒店寄来的包裹时,被更大的惊喜,震惊了。
他们不仅收到了玩具熊,还有玩具熊“旅游”的各种摆拍照片。有在海边沙滩上晒太阳的,有为玩具熊按摩放松的,有在餐厅用餐的等等,完全就是一打玩具熊旅游照。
这个故事里的仪式感,酒店成功征服了他的客户,也感动着写故事、听故事的人,不是吗?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仪式感到底是什么?
我们总说仪式感是生活中最好的春药,但这个仪式感似乎又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甚至还有人说仪式感就是鸡汤,对生活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与其去耽误时间弄什么惊喜,不如挣钱来得直接,你怎么看?
仪式感算是个新词,经过近年来心灵鸡汤的大泡发,俨然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但是这个词到底从何而起,个人才疏学浅,委实不知道。也许是舶来品吧,毕竟谈到“仪式感”,没有不以《小王子》中间狐狸的对话来佐证的。
让这个时刻与众不同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让这一天或这一刻与众不同,这确实是“仪式”的一个重要功能。这种情况下,仪式其实是最直接、最外化的情感表达。
狐狸提到猎人的仪式,每周四去跳舞,这在很多人眼中与仪式何干?不过是一个生活固定的程序,在客观上给了狐狸美好的一天。于猎人而已,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那么是猎人自身的生活习惯带来的舒适感,还是狐狸因为猎人休息带来的自由感,能被称作“仪式感”呢?
其实都可以。
这是一种很唯心的感觉,是人们自我麻醉、臆造出来的一种感觉。类似于精神鸦片。猎人如果到了周四,没有去跳舞,可能就会感觉不舒服,这是生活习惯慢慢让身体对精神产生了一种依赖。他不去跳舞行不行?当然可以。这问题就好像问很多抽烟的人,你不抽行不行?当然可以。我们都知道戒烟最难的是心理依赖。
对“仪式感”带来的欢愉和快感正如同此类。
假如猎人从今后周四都不去跳舞了,狐狸必须学会在这一天也要四处奔逃,他当然是不幸福的,失去了周四放假的仪式感,但是如果不这么做,丢的可就不是幸福,而是性命。
而这一天也就像在猎人枪口下逃生的每一天一样,并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虽然去跳舞未必是“仪式”,但是确实成为了让周四这一天与众不同的催化剂,让这一天被狐狸记住的原因。
而狐狸称之为“仪式”,带来的感觉就是“仪式感”。
让这个人与众不同
其实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仪式,但是能否带来感觉,还看你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认知,如果你认为它带来了与众不同,就会产生仪式感。比如有朋友走进你办公室,你站起身,客气地打招呼,握手,这就是仪式;比如你家里来了亲戚,你要杀鸡宰羊,去买瓶好酒来招待,这也是仪式;比如你送把求婚戒指藏在蛋糕里,然后单腿下跪,这当然更是仪式。
只不过这种种仪式中,有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称之为“礼仪”——不做反而不礼貌了。而有些却是舶来品,比如求婚,比如超市中服务员的尾随——这对思想比较守旧的人,反而会感觉有些不适,但是在已经习惯了这些风俗行为的国家、地方,这些行为也就随意,并不会引发难堪。
我们为了一些目的,会不自觉地在直来直去的行为上附加许多不必要的行为,这些行为,与事情的本质不一定有关系,但却会给整个事件带来不同的寓意,让人觉得你很客气、你的行为很隆重、你对顾客很重视。
这就是仪式感的另一个作用,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这种感觉,前面也说了,会随着流行而入俗,当人人都把婚戒藏在蛋糕里,当人人都习惯有人在旁边推荐产品的时候,这些仪式感的作用就会减弱、消退、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就好像“X捞”的服务,有很多人喜欢,同样有很多人不喜欢。
将仪式感规则化,就会失去仪式本身的特殊含义。
仪式感对于个人、对于他人的作用大致如此。对于自身,其实相当于结绳记事,多一套行为,加深自己对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概念,在脑海中感动自己。对于他人,相当于阿谀奉承,通过一套行为仪式,让他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同寻常的重视,最终的目的当然无非就是感动她,让她嫁给你或者让你买下更多、更贵的产品。
虽然没有这些仪式,她可能同样会嫁给你,你也可能同样会买下很多东西,但是仪式感会增进亲近感,就像润滑油——结果虽然一样,过程中你侬我侬,大家开心。
当然,仪式感如果就只有这些用处,还是小瞧了它。
让一种理念与众不同
有时候,仪式是某种理念的不断强化,起着文明传承的作用。
比如祭祖,是需要仪式的。这种仪式除了对先人的缅怀之外,其意义更在于给活着的人看;古代皇帝的祭天大典,也是向民众宣示自己的合法地位;古往今来的所有生意的开业仪式,更是重在给别人看。
那么这些仪式,所存在的意义,更多地是给除了你我之外的第三方观看。也正因为这种不直接对你我产生影响的效果,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种仪式是形而上的,是虚伪的。而虚伪的东西一旦多了,就是俗气。
道学家就是非常讲究仪式的人物,为什么会落得“虚伪的道学家”,“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污名?就在于过于追求形式,教育别人,自己却不遵守,所以被老百姓所不齿。
生活中的有些仪式,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形式,成为一般化的套路,就失去了表达情感的意义,因此这些仪式被人称为虚伪。
而仪式感在生活中发生观念冲突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好像年青一代看老一班子的各种祭祀活动,各种规范礼仪,他们都觉得是多此一举,毫无意义。但是在老人们看来确实寄托了自己精神和情感的行为,一点都不能马虎。
其实这种事情,只需要换位思考就好了。老人们也无法理解新一代的网络语言,各种新奇的行为艺术——他们向艺术致敬,用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和行为,何尝不是一种仪式?
都只在乎自己所能体会到的“仪式感”,又如何能理解他人?
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人矫情,而偏偏那样的人还挺多?因为在他们的生活圈子里,这种“矫情”就是常态。人们都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看重自己的感情,所以才会对所谓“仪式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看法。
小资青年看重的是一杯星巴克,老人们看重的是七月半的一碗鸡血,小孩子看重的是准点开播的动画片——青年的时间消磨,老人的情感寄托,小子们的欢声笑语,都是沉浸在各自的“仪式感”中的欢愉。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有了路。
这世上本来没有所谓“仪式感”,矫情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
其他网友回答
每个地方的仪式感大多来自传统,西方也是如此。
中国文化中的仪式感来最早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传统中国是“乡土中国”,这种礼仪围绕着家族与血缘关系的行为规则而建立,同时也有配套的官员、官民之间行为准则,通常这种准则是一种出于人与人之间尊重的礼节,同时也有社会风俗活动,比如传统节日的形式而诞生的仪式。
比如无酒不成席的酒桌上,是能够体现中国传统仪式感的地方;同时中国传统风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中国文化的风俗节日仪式感多与吃有关,而围绕家族建立的诸多仪式感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淡化很多,而社会关系的新仪式也在不断演化,而很多不合时宜的仪式也逐渐被人感到厌倦,称之为“规矩多”。
我们要尽可能保留人们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尊重的仪式感,也要增加风俗中的新仪式,同时在生活中融入一些其它文化令人感觉生活幸福的仪式感,可以有适当的创新。
比如过生日,吃蛋糕庆祝生日充满了新时代的仪式感,饮用葡萄酒也会有新的仪式感。
风俗假期出游也是另一种仪式感。
其他网友回答
仪式感和规矩,可能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仪式感是出自心灵的,是由内而外的,而规矩是路径上的依赖,是一种行为的规范,首先是行动上的。从另一个层面看,仪式感是个体,主观上面的一种表现,而规矩更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是群体的一种潜规则,也是每个个体在群体中,为了提升或者自保,而遵循的一定之规。
我们说,抚琴之前要净手焚香沐浴更衣,而古琴在古时候,更多的就是文人同自己内心之间的交谈。延伸到后世,沐浴更衣就成了对一件事情的尊重。这便是一种仪式感。而规矩更多的说的是一些行为准则,行为规范,比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这些是群体意志强加于个人的束缚,而个体在环境的压制下,只能遵循既定的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