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藤甲兵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什么后来不再组建一支?
优质回答:
藤甲兵刀枪不入,但诸葛亮后来却不愿再重新组建,并不是因为藤甲易燃,制作繁琐,不方便大规模生产,而是另有原因!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孟获,虽屡次击败孟获,可是孟获并不服气,为彻底收服孟获的心,诸葛亮七擒七纵,在击败孟获最后一支特种部队时,才使得孟获彻底拜服。而孟获的这支特种部队就是藤甲军!藤甲军刀枪不入,是孟获最后的倚仗,最终逼得诸葛亮不得不诱敌深入,采用火攻才彻底消灭这支军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藤甲军这么厉害,为啥诸葛亮不自己再组建一支呢?
火烧藤甲军
孟获被诸葛亮数次击败,已经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战胜蜀军了,于是他在属下的建议下,去乌戈国寻求藤甲军相助。乌戈国国主兀突骨,也是个豪爽之人,听说孟获前来求救,直接动用家底,率领三万藤甲军去和蜀军作战。初次交战,蜀军就尝到了藤甲军的厉害,蜀军的弓箭都不能伤到藤甲军分毫。在打探清楚藤甲军的来历后,诸葛亮准备用火攻来对付这支藤甲军。
诸葛亮命令魏延去挑战藤甲军,要求半个月内连输十五阵,使藤甲军军心高傲,最终将他们引入盘蛇谷,然后两头堵死,用火攻击败了这支军队。
诸葛亮花费了如此大的功夫,才解决了藤甲军,但是在取得胜利,收服孟获后,他却并没有选择重新组建一支藤甲军,这是为何呢?
很多人认为藤甲太过于易燃,不适合上战场,也有人认为藤甲制作周期长,满足不了蜀军的作战需求,这是真的吗?
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是有待商榷的!我们先来看看藤甲军的制作程序。
演义原文:洞中有一等藤,生于山涧之内,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穿成铠甲。前胸并后背各用一片,两臂两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甚是轻巧,刀剑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
可以看到,藤甲的制作需要浸泡半年,反复十多次,才能最终制作成铠甲,所以说制作一副铠甲,确实是需要花个几年,制作周期很长。但是以当时蜀汉的经济条件来看,藤甲虽然用时比较长,却也是比较经济便宜的,和铁制铠甲相比,藤甲功能丝毫不差,刀枪不入,就是花点时间而已,站在蜀汉整体上来说,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乌戈国不就制作出了三万副藤甲吗?这就说明了藤甲其实并不难制作,完全可以做出来装备一支军队!
再者说,虽然藤甲是用油浸泡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一点就燃。要真是非常容易点燃,根本没必要大费周折把他们引入盘蛇谷,直接烧就是,藤甲军也不是傻子,易燃品还敢往身上穿?
既然藤甲不是特别易燃,性能又好,堪比铁甲,又能够批量生产,那诸葛亮为啥不愿意再组建一支呢?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南中的稳定
诸葛亮火烧藤甲军,对乌戈国基本上是亡国灭种的屠戮,此战之后,乌戈国的成年男子基本是损失殆尽了。这一点,其实诸葛亮自己也是比较后悔的。
演义原文:孔明泣泪而叹曰:“吾虽有功,必损寿矣!”这国之人,不曾走了一个……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身之大罪也!
将乌戈国的成年男子全部屠戮之后,诸葛亮怎么还有脸去乌戈国采集藤条,制作藤甲。他将如何面对乌戈国的老弱妇孺?恐怕是蜀军一去,将会激发更多的仇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人愿意给诸葛亮采集藤条,制作藤甲?万一重新引起南中动乱,就得不偿失了。
二、藤甲制作工艺丢失
诸葛亮火烧藤甲军,不曾走脱一个,所以说,从这些藤甲军口中,他们是不可能知道藤甲的具体制作工艺的,只知道大概的步骤。而像上文所说,就算他们去到乌戈国,面对仇恨蜀汉的民众,他们怎么可能交出制作藤甲的方法?到时候,只会增加更多的杀戮而已。
其实,就算诸葛亮知道了藤甲的制作工艺,他也会将其毁掉,而不愿意拿出来使用。这是为何?因为他还得考虑到南中的稳定性。虽然他彻底收服了孟获,但说实话,这也是孟获走投无路了,连刀枪不入的藤甲军都被诸葛亮歼灭了,孟获只能服从。可万一藤甲的制作工艺流传出去,藤甲又这么方便得到,孟获他们完全可以暗地里制作出藤甲,用于对抗蜀汉,到时候蜀汉再想这么轻松的歼灭藤甲军,将会非常困难了。而铁甲的制作工艺,孟获知道也无所谓,因为铁甲制作更加困难,首先,原材料铁就不好弄,其实有手艺的匠人不好找,孟获完全无法大规模生产。
所以说,藤甲工艺自然丢失是最好的,就算没有自然消失,诸葛亮也会让他人为消失,因为这个藤甲,对于南中那边的人来说制作成本太低,很容易对蜀汉造成困扰。
结语
藤甲兵那么厉害,诸葛亮后来却不再重新组建,其实并不是因为藤甲易燃、不好制造,而是诸葛亮不想面对乌戈国的民众,激起众怒,更是不愿意藤甲制作工艺流传出去,被有心之人得到,危害蜀汉后方!
其他网友回答
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孔明了设的计、火烧腾甲兵、所以他仰天长叹、使一少数民族绝后、这是一生史最可不可侥述的罪恶,他组织的腾甲兵、是为了抗顽敌、、保卫战争的果实、他采用人家`的卡处、填自己短处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中的藤甲兵固然有其厉害之处,但是藤甲兵之所以厉害,还需要考虑其“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另外提及到诸葛亮为何不在北伐中原之时操练一支这样的部队,当时孟获之藤甲兵在被诸葛亮运用火攻轻松击败后,藤甲兵在那一刻,就已经丧失了其“厉害”的资本。所以说,藤甲兵的厉害只是相对而言的,诸葛亮自然也不会在“北伐曹魏,匡扶汉室”如此紧迫的时间之内,再调兵遣将、花费时间去训练“一支相对厉害的藤甲兵”。但其实在诸葛亮眼中的藤甲兵,根本不值一提。
诸葛亮对于孟获七擒七纵的故事想必早已“美名传万家”了吧!早在刘备攻伐东吴之时时,蜀汉南中诸郡便受到了东吴策动而叛乱。当时的蛮王孟获为叛乱首领,本来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认为当下最要紧的便是北伐曹魏,南中诸郡的叛乱不足为谋。但是令诸葛亮所诧异的是,南中诸郡的叛乱在公元225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之际竟然发展的如火如荼起来,如果不及时将这“后院之火”所扑灭,那么极有可能导致蜀汉大本营的丢失。于是公元225年,诸葛亮暂时放下了北伐的大业,随即调转枪头朝向后院,准备将其大火扑灭。
虽然说是诸葛亮率领蜀军亲自出马,但是平定叛乱的过程倒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过诸葛亮对孟获以“七擒七纵收买人心”的手段还是值得后世人有所借鉴的。在《三国演义》的情节当中:诸葛亮第六次擒获孟获后,便遭遇到了蜀军南下的首次重大败绩,那就是碰到了乌戈国兀突骨的藤甲兵,这些藤甲兵的厉害之处,便是身着藤甲,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故使得蜀军大败。
不过孔明是何许人也?面对兀突骨这种邪术藤甲,诸葛亮在兵败后便想到了“藤甲属木,当用火攻”的方法,于是次战便将藤甲兵吸引至盘蛇谷,后引火攻之,瞬间数万藤甲兵于大火之中灰飞烟灭,好似多年之前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一般壮阔。虽然正史之中没有藤甲兵的记载,但是我们回归演义当中:藤甲兵既然如此厉害,那么孔明为何不独创一支以北伐破曹呢?
其一:藤甲兵之藤甲都生存山涧之中,常年受到涧水冲刷,南方这样的藤甲并不多见,也就是数量极少。另外,在用藤条编制好藤甲后,还需用特制的桐油所泡制,这种桐油炼制的方法也是极为特别,只有发明此藤甲的兀突骨才有所掌握。再者说,炼制一套藤甲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这其中还不算那些因为泡制而损坏了的藤甲。由此看来,藤甲制作过程繁琐,而且原料缺乏,故不为诸葛亮所动。
其二:诸葛亮面对厉害的藤甲兵,最终也是轻松以火攻将其大破之,如果诸葛亮费尽心机再培训出这么一支藤甲部队的话,那么被敌军用火攻破之,岂不是功亏一篑。在当时,“以火攻破藤甲”已经不是秘密。
其三:当时诸葛亮麾下的蜀汉军队才是正规军,而且都是训练有素,连年战斗的一些精兵悍将。相对于藤甲兵而言,蜀汉的正规军队更有作战优势。
其他网友回答
火烧藤甲军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在《三国志》等相关史料上并没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据《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南征南中,六擒蛮王孟获后,又将孟获放走,孟获就投奔东南的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三万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称藤甲军。从《三国演义》的记述中可见,藤甲军刀箭不入,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在战场上还是很有战斗力的。那么后来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开启北伐,为什么不训练一只这样的藤甲军来助力北伐呢?究其原因主要应有三个:
其一,藤甲兵的藤甲易燃。藤甲兵的藤甲采于山涧石壁的蔓藤,制作藤甲时需将蔓藤反复浸于油中十余遍。虽然制成藤甲后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不入,但最忌火烧。这是藤甲的最致命缺点。我们说一个人这也行那也行,样样精通,就有一点,这人道德品质低劣,就此一点,那这个人还能重用吗?恐怕就连傻子也知道,这人不能重用。只要了解了藤甲兵藤甲的制作工艺和特点,让人很容易想到可用火烧。因此,当诸葛亮了解了藤甲军的特性后,马上想到了对付藤甲军之策。当诸葛亮到一山上望见一山谷,形如长蛇,皆光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时,马上高兴地说:“此乃天赐吾成功于此也!”于是就有了诸葛亮引藤甲军入盘蛇谷,火烧藤甲兵的精彩。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敌对双方布阵都是很近的,两军对阵,你的士兵都穿着藤甲参战,虽刀箭不入,但经不起敌方的一通火箭。一但熊熊大火燃起,军队别说去争战了,恐怕连逃跑都不能了。正是因这一致命弱点,诸葛亮不组建藤甲兵。
其二,制造藤甲时间太长。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啊。更别说三国时候,那时医疗水平有限,天灾人祸频繁,当时的人能活过四十岁就很不错了。诸葛亮也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为了完成刘备遗愿,实现自己胸中抱负,北伐曹魏,时不我待啊。制造藤甲材料虽好找,但制作工艺用时太长了,将藤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干复浸,凡十余遍。一副完美的藤甲,制造出来,至少得五六年,这谁等得起?等制好藤甲,训练好藤甲军,再去北伐,恐怕黄花菜都要凉了。
其三,诸葛亮不愿再见火烧藤甲兵的惨状。诸葛亮设计,让魏延率部分蜀汉军引诱藤甲军,且战且走,连弃七个营寨,败十五阵,方将三万藤甲军引入盘蛇谷。为什么藤甲军敢进盘蛇谷呢?因为谷里无草无木,不易燃,可见藤甲军也再防备着自己的这一弱项。但是,藤甲军万没想到,进入谷后,谷口即被蜀汉军用横木乱石垒断,谷里却有数不尽的大小车辆,满载干柴。只听一声炮响,火箭雨下,谷中瞬间尽是熊熊烈火。藤甲兵遇火即着,火光乱舞,无处可逃,直烧得相互拥抱,惨叫连天,臭不可闻。眨眼间,三万藤甲军及突兀骨,尽皆化作飞灰。诸葛亮在山上看到藤甲军被烧惨状,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正因为诸葛亮了解藤甲易燃,看看了藤甲军被火燃烧的惨状,自己决不忍心再看到自己的蜀汉军有如此惨状发生,才在以后北伐中,决不组建藤甲军。
聪明人不做傻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智谋绝伦,做事一向完美无缺,那么爱惜蜀汉军的生命,又怎么会犯如此低智能的错误呢?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和大家聊聊诸葛亮平南过程中遇到的蛮族“特种部队”——藤甲兵。
藤甲兵在三国中出场,那可是威风无比。
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
藤甲军的威力主要来自于藤甲:首先是防御力极强,刀枪不入;其次可以作为渡河工具,在河流众多的西南地区,大大增加了部队的灵活性。 藤甲军可以说是当时的特种部队,也是孟获的最大牌外援兼杀手锏,这谁顶得住啊?
果不其然,蜀军和藤甲军作战,被打的大败,大将魏延都被打自闭了。 最终还是诸葛亮神机妙算,早已想好了对策。通过诈败的方式把藤甲军引入盘蛇谷之后用火攻,大败藤甲军并顺势七擒孟获,平定南中。
不得不说,诸葛亮虽然获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那藤甲军这么厉害,诸葛亮后来为何不再组建一支呢? 首先是制作时间和原料问题。
藤甲的制作工序,可以说是十分繁琐。要用特定的藤,还要在油里浸上很久,取出晒干后再浸,反复几十遍才可以。这么看来没个几年甚至十几年是造不出藤甲来的。
诸葛亮还能等上十几年再进行北伐吗?而且这制作的藤生长于特定的山涧,产量肯定也不高,藤甲兵用的藤甲也是陆陆续续造出来的,要是想大规模批量生产恐怕原料不够啊!
其次是技术传承问题。藤甲是很厉害,但关键是诸葛亮不知道如何制作。
首先是盘蛇谷一战,藤甲兵大量死亡,他们本身就人数不多,而且不是人人都知道藤甲制作技术,这下更没知道咋做藤甲了。
而且诸葛亮可是藤甲兵的大仇人,烧死他们那么多同胞。现在诸葛亮又腆着脸来要藤甲制作秘方?二话不说,不剁了他就不错了!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引进藤甲兵。
这个办法看上去很傻,其实更傻。我觉得被引进来的藤甲兵会直接反叛投降魏国……
最后是气候差异问题。藤甲是热带使用的装备,优质藤条制作,透气性好,还能渡河。
可诸葛亮平南回军之后是要北伐,跟魏国作战啊。看看诸葛亮北伐的主要作战地点,大部分都是在陕西,甘肃等地,属于中国北部。
虽然不是特别靠北,也属于中温带了,呼呼的西北风一吹,冬天肯定也是很冷的。这天气穿藤甲?还打仗呢,光冻就冻死了。而且我极怀疑藤甲的性能会被寒冷天气大大干扰,就算勉强穿上性能也不是那么好了。
总而言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就像藏獒在青藏高原很猛,但是不能用在平原地区当警犬一样。所以,藤甲虽然是个好装备,但着实不是诸葛亮的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