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样才能变得幽默?
优质回答:
一定要有丰富的阅历,才能看穿看淡世间的人和事。
出语幽默搞笑,也许内心万顷波涛。
没话找话,不是真正的笑话。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听起来搞笑,想起来泪流满面。
自认为活得像条狗的举手!
现在一些相声,之所以并不好笑,就因为作者和表演者从校门到校门,他们认为好笑的,大家认为小儿科。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也是幽默的源泉。
太宰治的名著《人间失格》,开头一句话就是“这辈子丢人的事实在太多”。
他已自杀四次,终于在完成这部名著之后自杀成功,年三十九。
在这本书里,他还说过,“搞笑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在《人间失格》里,太宰治描写了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大庭叶藏”的挣扎与沉沦,叶藏就是太宰治本人的化身。
用幽默滑稽来保护自我,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问题的问题不是低幼疯傻就等于幽默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尝试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回答楼主的问题,希望有帮助。
刚出来工作时,每当我走进课室,就能感受到学生心中的叹息:“又是数学课,唉!”大胆一点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找我吐槽:“老师,你上课能不能搞笑一点?好无聊啊!”那时的心好累……
现在的我,也谈不上很幽默,但是让学生适当地笑上一会还是没问题的。有时课间进入课室,还会走来几个学生:“老师,周末吃鸡带我一下咧,或者我带你啊!”
风趣幽默的老师会很受学生的欢迎,这点似乎大家都不反对,只是要做到幽默,好像没那么简单。
有的老师打心眼里鄙视幽默,他们相信“严师出高徒”,嘻嘻哈哈的课堂根本不像样。于是,他们凡事都会板着一张脸,严肃地讲课,严肃地布置练习,严肃地告知学生某些要求,如果学生没做好,要么严肃地提醒,要么严厉的批评,甚至直接处罚。
有的学生的确被吓着了,整天提心吊胆地跟随老师的步伐;有的学生主动寻找各种漏洞,做些小破坏表示抗议;还有的学生内心反感,但又无力抗拒,于是选择消极怠工,做什么都是拖拖拉拉,对质量也不闻不问。
有的老师向往幽默,但又感觉自己幽默不起来。有时总算下定决心和学生幽默一回,却效果不佳。备受打击之后,对幽默彻底绝望,于是加入“严师”的行列,毕竟凶和处罚不难做到,够狠就行。
许多人的习惯,是把幽默当做是一种天赋,比如“×××老师风趣又幽默,怪不得学生喜欢他!”这种想法的局限在于,它让我们相信幽默的获得是因为上天的眷顾。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观点,幽默是一项技能,它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还可以不断提升。
幽默的本质,是让人真心发笑的技能。
在教学的各项常规中,无论是课堂、作业、培辅还是测验,我们的核心工作,都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的学习上,比如听课和练习;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花费注意力的选择不只是数学的学习,还可以是许多别的事情,比如课室外面偶尔飘过的其他老师,课室里突然发出的巨响,还有自己周末玩过的吃鸡游戏,等等。
如果学生感觉数学的学习很无趣,他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选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小差”。我们大人也一样,在参加会议时,如果台上的讲话是枯燥的官腔,许多人都会选择掏出手机,而不是专心聆听。
遇到这种情况,许多老师的做法,通常是提醒、警告、批评和处罚,迫使学生调用自控力,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学习中。这样做的确有点用,可是效果持续时间不长,为了维持,老师需要反复执行,而且一次比一次的力度要大。对老师来讲,这无疑是对精力的极大消耗,因而有的老师经常会吐槽:“上××班的课好累啊!”对学生来讲,不停地调用自控力,会给大脑带来巨大的压力,当大脑承受不住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和抗拒。
尽管如此,解除大脑压力的方式却出乎意料的简单,就是笑,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笑。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在充满官腔的会议中,如果领导突然来个诙谐的发言,都得大家我们开怀大笑的话,我们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学生也不例外,幽默就是能够让他们真心发笑,从而使他们的压力得以解除,这样,学生就更愿意把注意力投入到你的教学身上。
幽默最大的价值,就是降低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成本。
有的老师喜欢不遗余力地抓学生,企图用时间来换取成绩,尽管成绩的确会有,但这也是两败俱伤的选择。一来学生是被动的学习,难免会因为抗拒而消极对待,所以效率不高;二来老师为了跟进,必定得投入更大的精力,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三来占用的时间一多,其他老师的时间就容易受影响。有个同事就吐槽,有一次自己去上课,那时上课铃已经响了,可是课室里只有一半的学生,一问,学生说其他人被留在操场上了,因为某次测验没有拿到90分。这位同事无言以对。
其实,如果教学是一场竞争的话,更应该是注意力的竞争,而不是时间的消耗战。你能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注意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同时解放自己。而幽默就是这样的一项技能,那么,如何让自己幽默起来呢?
曾有学者将人类发笑的原因归纳为两条:
we laugh out of surprise.
we laugh when we feel superior.
这两点也揭示了幽默的两个方法论:
意外感
优越感
1、意外感
意外感的另一种描述,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们都会根据过往的经历形成预判,如果预判成立,我们就会感觉意料之内;如果预判不成立,就会感觉出于意料。比如不少人一谈到要开会,就赶紧准备好手机,或者拿点资料什么的,因为多次的会议经历,让他们觉得这次的会议也一定是漫长沉闷又无聊的。如果会议还是充满官腔,那就是意料之内的事情;如果会议不到15分钟就结束,他们就会感觉很意外。
只有“意料之外”不足以让人真心发笑,让人发笑的秘诀还在于后面的“情理之中”。脑筋急转弯通常能让人笑起来,因为答案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而且逻辑上还“没毛病”。
最近有一次,我在给学生讲解一道销售问题时,得出结果是,如果题目中的老板把每台手机降50元的话,每个月的盈利就能达到30000元。算出结果后,我就冲学生“感叹”了一番:“一个月赚3万,一年就赚36万,可以买多少台iPhone X啊,爽死了!”学生在底下狂笑,然后各种想象冒出来。笑了十多秒后,我就布置了一道练习,学生很快就进入状态,而且精力好像复活了一样。
有人要举手发言了:“什么,就这水平,根本就不搞笑好不好!”其实,真正让学生真心发笑的,不是笑料本身,而是你使用笑料的水平,所以我才说幽默是一项技能。
2、优越感
优越感的原理,就是在获得别人心目中一定的权威之后,适当地放低身段,形成反差。
权威会让人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感到压力,如果这时带有权威的人突然放低身段地开个玩笑,会给人带来一个压力解除的信息:“嘿嘿,原来没必要这么严肃嘛!”于是人们就会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现场的气氛一直很闷,大家鼓掌也是机械地应付。后来轮到一个领导讲话,这个领导上台就扬起手中的发言稿说:“这次发言我想讲讲我自己的想法,不过这个稿子还是得读一下,要不然明年就没人写了。”台下一片爆笑。我观察了一下,在这个领导接下来的讲话中,大家的眼神明显更亮了,掌声也更大了。
去年有一次,正值炎热的夏天,我的课的前一节刚好是体育。当我走到课室门口的时候,学生一个个大汗淋漓地从操场走回来,见到我就吐槽:“老师,刚刚的体育课累死了,这节课要不先给我们休息半节课好啦!”我赶紧“同情”地说:“这个体育老师也真是,大家辛苦啦!来来来,赶紧往里头做,待会给你们发一张学案清凉一下哈!”“吁——”学生笑着走进了课室,打铃之后,我就正式上课了。
要是以前,我可能会立即摆脸色:“你以为我想上你们班的课啊,爱上不上,不上拉倒!”情绪倒是发泄了,但是接下来的课堂估计也毁了,学生本来就累,再给你这么一打击,可能干脆直接反抗,或者消极怠工了。
从这里也看出,其实幽默并不需要多么惊人的笑料,平凡的事物一样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在教学中的幽默技能呢?这里有三个建议。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收集让自己心中为之一亮的事物。这些事物都可能成为你幽默的好素材。
比如之前在微信群看到一个这样的段子:
2008年3月,国际油价147美元一桶,国内油价6.3元。
2018年5月,国际原油75美元一桶,国内油价7.4元,
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案:油桶贵了。
我当时赶紧把这个段子写进了我的笔记本,尽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用到,但收藏本身就是一件乐趣。你看,现在不就用上了吗!
第二,时不时调用逻辑能力,寻找意料之外的结论。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渐渐地有了制造幽默的手感。
比如有一段时间,我教学生做计算题,每节课都是满满的计算题,学生都做烦了。一次课间,我走到办公室,听到几个教语文的同事讨论刚学的一首诗,叫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时突然有了灵感,我在下一节课就跟学生说:“假如你在做计算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你可能觉得这个创意连冷笑话都算不上,但是当时学生却异常兴奋,做题都起劲了。有的男生算的慢,旁边的女同学拍拍他的肩膀:“慢慢来,不要心急哈!”
第三,幽默归根到底还是要为教学服务,切勿喧宾夺主。
为了单纯搞笑,让课程的进度严重拖慢,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因此幽默不难,难在幽默与教学之间平衡的把握。有时学生明显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这时干脆利落地布置任务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当学生状态持续低迷、课堂进度推进受阻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幽默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脉动回来。
因为幽默是一项技能,所以每个人大概率都能学会,而且,当你行动起来的时候会发现,你可能只需要做到60分,在别人的眼里,就已经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了。
– End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是天生的,后天虽说也可以学习但是得自己进取。
其他网友回答
浅谈三点,希望能帮到你。
要想成为一个幽默的人,首先要明白幽默是什么,许多人其实并不真的懂幽默,把滑稽、搞笑甚至无聊的打趣误认为幽默,结果自己感到“幽了一默”,旁人却倍加尴尬。
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要想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必须先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一个真正幽默的人,无论是面对困境,还是遭遇不平时都能保持幽默,比如你在餐厅吃饭时,饭菜端上来后你发现盘子里有一只苍蝇,大多数人可能会暴跳如雷,而幽默的人会淡淡地指着盘子对服务员说:建议今后把苍蝇单另盛放,由喜欢吃苍蝇的顾客自己挑选。
幽默是一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特殊素养,一种特殊的灵性。有些人也许很擅长滑稽的表情和动作,也许有很多人会因他而发笑,比如潘长江,但潘长江一点都称不上幽默;有些人很具备搞笑的天赋,比如宋小宝,但宋小宝也难称幽默。幽默更多的是一种暗示,需要与接受者之间有一种默契,可能不会让人哄堂大笑,但可能会使你会心一笑,笑得非常舒服。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呢?建议多看看“吐槽大会”这类真正幽默的节目,用心去体会幽默。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我觉得我还是有些许发言权的,大学之前,本人不善言辞,可以算是全职书呆子一枚。但是大学之后,忽然就开朗了许多,也善谈了,谈吐也幽默了很多。自己感觉原因不外乎几点,首先你要有个开朗阳光的性格,你自己一天到晚都郁郁寡欢,怎么可能幽默的起来?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朋友圈子,毕竟自己如果很孤独没有朋友,你幽默给谁看?再幽默也是自娱自乐罢了。还有你得稍微流行一些,要“与时俱进”,现在流行什么,大家关注什么,有什么新兴的段子,笑料都多知道一些。试想你如果非常闭塞,说的都是十年八年前的老段子了,人尽皆知了,谁还会觉得你幽默?不笑话你老土都是够意思的了。幽默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及时到位的反应。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掌握窍门,必须日积月累,让自己充实,开心,然后把自己的笑声传递给身边的人。到时候,你自然就成为了身边人的开心果,拥有受人欢迎的幽默特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