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治理蝗灾(中国的蝗灾是怎么消灭的)

网友提问:

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优质回答:

?【社评:宋朝对待蝗灾由盲目放任到理性科学应对】宋朝早期蝗灾现象屡屡出现,旱灾~蝗灾~粮灾,考验着大宋朝廷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保障体系。因此,随着宋廷对蝗灾的重视,蝗灾的治理被逐渐推向法制化和制度化。

在南北宋共计320年的统治时间里,两浙地区蝗灾共发生40余次平均约七年一次,连续两年以上发生蝗灾的次数就有10余次。

1016年的宋真宗朝,蝗灾爆发。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京中蝗蝻颇多,闻城西隅有田家粟止数亩,睹蝗至相顾而泣。”

刚开始朝廷置之不理,真宗认为神仙道符会帮助消灭蝗灾,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也认为是“蝗神”降下天罚,警示朝廷政策失误,“灾异说”一时甚嚣尘上。

陆游《仲秋书事》诗云:

“底怪今朝亲笔砚,村乡来请辟蝗符。”

但是很快朝廷就发现根本不管用。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蝗才飞下即交 合,数日,产子如麦门冬之状,日以长大。又数日, 其中出如小黑蚁者八十一枚, 即钻入地中。”

蝗虫在啃食庄稼,破坏力极强

大学者朱熹这样注释《诗经·螽斯》:

“螽斯,蝗属,长而青,长角长股,能以股相切作声,一生九十九子。”

①蝗虫恐怖的繁殖能力让宋廷意识到必须科学应对蝗灾。

1017年3月,“开封府及京东、陕西、江、淮、两浙、荆湖路百三十州军,并言二月后蝗蝻食苗。诏遣使臣与本县官吏焚捕”。

②培养蝗虫天敌,保护益虫克制蝗虫

1016年这场蝗灾发生后,大臣李士衡上奏说:“河北螟虫多不入田亩,村野间有蚁食之。又蝗飞空中,有身首断而殒者,有自溃其腹,有小虫食之者。”

这些蝗虫败给的是自己的天敌:鸟类、鸲鹆、蛙、蟋蟀、蛾甚至寄生小虫等都能“食蝗”,或让蝗虫繁殖速度减慢。

宋朝颁布过许多“禁捕蛙令”就是出于保护蝗虫克星的目的,防止蝗灾。

③有意识的种植蝗虫不爱吃的麻豆作物。

1016年蝗灾发生后,宋真宗曾对宰相王旦说:“诸路使臣言,飞蝗多不食豆苗。”

王旦回答:“前月蝗飞度河北,乡民方备焚扑,连夕西北劲风,由是不及远自澶以北少害稼者。今麻、豆坚实,不复为虑矣。”

人们有意识地多种这类作物以对付蝗虫。

④宋神宗时期,“以蝗虫换粟”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

提前收割谷物,停止娱乐城建活动,取消秋宴。(仁宗朝和神宗朝)朝廷不仅仅发动人民群众捕捉蝗虫换取粮食,甚至还出台粮食保护价收购,降低蝗灾影响,大宋的社会保障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⑤出台治理蝗灾的相关法令制度。

哲宗元符元年,户部为应对蝗灾上奏了《户部捕蝗法》,得到宋廷的认可并颁布实施。其完善了捕蝗诏令的不足,不仅确立了蝗灾通报制度,还推陈出新,将蝗灾责任分配到个人,层层分级,相互监督,明确官员责任制,对于没有尽到职责的官员,给予惩处,令各地官员不敢贪污腐败。

宋孝宗朝又将北宋时期的治蝗律法加以改良、补充和总结,颁行最新的治蝗法令《淳熙敕》。

蝗灾爆发,铺天盖地,吞噬一切,这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开发的报复

这样,大宋的蝗灾才慢慢消失在史册里。

(文/编辑公子权)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水灾、旱灾和蝗灾,并称为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三种灾害。

?

从生物学上来讲,蝗虫属于昆虫纲、蝗科,体长约在5~11厘米之间,身体多呈绿色或黄褐色,善于咀嚼,跳跃性强,且具备飞行能力。世界上的蝗虫种类很多,大概有一万多种,几乎遍布世界各个国家的角落,其中仅我国便有三百余种。蝗虫靠啃噬植物茎叶为生,繁殖能力超强,一旦环境适宜,蝗虫便会泛滥成灾,迅速吃光一切可以啃噬的庄稼和植物,然后继续向其他地方侵袭。

?

查阅史书可知,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蝗灾,而蝗灾最为频繁的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尤以今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最为多发。由于蝗灾严重影响历代的农业生产,会引发饥荒和瘟疫,因而如何及时有效地消灭蝗灾,一直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

?

在应对蝗灾的方式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认知的人们,自然也是有区别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对蝗灾产生的原因曾长期费解。与面对其他灾害一样,缺乏相关知识的人们,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时,有时会跑去庙宇烧香祭拜,祈求神祇保佑。

?

通常而言,古人与蝗虫之间的对抗是“粗暴”的。面对啃噬庄稼的蝗虫,最简单的法子便是扑打。这种法子也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比如在《吕氏春秋》中便有“蝗螟,农夫得而杀之”的记载,只是书中没有讲述具体的捕杀方法。但考虑到春秋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体应该是靠人力扑打了。

?

西汉时,官府在应对蝗灾时,还想出了一个法子:命人捕捉蝗虫,然后根据捕捉到的数量来给予奖励。这算是古代发动人力对抗蝗灾的一种新举措了。到东汉时,王充提到了一种大规模捕杀蝗虫的方法——“掘沟阻隔,驱蝗入沟,聚而歼之”。这是建立在对蝗虫生活习性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扑杀方法。在山西运城稷益庙中的《捕蝗图》中,还颇有些古代捕杀蝗虫的影子。

?

除了扑打之外,古人还善于用火杀,或是用烟火驱赶,或是成片焚烧,只要是能驱杀蝗虫,即便是毁坏掉部分庄稼也在所不惜。

?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古代没有高效杀虫剂与农药,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药理知识,并将其运用于驱杀蝗虫上。古人用于对抗蝗虫的“药物”很多,诸如艾草、苍耳、巴豆、桐油、鱼腥水、石灰、白矾、硫磺、砒霜、雄黄等等。当然,在具体的使用方法上,就更加多样而复杂了。有些是浸泡或煮沸后喷洒,有些是点燃来进行烟熏,还有些是置于田间草丛,来诱杀蝗虫。

?

除了上述应对蝗灾的方法外,古人还想到了一种十分机智的手段——利用鸭子捕杀蝗虫。这个方法见于明代陈经纶所著的《治蝗笔记》一书。按书中所讲,陈经纶经过细心观察,发现鹭鸟善于捕食鱼子和蝗虫,应该是消除蝗灾的有力助手。不过,人工捕捉、驯化鹭鸟困难太大,并不现实。最终,陈经纶又发现鸭子与鹭鸟的生活习性相近,且能够人工繁殖和运送,所以便试着用鸭子来对抗蝗灾,结果发现效果很好。陈经纶的法子,后来又被后人沿用。有一位叫陈九振的人,就曾在芜湖使用鸭子捕杀蝗虫,最终战胜了蝗灾。陈九振成功后,又将这个法子继续推广,最后传到了许多州县。在陈世元所著《除蝗记》中,还曾具体描述了具体案例:“(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蝝顷刻尽,亦江南捕蝝一法也。”

?

利用鸭子捕捉蝗虫,可以说是一个两全之法。一方面,趁着蝗虫尚未长成,危害不大,且跳跃能力较弱时,可以很快地将其捕杀掉;另一方面,田中的这些幼虫,成为了鸭子的饲料,而鸭子的粪便又反过来肥沃土壤,以利于庄稼的生长。

其他网友回答

养鸡!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国的60.70.年代,是以喷洒农药666粉,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效果极佳!但农药残存问题严重!

80-90年代以其他农药灭蝗!

进入新世纪,主要采取吃的方式灭蝗!反而不够吃的!还需要养殖!这事整的!

其他网友回答

吃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