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没有征服越南(元朝为什么打不过越南)

网友提问:

元朝为什么没能征服日本和越南?

优质回答:

为什么要把两个事情放在一个问题里面呢,要说清楚的话,写本书都可以了。尽量简要描述一下吧。

先说说元朝对日本发动的两次战争的结果:两次遭遇“神风”,都以失败告终。

自从唐代后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国脱离外交关系长达4个世纪之久,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企图改变这种情况,让日本臣服于蒙古人。他数次遣使前往日本,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均遭到拒绝。

公元1270年,蒙古使节第五次到达日本,18岁的日本执政者北条时宗坚决拒绝了投降的要求。忽必烈闻此讯后,不顾与南宋激战正酣,下令向日本发起攻势。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在前期取得些小胜后,元朝军队开始走霉运。战斗过程中突然降临的暴风雨使他们损害惨重,不得不撤退。第一次东征以失败告终,蒙古人战无不胜的神话就此破灭。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忽必烈再次集结大军远征日本。这次兵分两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四万,从高丽渡海;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军乘海船九千艘,从庆元、定海启航。

两方对峙两个月,蒙古军队无法取胜。后来一场巨大的台风袭击了日本海岸,在此次台风袭击下,蒙古东路军损失1/3,江南军损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杀或溺死。统率范文虎临阵脱逃,“独帆走高丽”。第二次东征又以惨败告终。

两次进攻,两次都被台风所破坏,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上苍保佑,将这两场台风称之为“神风”。经过两次失败,忽必烈终于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至此,元朝与日本的军事关系以元朝的失败而结束。

元进攻越南则有三次,同样都失败。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一样都不拥有,加上劳师远征,再英勇善战的军队也会吃败仗。

第一次:

公元1257年,为包围南宋,忽必烈南下灭亡大理后,派兀良合台率3万大军入侵安南(今越南)。处于最强盛时期的蒙古铁骑,毫不意外的击败了安南军队,进入安南首都升龙,却只得到一个空城。只呆了几天,习惯了北方寒冷天气的蒙古大军就无法忍受安南的酷热气候,兀良合台被迫退出升龙城,撤军途中遭到安南武装的袭击导致大败。

第二次:

公元1285年,灭亡了南宋之后,忽必烈分六路大军进攻安南,再次击败安南军队,占领了首都升龙。和上次的情况一致,蒙古军队无法适应安南严酷的气候,军中患病人数大增,在撤兵途中,再次遇到安南军队伏击,蒙古大军第二次远征安南失败。整个剧情和第一次远征十分相似。

第三次:

不甘心失败的忽必烈,在1287年第三次派大军进攻安南,这次还多了一路水兵。正面作战无敌的元朝军队,再次占领升龙,但是安南军队坚壁清野,没有后勤粮草的元军被迫撤退,元军水军在白藤江被安南军队全歼,第三次攻击失败。

蒙古大军三次进攻安南失败,最大的因素是气候 ,第一次由于“热不能堪”,被迫撤退;第二次由于“盛夏霖潦,军中疾作,死伤者众”;而第三次则由于“军中将士多被疫不能进”。蒙古士兵完全无法适应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是导致失败的最大原因。

另外,安南以山地、雨林、沼泽地形为主,很少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蒙古军队不得不以步兵攻击为主,这等于放弃了蒙古铁骑这个最为强大的优势,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自然难有胜算。

另外,越南军队的坚决抵抗也是蒙古军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纵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军队也不得不折戟安南。

其他网友回答

日本有海,越南有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