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样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优质回答:
语文是母语,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姓“语”,“语”即说话,就是语言,“文”即文字,识文写字,阅读写作。语文核心素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好语文的“八字宪法”,即“听、说、读、写,字、词、句、篇”。 语文又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情,激发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儿童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让儿童在这美丽的乐园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怎样才能构建这样理想的而又充满诗意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呢?
首先是“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与基础,是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把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性任务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其次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因此,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处理“训练”的方式与艺术。就“训练”而言,大体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学生没有训练经历与感受的“无训练”;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的“无训练”,我们追求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境中的“有机训练”。
以低年级课文教学为例,就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任务。要把识字这一重点学习任务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准、读正。写字指导,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读书,则要求学生把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的,必须一步一步训练。
三是处理好“讲”和“读”的关系,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所以,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讲,学生就如同在平地上兜圈子,因为没有经历跋涉和历险,所以就没有智力加工的过程,就没有情感体验的高峰,更没有领略到知识世界的美妙风景。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品读、细思、揣摩、体悟,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品,该朗读的地方还它个朗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夯实学生的“双基”,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要扎实“双基”,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且要大胆的讲,放开手脚去讲。
四是强化积累和训练,有点强制的味儿,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使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那么理直气壮,且有淡化苗头。试想,若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学生的“双基”怎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其实关于语言积累,古人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倚马可待”。没有厚积,那来薄发。因此,作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语文,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
五是强化实践: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丰富语文实践的经历,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如有教师教学《鸟的天堂》,就捕捉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听写词语──为学生积累语言;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规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表演“记者采访”──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体验语言,使课文语言得到活化、转化、吸收和运用;回家作业“当导游”──用上听写的词语、积累的语言。
同时,我们还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答问等单调的课堂形式为充盈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不过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枯燥机械式的课堂训练,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涵着学生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落实好语文的教学的“八字宪法”,这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其他网友回答
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来的重点内容,那么怎么来培养呢?这个内容包括很多,但其核心是要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多读。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简单。是因为读的书。早。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多去图书馆。读书。读经典名著。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得越多。视野就会开阔。
二是让学生多写。“读书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就告诉我们在读书过程当中,一定要借鉴别人的长处,让学生多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多去分析经典,张中的写法。提高写作的能力。
三是让学生多听。让学生多听一听一个有中心思想有核心观点的话题,看看别人是怎样就一个话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让学生在听当中学习一些表达方式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让他们听懂别人话中的意思以及话外的意思。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读书会,交流读书的各种心得体会。
四是让学生多说。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说愿意说,每次说的都有道理,有层次,有中心,有条理。可以举办一些演讲大赛,讲故事比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素养包含的方面很多,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并且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出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多听多看多读多写”。
首先,老师要起好带头作用,平时教学过程中给大家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培养大家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老师也可以适当的给同学布置一些类似于随笔的作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造;
再者,老师可以时常带学生去一些有文化氛围的地方参观,例如鲁迅故居、红色革命根据地等。
要让学生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留意身边的一些风景,多听多看多读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