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优质回答:
肯定是带翻译啊,大明时期,我泱泱大国,外事相对还是比较频繁的,翻译工作也是做的比较到位的,早在朱元璋时期,南京应天府就有设会同馆,明成祖朱棣时期又设立隶属于翰林院的四夷馆,从国子监招生培训,专门负责翻译工作。
四夷馆下设八个语系,分别是鞑靼馆(蒙古语)、女直馆(女真语)、西番馆(藏语)、西天馆(梵语)、回回馆(波斯语)、高昌馆(察合台语)、百夷馆(傣语)、缅甸馆(缅甸语),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又增设了暹罗馆(泰语),八百馆(泰沅语)。而随着外事的逐渐增多,逐渐的又增设了朝鲜馆(朝鲜语)、日本馆(日语)、琉球馆(琉球语)、安南馆(越南语)、真腊馆(高棉语)、暹罗馆(泰语)、占城馆(占语)、爪哇馆(爪哇语)、苏门答喇馆(亚齐语)、满剌加馆(马来语)、河西馆(河西语)等等,达到十八馆之多。
郑和下西洋,扬大明国威,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船队两万多人,随行的翻译自不在少数,有名有姓的有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人,这几人精通波斯语与阿拉伯语,还有的本就是清真寺的掌教,而郑和下西洋所到国家多是穆斯林国家,这几个人都精通阿拉伯语,所以交流起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当然也会有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到一个地方之后,没有这个地域语系的翻译官,其实这也不难,大明时期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已经兴起,在当地找寻第三翻译还是可行的,所谓的第三翻译就是当地找寻精通当地语系以及其他语系的人,然后从郑和船队中找寻精通其他语系的人,这也用第三方语系交流,然后由此翻译成当地语系,就类似于一个说汉语的,一个说法语的,还有一个会说法语和英语的,那么就找一个会说英语和汉语的,这也就可以形成沟通了。
说明:本文原创老麦,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老麦。敬请关注:老麦说说,与老麦一起去探寻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其他网友回答
带翻译!
其他网友回答
郑和下西洋是官方活动,不是民间组织的个人探险。
站在一个舰队底层士兵的视角上来说,郑和这么大的人物被派出来,率领这支舰队,执行如此艰巨的任务,如何保证这个大人物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舌人(翻译)、向导、领航员、船员、补给、沿途基地建设等问题,在选择航线时就已经解决了。
郑和船队选择的是已经成熟运转了N年的商贸航线,沿途有大量的专业人员等待雇佣,基地成熟可靠,物资补给十分充足。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海上的风浪了,可是这个问题,当时只能交给老天了。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就有波斯人进来,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邻近,郑和下西洋就这些国家,所以不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