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包括伊犁吗(左宗棠收复伊犁河谷)

网友提问:

伊犁之战的时候清朝已经步入末世,为什么左宗棠还能够收复新疆?

优质回答:

主观原因一是决心大。左宗裳驳斥了李鸿章放弃新疆的论调,强调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如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同治帝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允许借外债五百万。此后又多次驳回李鸿章等海防派的干扰阻碍。二是左统领有方。经济(筹措军饷屯田积谷)、军备(建兰州制造局)、治军(整军经武汰弱留强)、战略(先北后南缓进速决)、战术(先安回部必先克乌鲁木齐)各方面措施得当,几乎滴水不漏。

客观方面,一是英、俄插手新疆,而英俄又互相敌视,沙俄又与土耳其交战,两大列强互相掣肘,沙俄又不能全力以赴。二是左从广州等地收罗了一批最新武器,特别是美国内战林肯不要的手摇式加特林机枪。三是阿古柏白彦虎等的战术呆板,被加特林压制后无有效反制手段。

左于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至1878年一月仅3年收复新疆。过程中最大的敌人不是英俄,而是李鸿章。左李都是晚清四大名臣。从收复新疆一事,就可看出,李鸿章名不副实。李鸿章1875年开办北洋水师,清庭除购舰之外,每年拨款400万两。至1895年2月,北洋水师全军尽没。甲午之败,主因是李鸿章,慈禧不过拿了60万两就成了个背锅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同处于一个时代,李鸿章把甲午战争打了个一败涂地,于是什么晚清腐败,慈禧专权,同僚掣肘等等,一个又一个原因被提出来,好让李鸿章置身事外。可是,同时代的左宗棠为什么能够那样风卷残云般地收复了新疆?喷子们要说那是因为阿古柏不如日本强大,左宗棠捡了个便宜。不对,既然新疆那么好收复,清廷开始时是派刘铭传领着淮军去新疆的,可刘铭传立刻离开军营回家,李鸿章也接连发表让淮军出塞太荒唐了的议论,最后白白把一个大便宜送给了左宗棠,难道李鸿章是突然发慈悲,想舍己为人了么?当然不是的,君不见,李鸿章在新疆之役开打之前那么多的议论,都是断言左宗棠不可能取胜的,希望各省不要把军饷送去打水漂。李鸿章的估计也并非没有道理,淮军在刘铭传回家后,不得不继续执行朝廷开拔新疆的命令,可是,还没有走出甘肃,光是长途跋涉,已经让这些淮军崩溃了。所以,不要说阿古柏的强弱,李鸿章的部队,这样的状况,要他去收复新疆,可能取胜么?除了自然条件的恶劣,这场战争遇到的掣肘也是甲午战争无法相比的,战争进行期间,左宗棠的军饷被卡压到了极限,甚至不得不停兵待饷,浪费了整整四个月。直到新疆胜利收复,军饷才陆陆续续到位,可这时候,战争已经结束好几年了。李鸿章的军事能力跟左宗棠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加上他一直靠贪腐领兵,部队的战斗力也无法相比,所以,新疆之役和甲午战争就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局。一些人不同意左宗棠去指挥甲午战争,不一定输的说法,这个假设毕竟不可能实现,只能任人评说,但如果让李鸿章去收复新疆,绝对只能是又一次甲午战争则是毫无疑问的。

其他网友回答

国历史星光璀璨,最欣赏谁?沧海横流英雄本色,晚清重臣左宗棠,值得钦佩。历史对他褒贬不一,贬他杀人无数(镇压太平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临终前向朝廷大力举荐此人。后因各种原因,到了清廷镇压太平军时才得以重用,协同曾国藩一战成名,太平天下。最著名的还是近70岁高龄时主动请缨,带着棺材挂帅亲征新疆。雄师亲住玉门关,不灭楼兰终不还。一举平定大西北,收复失地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如今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分之一。大军直逼俄毛子家门口,威震四海。而且还是在大清朝江河日下,自筹军费军粮的前提下完成的丰功伟业。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左宗棠力挽狂澜,重塑河山。就冲这一点,左公真不愧民族英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