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四大名著的思想倾向(四大名著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网友提问:

四大名著分别代表哪几种思想流派?主要用于什么领域?

优质回答:

所谓“四大名著”的提法,是近现代才提出来的。明人冯梦龙有所谓“四大奇书”的说法,但当时成书于清代的《红楼梦》尚未出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提出“吾国第一流小说,古人唯《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基础更加深厚的《三国演义》逐渐替代了《儒林外史》。新中国成立后,推出了以“四大名著”命名的套装本,“四大名著”才成为约定俗成的称呼。

中国人有个“四大”病,喜欢凑个“四大”。比如“四大发明”(实际是李约瑟提出来的)、“四大文明古国”(梁启超的说法),其他类似的还有古代四大美女、四大民间故事、四佛教名山、四大国粹、四大名旦……纯属凑局。

其他网友回答

四大名著不宜用现代的西方文化流派分类。因为它们诞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用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分类更为合适。西游记,始终围绕着对佛教的尊崇;三国演义,离不开道教的战略部署;红楼梦,无不在影射儒家文化对统治阶级和社会各层的影响。水浒传,一群好汉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昏庸、社会的腐败不满,只能用兵家的赤裸裸的暴力行为来表达和制衡,在没有儒释道三大教的思想指导下,再强大的武装,失去文化灵魂,注定要失败。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经过多少次改朝换代和战争洗礼,依然称之为华夏民族,根本原因是华夏文明,没有断流。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其次三国演义,西游记,不太喜欢水浒传

首先红楼梦是讲轮回业力,有什么因,种什么果,一切冥冥中已经安排好,世人不醒悟,必然遭受业力的苦楚,按照设定的轮回圈子进行一次人世间游戏

三国演义,分分合合,你来我往,你战我退,错综复杂,有些儒家思想的理,双方交战以礼相待,关公不从曹操,曹依旧让其归去,为仁,桃园结义为义,诸葛空城为智,月下追韩信为信,中庸之道,三国分裂最后一统天下,均因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所感

西游记是人世间大写照,那就是玉皇大帝所管理的体制,阶层性,打个杯子就扔下反省了,估计人间不是地府出来再深造的,就是天上打下来再反省的,都是背后有人的,有背景的,所有甚多事情都不是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交给天,他自有计策

水浒传是让我觉得人设崩塌,如果朝廷为阳,为乾为国,为君,梁山好汉为阴,为坤为小人大众民众那就是阳胜阴弱,天地否,阴阳不和,地气不通,坤卦又当不了老大,优容寡断,却是众阴之首,虽有军师坎合坤,也是水地比,地上一汪水潭,成不了河流大川,归顺于乾,成地天泰,坤于上以虚为正,大势已去,养身为要

个人论言,可以讨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