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商隐和他的诗词您喜欢吗?
优质回答:
李商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名声与李白,李贺并称为”三李”,可以见得影响之大。晚唐诗词在李商隐的带动下,又掀起个小高潮。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背景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怀州河内(现河南泌阳)人,是唐代詩人中的一个大家,虽然是与李贺,杜牧等人齐名,但是对于詩歌在后人中的影响而言,远远大过于杜牧。李商隐的詩词,温婉幽隐,寄情深微,常用景致借景抒情,能够创造性的把詩词融入朦胧的抒情艺术之中,是在晚唐诗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精品之作。李商隐的詩词作品很多,这里就简单介绍几个,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詩词。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绝句《咏史》,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詩中的北湖,南埭都是六朝皇亲国戚们享乐的地方,詩人把六朝兴废的感慨高度概括在”水漫漫”之中,一片空虚衰落之像,而把六朝投降衰落的景像,用”降旗”这个景物的特写,用”百尺竿”的突出对比,更加衬托出了六朝投降灭亡耻辱之深。接着笔锋一转,三百年就像梦一样的过去了,钟山如何险要有些什么意义,晚唐朝廷也是跳不出六朝的兴衰过程。绝句很是景致动人,寓意深刻,独具匠心,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我们再来看看李商隐的《无题》
这也是一首寄情詩,詩中以女性的幽婉抒发爱情心理,在忧伤和孤独痛苦中,那种渴望和执着,表达出了丰富多彩的感情流露,非常美丽动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岛殷勤为探看。”
真是詩中难以多得的精品,我就不在这里过多的解释了。
谢谢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深深的感谢!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李商隐和他的诗词我都喜欢
认识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同时李商隐也是个重感情的人,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所以一直觉得亏欠妻子,便写了很多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特色。
代表作《夜雨寄北》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上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通过对巴山夜雨秋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之寂寞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结婚不到12年,李商隐的妻子就死了。
很多人说李商隐是个懒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诗句有很多都没有题目,所以称为无题诗人。
李商隐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最为人所传诵,但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这些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的“准无题”诗近三十首。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抑郁寡欢,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其他网友回答
我打小喜欢唐诗,李商隐的诗也会熟稔地背诵个三五首。当时并不知道李商隐是在我们获嘉这个小县城出生的,只是感觉他的诗词读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的感觉。
自打偶尔有次看到了老版本的县志(1935年的),了解到传说中的人物李商隐竟然是在获嘉出生的,惊奇啊!然后感觉每次看到李商隐的诗就很有亲近感!我想啊那我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这位传奇大诗人啦,很奇怪上初高中时候历史老师咋都没给我们讲过呢?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据说是一门三进士,我觉得可能是四进士,你看吧,他的曾祖父李叔洪是第一代进士,与彭城刘长卿、清河张楚金齐名,在安阳是县尉,祖父李甫,是刑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在我老家获嘉任县令,也是进士。这样看来李商隐的家也不算是大富大贵显赫之家,但比普通老百姓应该强多了。虽然和唐朝皇家是同宗,但正史并无记载,说明已然是早就出了五福,是很远的远门了。
在他短暂一生的仕途中,虽然他也非常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能有一番建树,无奈老天不遂人愿时运乖蹇,时常处于牛李党之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
结果是李商隐两边不讨好,所以生平不太得志,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官场失利并不妨碍他在文学成就上的不同凡响!
他的骈体文自不必说,由于得益于他的恩师令狐楚栽培在当时已是无人匹敌。
他的诗词作品更是妙不可言价值颇高!
他和杜牧被称“小李杜”。大李杜大家都知道啦是“李白杜甫”咯,与温庭钧合称“温李”,足见他在诗坛的声誉鹊起成绩斐然!
后来金·元好问有诗曰:“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西昆指的是李商隐,因为西昆诗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的联系!不仅仅有继承更有突破。但未学到其精髓,突破成就很少,郑笺指的是郑玄所做《(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笺的注述对后代影响深远。
所以元好问的诗中有对西昆体遗憾和讽刺性的批评意味,却也充分表达了对李诗的含情深邈的向往,也恰恰证明了李商隐诗词的确非同凡响!
李商隐广为流传开来的诗大约有六百首左右,政治题材占了很大比重,咏史诗也成就极高,而更为人们称道的《无题》诗是他独具一格的创造!
一、咏史诗大概一百来首吧。其中《韩碑》《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份量极重的!
他的措辞严厉、悲愤,又含有期许意味,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他的明显特色!
二、因“甘露之变”耳闻目睹了血淋淋的黑暗政局,他写下了不少批判的政治诗,他的一首《行次西郊一百韵》效法了杜甫《北征》长篇政治诗,表达了愤怒声讨宦官的罪行!不失为一个爱国爱民有思想抱负的大诗人!
他的政治诗又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咏史》《隋宫二首》《马嵬二首》都对统治者进行了讽刺和嘲弄。
咏史二首·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这首诗的首联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颔联提出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颈又层层递进,认为比勤俭更为重要的是国运和国力,这是此诗的主旨。尾联是对唐文宗的哀悼,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关注的深情。
含蓄深沉、意在言外!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与此同时将自己的感情自然地寓含在鲜明的形象之中,达到寓意深刻和深长的情韵性和鲜明性。情味性的和谐统一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张力。
三、他的咏物诗多偏重杜甫诗风,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四、然而我最欣赏的是他独树一帜的《无题》诗。无题胜有题!大概是其意不可言明,托无题以寄托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
写得实在是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以致后来世人都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代名词!
如:《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身无”和“心有”,一悲一喜,一外一内,将彼此间深爱却无法长相厮守的微妙心理刻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致有了成为千古历史传颂的经典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曾经天真地幻想过自己能:身有彩凤双飞翼,心无灵犀一点通呢。哈哈。
颈联尾联则道出了分别后的抱憾和对身世浮沉如雨打萍的感慨感情的细腻真切,简直是入木三分!
元代辛文房说:“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的确如此!
五、《锦瑟》有人说,其实他也是无题诗,只是取了诗的前两个字作名字而已。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多么美的一首诗啊!叹服!应该说这是李商隐最有代表性的一首隐晦难解的诗了吧?!历来众说纷纭,有人以为是写的悼亡诗,有人以为是写的音乐,也有人认为是为恋人写的爱情诗,然而纵观全诗情绪悲伤凄凉,应该是对自己的身世悲凉慨叹吧?
首联锦瑟兴起、对年华的追忆多么令人伤感!颔联巧妙用典,以庄周和杜宇的典故比喻自身道路坎坷如梦似幻无处诉说,只好托杜鹃诉说不幸!然后颈联感叹才华如鲛人的眼泪化成的明珠被遗落在沧海之间,理想如烟雾消失在空间。尾联说理想破灭!不是今日才有追忆而是早就不胜惘然!
全诗辞藻华丽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中熔铸了一生的遭遇,充分表达了他凄凉的心境!意境幽美,悱恻动人,不由引人产生感情共鸣。
总之李商隐的诗词以其深刻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他的”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更是成了一句经典成语“为人作嫁”,语言精警,内涵深刻,非常值得诗人们借鉴和欣赏……
我这位曾经的老乡,晚唐时代的大诗人李商隐的故事如果认真讲起来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呢,感兴趣的网友都来说一说呗!?
其他网友回答
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李商隐这首代赠拟人之作,以女子口吻,写不能与意中人相会的愁思,表现得生动别致,另有一番情趣。“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暮月深沉,夜幕降临,一钩新月,数点寒星。有人举步走向楼头,想去张望意中人的身影。可是欲望还休,这念头蓦地一闪就熄灭了。那渴望见到意中人的念头,事实上是不能实现的。“玉梯横绝”意中人已被人为地阻隔,绝不可能来了。明知不能来,可热恋之心却下意识地驱使着她在默默地等待着。现实与梦想,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孤寂、惆怅、无以名状的心态;神不守舍,欲望还休的举止…这一切都通过“欲望休”三字,被细致入微地尽情传达了出来。诗人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凄清、含蓄、隽永的图画。这里有时间地点:黄昏楼上;社会现实:“玉梯横绝”,情人被阻;人物举止、心态:身不由已,欲望还休;自然环境:夜幕降临,一切都消融在如钩的残月笼罩下…这一特定情景,最能勾起人的离愁。对于不得团圆的情人来说,则愈显清冷、孤寂。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春寒料峭,气候逼人。以郁结不展的芭蕉喻君子,以芳心如结的丁香作女子自比。两人虽处异地,心却相通,都在为思念而陷入惆怅与痛苦之中。这里,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以物喻人。以物之愁,喻人之愁,使人之愁愈深;以人之愁观物,则物益被沉浸在愁思里。以眼前景物来衬托暗示人物内心,则愈显委婉含蓄、缠绵蕴藉。诗人在这里以眼前所见芭蕉、丁香、缺月等自然景物,用隐喻、象征手法,来抒发情思,看似信手拈来,合于生活真实,却又巧夺天工,使情景交融。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既耐人寻味而又含义深远的意境。
其他网友回答
九思堂笔记,品读经典,提升素养,回答问题,仅供参考。
我特别喜欢李商隐,因为他情诗写的极好,对他的诗词“上瘾”
李商隐义山是晚唐非常出色的诗人之一,文学造诣较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由此称呼可见文化界对他的认可和推崇。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写三人还真有点有意思的关联,三人属同一时期、三人诗词风格相近、三人在家族都排行十六,三个十六,因此他们的诗词被合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义山的情诗,妙思奇巧,缠绵而深彻,感人又清丽,有的甚至意境难以揣测琢磨。
他留下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先来分享一下:
最著名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思念如春蚕抽丝至死才休,痛苦似烛泪至燃尽方停,忍万般无尽无休的思念痛苦,表至死不变的坚毅爱情。李义山把“情”写到这种刻骨铭心的程度,在唐代没几人能比,也难怪主题为《无题》,什么题目都难以精准概括这首诗的“情”(全篇通读更能确切这一点)。
事实上,首联、颈联、尾联都是名句,整首诗就是首名诗。
还有名句如: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无题》诗,和没有准确题目的诗,共有近50首,可以说是李义山的独有、特色和标志。
我特别喜欢李商隐,因为他才华出众不张狂、仕途艰难不愤恨、平实不奸诈,贫困不谄媚
李义山自小家境清贫,但聪颖好学,“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并主动承担养家责任,很小就帮他人抄书挣钱。
有文化、有志向的青年都要走仕途的,李义山也一样,经多次努力终于24岁考取进士。27岁始,断断续续做过累积时间不长的县尉、校书郎等小官。
他仕途岁没有大起大落,但很不顺利,不是才能问题,也不是人品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没有深厚背景;二是做过朝官虽然也职位低微,但不会巴结谄媚;三是运气不好,这是主要原因。
老丈人是节度使,却被牵连拖进“牛李”派别之争,暂不授予官职,三年后,老丈人又去世了;他的老师令狐绹欣赏他,后来却因误解他而反目;李义山29岁因出色进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等到守孝期满回京,赏识他的宰相李德裕失势,李义山也受到排挤;节度使卢弘正邀请他任职并准备重用他,可一年以后卢去世了。您瞧瞧他这运气!
李义山39岁时,一向和美、恩爱的妻子去世了(他的许多情诗是为妻子而作)。后来辗转做过些小官,他心灰意懒、无心无力,消沉、抑郁,45岁病故。
李商隐的仕途挫折并不比大李杜少,他既不像李白那样狂放,也不像杜甫那样愤懑,最多也就发几句牢骚,更不会谄媚、狡诈。他更多的是隐忍、平和、自律。按现在话说是个“老实人”。
意犹未尽,再来品读他一首精华诗作
李商隐这一首可能大家平时不太熟悉,是他追忆亡妻、深情凄切之作: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他是在这荷花吗?不是,是在说他自己。
前两句:荷叶初生,爱情伊始,不久分离,愁苦离情不断;荷叶枯萎,爱妻去世,死别以至,凄苦悲情常在。生、恨、枯、成意人生变化无常;春、夏、秋意美好如此短暂。
后两句:深知只要生命还在,凄情离苦就会永远萦绕在心头;此情绵绵无绝期,恰如江水永不息。“怅望”、“水声”,怎么会看到水声?说明此时李义山视觉、听觉、思绪被情感扰乱了,应当是似望着江头水流、似听着江水声响、心中则是如江水翻滚、长流的思念和悲苦!
整诗:虽无大开大合,但情深至极、暗流汹涌;作者走心、苦心、倾心之作,让人读后惊心、痛心、虐心。
李商隐此作,理应冠绝唐代情诗,可称巅峰一品。
@九思堂笔记 一起谈论古典文化艺术
(图片来自网络,投诉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