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孩子偷钱怎么教育最有效?
优质回答:
孩子偷钱,说明孩子需要钱,也说明孩子不会使用和支配钱,此时家长不妨抓住这一机会,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也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钱和劳动之间的关系。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父母通过辛辛苦苦劳动挣来。要通过引导孩子做家务体验劳动的艰辛,体验挣钱的辛苦。起初,要让孩子明白,哪些家务是孩子在自己的年龄段里面必须自己承担的,比如2岁的孩子,必须自己收玩具、自己的鞋子自己放、用过的凳子要送回原位等等,而孩子5岁的时候,自己内衣的清洗、作为家庭成员帮助妈妈倒垃圾等等都是孩子能做的,这部分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生活能力,不用付费给孩子。
什么情况下付费呢?孩子帮父母做本来计划由父母来承担的家务工作,或者父母自己也不做,而是需要交给别人付费去完成的事情,比如洗车,父亲也不会自己去洗车,开出去洗一般要15-50元不等,孩子如果利用周末把车擦干净会得到一定的零用钱,又比如刚刚我提到的洗碗,如果家庭计划中本月洗碗的妈妈的工作,孩子来完成了,可以适当给一笔零用钱。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家务应对的费用都应该是父母和孩子提前约定好了的,得到双方认可的固定值,不能这周高兴给50,下次零钱不够了给2元。
其次,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给孩子体验和犯错的权利,6岁以上12岁以下的小朋友,可以定时定量的给他们零花钱,前提是约法三章:
一、孩子必须记账,有记录才便于总结;
二、孩子必须明白在哪些物品上他有购买的决定权,而哪些没有;
三、奖罚有度,坚持执行;
有人说,我们不能给孩子零花钱,其实不给反而是剥夺了孩子去学习使用和管理金钱的机会,这也是导致孩子偷钱的原因。当然,给太多也是不行,建议刚开始的时候,每周给一次,每周总结一次记账内容,之后可以逐渐拉长时间,每10天给一次,到每半个月给一次,每个月给一次,切记不要与孩子自己靠劳动挣得的零花钱混淆。
如果通过这些方式的教育后,孩子依然去偷钱,甚至去偷同学的钱,哪就是心理问题了,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发现孩子偷钱的事情,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以孩子还小、不懂事当做借口。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说是古时候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孩子,小孩刚会走路时一次拿了一个货郎的一个针,回家后母亲居然表扬他了一番。后来长得更大了就开始偷人家的玉米等作物,母亲知道后没有制止。再后来就偷贵重的物品,最终被官府抓到了,要秋后问斩。临斩前,他向监斩官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再吃一次母亲的奶”,监斩官同意了他的要求,岂料他竟然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说:“我小时候偷东西,母亲没有制止过,所以现在非常恨你。”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也值得我们深思,在德行方面,小时候的经历对长大后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发现孩子偷钱,怎么办呢?
1、切不可大惊小怪、过度反应,注意:重视是一回事,大惊小怪、过度反应是一回事。如果因为重视而过度反应,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2、更不可直接给孩子按上偷钱的名声。
3、要了解情况,问清楚为什么拿这些钱?拿的这些钱干什么用了?如果是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长没有满足,这个可以原谅;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家长就要严厉批评。
4、不管是不是合理的需求,都要明确告诉孩子:这些钱不是你的,你没有权利决定这些钱的用处。以后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家长,而不是自作主张。
5、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应该早做准备,在孩子稍大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年龄特点,零花钱可多可少,建议不能太多,太多容易养成乱花钱的毛病。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保管、自己掌握。同时明确告诉孩子,不可以私自拿家里的钱。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向家长提出。这样的话,让孩子有一个界限感,知道这些钱是我的,我可以自由掌握;那些钱不是我的,我不可以私自花掉。
我家两个孩子,从来没有拿过家里的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和妻子买菜回来,超市里找回的几毛几块的零钱,随手就放在茶几或者床头柜上,等到下次买菜的时候再拿,就是这些几毛几块的零钱,我家孩子也从来么有私自拿过。有时候,这些钱就作为零花钱给孩子了,凡是给他的,他都精心保管起来;没有给他,而是放在茶几上的钱,他从来不拿。后来,孩子大了,买菜回来再把这些钱作为零花钱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嗤之以鼻、根本不屑要这些钱 。
其他网友回答
对幼儿来说,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不要给孩子冠名“偷”的标签,跟孩子沟通时,要借用孔乙己的说法,问他是不是“拿了我的钱?”这样对孩子来说,心理伤害最小。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有这种尝试,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一样拿过?
当孩子出现或即使没有出现这种行为,东来麻麻都建议家长这样做:
一、及时了解拿钱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拿钱”行为产生背后的原因,也许家长误会孩子了,孩子只是觉得放在那里不合适,换一个地方而已。
也许是孩子需要钱来买什么东西又不敢跟爸爸妈妈要,所以导致的错误行为。
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再根据情况来解决。同时也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有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也需要我们自己挣钱、攒钱来慢慢买,不能直接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直接拿来呀!要慢慢实现!二、如何避免孩子出现不打招呼“拿钱的行为”1.定期给孩子一些零花钱。
零花钱不需要很多,5块、10块都可以。孩子需要买东西就自己用零花钱来买,如果金额很贵的,要跟爸爸妈妈沟通,商量后再决定是否买。
我们家给东来小哥哥是每周10元钱的零花钱来自由支配,他已经会自己攒钱了。2.让孩子用劳动来挣钱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务来挣钱,孩子自由选择做哪一项,比如洗碗一天5元,拖地一次3元。这样通过劳动让孩子来挣取零用钱。
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爸爸妈妈也是通过劳动换来的,让孩子自己体验劳动换取零花钱的乐趣与辛苦。我家东来小哥哥选择每天洗碗,他现在自己会简单计算,一般20天他就会要求我给他“开工资”。这样他又多了一笔零花钱,而且是自己劳动换取的零花钱,每次发工资都特别开心。
3.约定好其余情况的花销如何处理如果孩子想要某些贵的玩具或物品,家长不能孩子要了就给,要让孩子延迟满足。
约定好要求,达到要求后家长才可以给孩子买,这时不需要家长出全部资金,要适当引导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一起合资来买这个物品,我家东来小哥哥要电话手表,我们一起查了一下要500多元,让他自己出肯定不舍得,所以我建议他出200,剩下的妈妈来补齐。这样孩子很愿意也很开心。
最后,东来麻麻想说,孩子出现一些行为,背后都有一些原因。有时候这些原因在家长看来不是构成问题出现的原因,但是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想尽快取得他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去拿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多关注多引导,孩子才会正面发展。以上,是东来麻麻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了解孩子用钱的目的。
根据孩子的年龄情况,适实地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满足孩子的用钱需要。当孩子知道家长不能满足自己购买某物的需求之下,才会铤而走险私自拿钱。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想要购买的物品究竟是什么?有的可能是出于爱心想要给楼道下孤老一点食物;有的可能是想要购买自己没有拥有过的文具;有的可能是想要给自己的游戏账号充值。这些都需要家长加以小心辨认,以免误伤打压了孩子纯真一面。
其次,家长控制情绪。
切勿滥用偷这样的字眼,虽然行为的确属实,也属于不良行为,但我们不能直接过度夸大,只是强调这样私拿的行为是不好的做法,正确的做法为与父母商量是否可以得到一些金钱。
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这样的事情之后,将孩子的事情广而告之,等于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这样也不利于将孩子的行为矫正。严肃而冷静地与孩子交心交流,了解孩子用钱目的。
孩子的行为规范不能与金钱奖励作为直接的挂钩,但是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理财。可以与孩子商量决定每月有多少钱的生活费。教会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财物,投资和理财也正是输入教育信息的时候。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那种“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手段本身就是将自己和孩子放到了博弈的两段,并且去考验孩子的人性。这个很不好。不如坦然的告诉孩子,我们发现你拿了我们的钱了。这件事情很不好。拿钱要和爸妈说,如果零用钱不够花,一方面要自己学会安排好,另一方面真的不够要学会和爸妈说明。我觉得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学会对事不对人,阐明利弊不贴标签。这种事情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就事论事。至于其他,我觉得除了这个事情之外。孩子与父母共建零用钱的规则,双方要共同遵守,平等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