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谁家有道理?(在人性问题上,儒家都肯定人性善,而法家则认为人性恶)

网友提问: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谁的说法更有道理?

优质回答: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三字经》中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与专。”

孟子认为人有善的根,分别为仁、义、礼、智的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四善端”,“四善端”与身俱来,皆为性本善的表现。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其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在之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儒家法家关于人性论述皆有道理。人性先天性善,受社会环境影响,人性后天性恶。人性好比一张白纸,近赤者赤,近墨者黑。

综上所述,儒家认为人性本善的说法更切合实际,显得更有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任何说法都有背景,也就是缘起,也都有维度。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就人性本善与恶观点是完全的相反,两种对立的学说直接带来的治国之略就是仁治与法治的区别。

谁的说法更有道理,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看那种说法更具有生命力,更适合于广大人民群众就知道了。

善能化一切善,而恶只有更恶,也不能阻止善。所以,仁政最得民心,天下不是王者一人的,只是王暂时管理罢了。得天下者是民心所向,民为水,王为舟,顺民心者水载舟,逆民心者水覆舟。

在中国这个国度,礼仪之邦,中庸之道,还是儒家思想更具有生命力。

而法家思想也有优点,特殊时期对中国的历史也起了推动作用。当时局混乱时,确实需要更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止争息斗,这时就需要法家思想。当国家已经统一了,战争后的劳民伤财与百废待兴,确实需要儒家的仁政来治理。

所以,那种思想更有道理,只能说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历史时期,长久看还是眼前看。

但是,如果当年秦始皇能够把法家与儒家柔和起来,说不定秦朝还能多统治个两百年。

其他网友回答

不管人性善恶,这本就讲不清,但我知道一个好的制度可让恶人变善:坏的制度则可让善人变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