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太上皇都有谁?
优质回答:
中国古代的太上皇不少。由于中国古代是皇权制社会,一山不容二虎,皇帝只能有一个。因此,当一个人成为太上皇以后,也就意味着他必须把权力交出来。否则的话,他就破坏了皇权制度。
不过,中国古代却有很多太上皇,他们虽然当了太上皇,但是他们依然手中掌控着一定的权力。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当太上皇以后,依然掌控着权力的太上皇的排位。
第五名,周宣帝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是自己要求当太上皇的。后来,也正是因为他当了太上皇,因此把江山给丢掉了。
原本,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的带领下,南征北战,具有了统一中国的气象。但宇文赟明显就是“虎父犬子”,他既没有能力当皇帝,也没有心愿当皇帝。所以,当宇文邕去世,宇文赟当了皇帝以后,他觉得干朝廷那些事情非常不爽,因此只当了一年皇帝,他干脆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只有7岁的儿子周静帝宇文阐,自己当了太上皇。
宇文赟为什么想当太上皇呢?因为他要享受。所以他当了太上皇以后,就大肆的天下选秀,最终他搞出了空前绝后的五位皇后。然后,宇文赟就在皇宫里吃喝玩乐。
当然了,朝中的权力,事实上还掌控在他的手里,毕竟他的儿子才7岁,不可能掌权。但是,如果又让他来干朝廷中的事情,他当然不喜欢。所以,他就把权力交给了他的岳父杨坚,让杨坚帮他打理政务。事实上,权力就落到了杨坚的手里。
他当太上皇以后,仅过了两年时间,就把身子淘空去世了。他去世以后,杨坚很快就夺了他儿子的皇位,建立了隋朝。北周这个新兴的国家,也就这样成为了历史。
第四位,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本来是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权力的,但是由于金国大举入侵,宋徽宗一方面很怕死,另一方面又对金国入侵束手无策。于是,他就甩锅推责,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
不过宋徽宗虽然让位给了宋钦宗,但是他很快就后悔了。他觉得这个权力在自己手里,实在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丢掉了权力,确实很荒凉。于是,他就带着蔡京、童贯等一帮旧臣往南逃,准备在南边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与儿子宋钦宗分庭抗礼。
所以说,那时候虽然宋钦宗当了皇帝,但是宋徽宗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且他过去提拔前的那帮大臣们,还一直跟随着他。如果他最终一意孤行这么做的话,宋钦宗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好在宋徽宗最终醒悟过来,并没有在南方建立新的朝廷。同时,他也回到了开封。后来,他又和宋钦宗一起,被金国俘虏到了北方,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就死在了北方。
第三名,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当了太上皇后,本来是很悲惨的。他是在和瓦剌打仗的过程中,败给了瓦剌,并且被瓦剌拉去当了俘虏。瓦剌想通过他,从明朝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
明朝为了不受制于瓦剌,因此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说起来,这样的太上皇,应该是没有任何权力的。不过后来,他被瓦剌送了回来。当然了,就算是被送了回来,他也没有任何权力。他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之中。朱祁钰把南宫的门全部给堵死,把南宫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只留下一个小窗口,可以往里面送东西。
不过最终,朱祁镇在一帮投机大臣的拥戴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当了皇帝,从太上皇又变成了皇帝。因而,相对来说,朱祁镇的权力又得到了恢复,他算得上是一个逆袭的太上皇。
第二名,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也是主动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而且把皇位让给宋孝宗以后,他还当了20年的太上皇。
宋高宗在当这20年的太上皇期间,对宋孝宗其实一直都是有影响力的。宋孝宗的北伐战争,以及他后来发展国内经济的战争,由于都受到了宋高宗的大力限制,因此这两件事都没怎么干好。所以,最后搞得他自己都有些灰心丧气。当宋高宗去世以后,他也干脆把皇位禅让出去了。尽管他的儿子宋光宗有疯病,不太适合当皇帝。但是他依然不愿意留恋这个皇位了。他禅让出去以后,一心去给宋高宗守孝。由此可见,宋高宗对宋孝宗在精神上,有多么大的影响。
第一名,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很早的时候,就说他要把皇位禅让出去。当然了,他给自己规定了一个时间,就是干皇帝只干60年。乾隆皇帝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估计他都没有想过她会那么长寿,能够在干完60年以后依然还活着。
满60年后,乾隆皇帝自己说过的话,肯定要自己兑现,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把皇位禅让出去。
但作为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把皇位禅让出去,怎么操作呢?
乾隆的做法,就是只把“皇帝”这个名字让出去,其他一切都不变。朝中的大小事情,都由他来决策。他依然住在乾清宫,不愿意挪位置,连发行的钱币、使用的年号,都还留下了他的影子。
嘉庆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一切他都不能够做主。乾隆说什么,他就只能听什么。甚至连表情都必须和乾隆保持一致,乾隆笑的时候他才笑,乾隆发怒的时候,他也才跟着发怒。
可以说,乾隆当了三年太上皇,其权力就是一个真正的皇,而不是太上皇。要评价历史上哪一个人,把太上皇的权力当到了最大,显然非乾隆莫属。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的爹,其实就是个特别的太上皇。
当然,他的太上皇是他儿子刘邦当上皇帝后水涨船高自然形成的。在这之前,刘太公有哪些方面是厉害的呢?
有一个风雨交加的恶劣天,太公在家里找太婆,但没有找着,他担心太婆的安全,就找到了村外的责任地里。秦国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劳动人民必须守业贡献,积极生产,自动缴纳地租赋税,所以劳动人民有干不完的事。所以刘太公一家在秦昭襄王时期的任务非常繁重,一年到头也得不到休息。太公想太平一定在地里劳动,他找到地里,在一棵大树下,看到一条蛇把太婆压住,似乎要把太婆吃了。太公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他抓了一根木棒去救老婆。刚刚一举木棒,那条蛇突然不见了。太公也顾不上许多,扶起老婆就走了。这说明刘太公的胆子大,爱老婆。
刘太公的几个儿子中,太公最拿刘邦无法。刘邦小时候是个三不人士:不张、不理、不听话。刘邦从不干庄稼,被太公提着扫把打过几回,但是,一回也没有打着,刘邦跑得太快了。没有追上不等于不挨骂,刘邦当然被骂油皮了, 在这件事上,刘邦的面皮比城墙还厚。
刘邦长大了点,喜欢到处跑。他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粉丝,他可能骗了太公的钱,要去参加粉丝大会。但是,行装准备好了,偶像信陵君却酒色过度死了。刘邦与信陵的门客张耳成了朋友。
刘邦就请张耳兄弟来玩,他们东游西荡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就到哥哥家蹭饭。秦国治下的劳动人民生活特别艰苦,哥哥一家过得紧巴巴的。哥哥倒没有话说,嫂嫂就不堪其烦。一看到刘邦和他的朋友们来了,就把锅敲得震天响。刘邦在朋友们面前,脸上下不来,非常难堪。他们再也不来了。刘邦记恨嫂嫂许多年。
刘太公觉得刘邦这样下去实在不行,就找了点钱,打通关节,替刘邦找了个基层干部——亭长来当。希望有个工作把刘邦绊住。但是,刘邦有了这个工作,对于他来说,就是如鱼得水了,跑得更勤快了。
他交了许多朋友。又违法同曹氏同居,同居之后,还抱了个孙子让太公带。太公可能提着扫把把刘邦追了几里路,因为这是犯了秦国之“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这条律令的。但是,刘邦就是知法犯法,不怕罪加一等。
刘邦碰上江湖人士吕公后大言一出,惊呆了吕公,吕公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小两口子在一起生了异对儿女。加上黑娃刘肥,吕雉要带三个娃,太公当然会帮助儿媳妇操持家务的。刘邦在外,家里就是太公和吕雉在照看。
刘邦犯事后,吕雉也受牵连。这时就是太公在家照看几个孙儿孙女,还要替儿子儿媳妇送饭。
刘邦造反时,太公和吕雉留在家里躲避秦朝官吏追捕,三年反秦的风雨里,他们过着胆战心惊的时候,把刘盈都吓得胆子小了许多。
彭城大战,吕后和太公被项羽俘虏。项羽养了他们好几年。
刘太公在危险的环境里生存下来,意志力应该是非常强大的。
刘邦当皇帝后,刘家的大大小小非王即侯,刘邦的父亲自然就是太上皇了,简称太公。
刘邦把几乎所有的儿子,侄儿,哥哥,弟弟嫂嫂等等,等等都封了。皇帝就是不封刘伯的儿子和他的母亲。太公看不下去了,就提醒皇帝说如此如此。皇帝说,这不是朕忘记了他们一家。是当初,我饿得很,去他家,嫂嫂把锅头敲得震天响,什么意思嘛?既然太公你老人说了,就封把,侄儿刘信就是羹颉侯。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这件事让刘邦很不爽。但是刘邦怕人说他小心眼 还是封了侄儿刘信。刘邦觉得老爹是不是想当家做主了?
于是刘邦的左右久建议把太给安置这栎阳。以乐晚年。
汉朝是意孝治天下的。所以刘邦要替天下人做榜样。他差不多是要去拜见父亲大人的。儿子拜老子天经地义。但是太公再牛掰,他也是臣,刘邦再是儿子,人家说皇帝。这不是鞋子与帽子颠倒过来了吗?
太公的管家就对太公说了,太公呀,你是臣子,你儿子是皇帝,哪有皇帝拜臣子的,你这种乱了朝廷制度嘛!
太公益听 对呀?皇帝来拜自己,自己不能接受了。有一天皇帝看见他父亲提着扫把站在院子门口,过去的阴影突然呈现,皇帝吃了异惊,以为又要挨打。连忙过去问哪里错了,刘邦刚刚要问,太公倒跪下了,纳头就拜皇帝。刘邦又吃了异惊,把太公拉起。太公说,皇帝在上 父亲在是父亲也是臣子。臣子不能让皇帝坏了国家法度嘛!
刘邦大为感动 。为了避免这些尴尬,皇帝刘邦就少有来了。
刘邦召集父老乡亲聚会,大家一起喝得二麻二麻地,皇帝突然唱歌跳舞,然后对他父亲说,当初你就是天天骂我没有哥哥们勤快,成就的事业没有哥哥们大,现在如何?
大家都笑 。太公也一笑了之,回长安后,直接到了栎阳,深居简出,不想在儿子面前晃来晃去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
1、前221年,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废除谥号,尊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而他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2、前201年,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后,其父刘太公刘煓要给他朝拜,有人告太公以“天无二日”,太公不能给皇帝朝拜,汉高祖因此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前197年,刘太公在栎阳宫去世。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成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3、301年,西晋八王之乱起,赵王司马伦控制政府后更篡位自立,惠帝司马衷被尊为太上皇。实际上司马伦为惠帝的叔祖父。同年,司马伦败死,惠帝复位。
4、399年,后凉王吕光病重后,似为避免诸子争位,故先传位于嫡子吕绍,自己做太上皇。不久吕光去世,吕绍继位。后吕绍庶兄吕纂谋反,吕绍因此自杀。
5、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喜爱黄老和玄学思想,对权力及富贵非常淡泊,故禅位于太子拓跋宏(即后来的孝文帝)。但当时拓跋宏只是5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献文帝和太皇太后冯氏。476年,太皇太后为报复情夫被献文帝所杀之仇,派人暗杀了献文帝。
6、565年,北齐臣属祖珽、和士开欲施恩于太子高纬母子以求长久富贵,遂以追求尊贵为由怂恿武成帝高湛传位给太子。时太子高纬仍是9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成帝,直到568年成帝去世。
7、577年,北周大举进攻,北齐灭亡在即;北齐后主高纬传位于太子高恒,而自任太上皇帝。传位后20日,高纬命高恒再传位于任城王高湝,而自己被尊为“无上皇”;诏书尚未送达高湝,4日后高纬已被北周军所擒,北齐亡。
8、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纵情声色,骄傲自矜,故传位于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当时宇文阐尚是7岁儿童,故大权仍在宣帝之手。但他仍荒淫无道,不理政事,于传位后次年去世。
9、617年,隋末大乱,李渊攻入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恭帝,并遥尊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炀帝杨广为太上皇。因天下大乱,道路阻隔,实际上炀帝很可能并不知道他被尊为太上皇,故在江都还是以皇帝身分颁发号令。618年,炀帝在军变时被宇文化及等所弑。
10、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失势,不得已传位于唐太宗李世民。传位之后即不接触任何政事,于635年去世,即当了9年太上皇。
11、705年,神龙革命以后,大周女皇武则天失势,不得已传位于儿子唐睿宗李旦。李唐王朝复辟,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实际上就是并无实权的太上皇。当时武则天已疾病缠身,传位当年就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
12、712年,唐睿宗李旦在位时,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立,睿宗本来也无心帝位,故传位给李隆基,即唐玄宗。睿宗一开始还掌握部分决策权力,当713年玄宗在政争中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后,其权即完全释出,于716年在大明宫百福殿去世。
13、756年,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与皇室成员一同西逃。马嵬驿赐死杨贵妃后,玄宗逃向蜀中(今四川);太子李亨奔灵武(今属宁夏),并于该地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将已失人心的玄宗权力基础架空。玄宗只能追认肃宗的即位,还都长安后,于762年在西内神龙殿去世。
14、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后积极改革时弊,惟因侵害宦官利益,不久又中风,因此被宦官所逼,让位于太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顺宗于传位后次年病逝,一说为宦官所杀。
15、900年,唐昭宗李晔从流亡华州(今陕西华县)返回京城长安后,个性大变,喜怒无常。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为求自保,故拥立太子李裕,李晔被幽禁并尊为太上皇。901年,孙德昭等人杀刘季述、王仲先等,迎昭宗复位,李裕被改封为德王。
16、1125年,金灭辽后南侵,宋徽宗赵佶为息金国之兵,下诏传位太子赵桓(即宋钦宗),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5日后再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徽宗传位后曾一度后悔。金兵第一次南下时,他避往江南,谣传将复辟,后回汴京。1127年金兵二度南下攻陷汴京,徽宗与钦宗父子俩被金国掳往北方并废为庶人,是为靖康之变。不过徽宗还是继续被逃亡江南的另一子、南宋高宗赵构遥尊为太上皇,直到他去世为止。
17、1162年,宋高宗赵构一生波折起伏,身系宋朝皇室唯一血脉30余年,在位许久已厌倦政事,且收养的皇子赵眘年纪已大,故传位于他,即宋孝宗。高宗退位后,还是有一定的权力,加以孝宗相当孝顺,故高宗在世期间二人关系和睦,直到1187年高宗去世。
18、1189年,宋高宗去世后,宋孝宗亦倦于政事,故传位于太子赵惇,即宋光宗。即位的光宗由于皇后李凤娘的挑拨,与孝宗不和,一直不去探望父亲,直到他1194年去世。
19、1194年,因宋光宗与宋孝宗不和,又受到皇后李凤娘的影响,长期不去探望孝宗,直到病重去世及丧礼都是这样,故孝宗丧礼后不久,在太皇太后授意下,赵汝愚及韩侂胄迎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即宋宁宗),并逼迫光宗退位,尊其为太上皇。1200年,光宗去世。
20、1211年,屈出律是辽国乃蛮大阳汗之子;乃蛮为成吉思汗灭后,屈出律逃至西辽,西辽帝耶律直鲁古将公主嫁给他,但屈出律却背叛岳父直鲁古,发兵擒之,奉其为太上皇,直到1213年直鲁古去世。
21、1224年,西夏神宗李遵顼自号上皇,传位于子李德旺(即献宗)。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1226年,神宗去世。
22、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为瓦剌所俘。同年,其弟、郕王朱祁钰即帝位,是为代宗(景帝),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帝。次年,英宗为瓦剌送回,被代宗幽禁于南宫。1457年,代宗病重之际,被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护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23、1795年,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为了不超过其祖父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的历史最高纪录,故传位于太子爱新觉罗·颙琰(即清仁宗嘉庆帝)。传位后仍掌握实权,直到1799年去世。他是最后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