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的历史和现状(邵氏发展史)

网友提问:

邵氏是如何由辉煌走向没落的?

优质回答:

邵氏电影的创始人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了

说起邵氏电影公司的衰落原因有三点:1、公司制片制度落后。2、公司领导人不再那么关注电影这一块了。3、错误的海外投资。4异军突起。下面就让我来仔细讲讲邵氏这几点衰落的原因。

首先,邵氏电影公司是一个成立了几十年的电影大公司。几十年 = 会有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积重难返;大 =不用心难以顾及到诸多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80年代刚刚开始,邵氏电影的高层就将目光由电影投向电视剧。因为那个时候,邵氏电影的财报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恰好公司在经营TVB的时候也赚取了很大利润,所以就渐渐减少对电影的投资了。

其二,邵氏几十年不变的制片制度,早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导致邵氏很难再拍出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的电影了。加上不合理的演员选拔,导致很多优秀演员出走邵氏,另立门户。而这些演员后来很多都成了邵氏强有力的对手。比如邹文怀、李小龙和许冠文等。这都是在后来在香港影坛影响力巨大的演员和导演,可是他们都曾被邵氏拒之门外。不过,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被邵氏接纳了,在邵氏僵硬的制度下,他们也许就难以取得后来的成就了。

加上徐克、黄百鸣、麦嘉等人的崛起,使得香港影坛形成了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的局面。

最致命的是,因为香港本地的票房一蹶不振,邵氏高层将目光投向了投向了国际市场。邵氏电影公司在80年代开始进军好莱坞。公司投资了《地球浩劫》、《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大片,结果票房都不理想,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的局面。这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决策正确,邵氏电影公司也许可以成为像华纳兄弟这样的百年电影公司。可惜再也没有如果了,错过时代机遇的邵氏电影业只能渐渐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了

其他网友回答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邵氏电影得传奇与没落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来说,香港电影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经典话题,童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将那些经典影片带到你面前,不过在我童年时期多数都已经是嘉禾的影片,对于邵氏的理解,多数都已经是大学之后,忘不掉对于邵氏的那份执念,才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注。

邵氏影业在香港电影的历史上,其实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存在,首先不否然其在香港电影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业,但是也不得承认,正是因为邵氏时期就打定的对于商业效益的过度追求所种下的恶果。

鉴于题主的问题主要以邵氏电影的衰落为主,早于之前年代就不过多细表了。

邵氏兄弟影业,兄弟四个人,最早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业,1926年曾下南洋(如今的东南亚)创业。也有一说是因为天一影业在上海势头过猛,导致上海五大电影公司合力围剿,阻断了天一影业的发行渠道,不得不败退南洋

当时的邵氏兄弟,在南洋以收购不起眼的乡镇小剧院起家,逐渐打出名头,鼎盛时期拥有110家影院,在南洋地区有着十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这个时候因为影院每年需要的五百多部电影,仅凭买片已经无法满足,所以邵氏兄弟开始在香港投资制片业务,当时的邵氏公司还是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兄弟影视公司(SB)而是邵氏父子公司,由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负责。

后来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旗下的影院因为战火多有收到波及,导致邵氏影业再一次受到重创。

1957年,邵逸夫因不满二哥邵邨人的作为,与三哥邵仁枚回到香港重整旗鼓,接管了制片业务,以稳定片源,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管制片业务邵氏帝国的辉煌也是从这个时候正式揭开了序幕。

邵氏成立的初期,最大的对手是由陆运涛主持的“电懋”。当时的香港影坛有三大势力,邵氏,电懋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陆运涛的个人经历与邵氏兄弟相似,原本在南洋从事院线管理,早对方两年登陆香港,曾赴美留学的陆运涛学习当时的好莱坞经验,一度让邵逸夫在香港寸步难行,在清水湾别墅请客吃饭,别提当时的大牌明显,连二三线的都很少到场。

在此基础上,邵逸夫鉴于此前的游乐场经验,提出邵氏必须要“大”:要建大厂、拍大片、挣大钱。斥资在清水湾买下6万多平米的地皮,直接从美国重金购买设备,建造邵氏影城,朝着打造东方好莱坞的目标前行。

1959年,邵邨人因为被弟弟排挤出走,心有不甘,勒令自己的次子邵维瑛退出邵氏兄弟,顿时让邵逸夫感到捉襟见肘,也就是在这一年,记者出身的邹文怀加入邵氏兄弟担任宣传主任,成为邵逸夫的得力助手。

其实在这个时期,电懋出品的影片质量上往往是胜于邵氏营业的,可惜一个意外让这场激烈的竞争戛然而止,也进一步的推动了邵氏的一家独大。

1964年,第十一届亚洲迎战在台北举行,陆运涛与多名高管在乘坐飞机的途中,因某事件导致飞机坠毁,陆运涛夫妇及多名高管全部逝世,电懋公司元气大伤,逐渐退出了历史争斗的舞台。

随后邵氏步入巅峰,一家独大,而邵氏走向没落的隐患也已经埋在这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之中。

过于僵化的制片制度,错失电影人才

邵逸夫早年从事过摄影师,18岁入行,经常在影院与观众交流,在对于观众口味把控这一块有着自己独特的新特,因此邵逸夫对于剧本的整体审核十分严格,类型把控也很精准,那个年代的邵氏旗下包含黄梅调、风月片、宫廷片、武侠片、喜剧片等各种类型的影片都曾风云一时。

其次,邵逸夫建立了十分明确的明星包装制作,旗下一线明星多为俊男美女,极度迎合市场,受人追捧。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星只是邵氏的员工,工资固定,福利固定,人前光芒四射,人后集体宿舍,明星尚且如此,更别提导演、制片、道具、武行、编剧等职业了。

这样的严格把控之下,拍摄效率极高,却让员工苦不堪言,胡金铨,李翰祥等知名导演都曾因此离开邵氏,出走台湾。

当年狄龙过气之后,立马被邵氏扫地出门,也是着实令人唏嘘。

也正是因为这样僵化的制片制度,导致李小龙回港发展的时候,邵逸夫只愿意为其开出2000美元的片头,并且要求对方跟其他演员一样签长约,就此邵逸夫与李小龙擦肩而过。

同时,不久之后,许冠文带着自己的剧本《鬼马双星》希望能够与邵逸夫平分影片利润,也被其断然拒绝,导致许氏兄弟离开邵氏,成立自己的许氏兄弟电影公司,邵逸夫又一次错过了一代冷面笑匠,许冠文。

独断专行的管理制度

在公司管理上,邵逸夫走的是东方式的家族管理,家族独自经营,盈亏自负,不愿放权,一直坚持将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邹文怀在邵氏多年,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职位一直限于宣传主任与制片经历,最高时任副总经理。

在此期间,总经理几度换人,就算不掌实权,也始终压在邹文怀身上,这样的情况对于邹文怀来说也十分郁闷,在这样的家族企业之中,他看不到更进一步的希望。

1969年,邵逸夫将自己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带到邵氏,执掌采购和财务大权。

1970年,邵氏影业如日中天,邹文怀携何冠昌、梁风等骨干成员离开邵氏,成立嘉禾影业。

邹文怀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

错开初期的不顺,邹文怀先是为李小龙开出7500美金的高额片酬,又多次向其展示自己的诚意,最终打动李小龙,加盟嘉禾的李小龙,一部《唐山大兄》轰动全港,此时的邵氏全靠李翰祥回归后的风月片与其一争高下,只可惜1973年,李小龙李小龙溘然辞世。

不过此时,恰逢许冠文出走邵氏,投入嘉禾的怀抱,拍摄喜剧《鬼马双星》,1974年上映后再一次打破票房记录,随后一直到1981年,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创作的《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等电影,全部夺得票房大卖,风头一时无人能及。

此时的邵氏已经无人可以与许冠文抗衡,邵氏的地位已经逐渐被嘉禾所取代。

转型电视,彻底结束

70年代之后,随着东南亚对本土电影保护壁垒的逐渐严厉,邵氏曾经最为倚重的东南亚市场好景不在。

进入80年代之后,邵氏的工作注意力逐渐转向电视领域,香港无线电视台佳作不断,收视率节节攀升,也进一步加深了邵逸夫退出电影界的决心。

同期,邵逸夫投资了好莱坞的《银翼杀手》,只可惜此片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打击,导致邵氏公司雪上加霜。

已经不再挣钱的电影,成为了邵氏手中的烫手山芋,急于丢掉。

1986年,邵氏的清水湾片场变成了无线电视剧的主要外景地。

一年后,笑傲影坛30年的邵氏影业正式停产,在影坛的存在痕迹变成了方逸华负责的大都会公司。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口号,也终于随着时代所终结。

其他网友回答

不叫没落,而是中流勇退。他培养了无数香港明星,难道不是星妈吗?

其他网友回答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北上香港。当时,邵氏兄弟早已在影视圈声名远扬。早在1925年,兄弟四人就凭借雄厚的家产,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老大邵醉翁自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任会计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给哥哥们帮忙。在兄弟的合力经营下,“天一”一度成为旧上海的三大电影公司之一,又将事业发展到香港、广州,乃至东南亚,成为一家名扬海外的跨国公司。

影视业发展的潮流渐渐淹没邵氏,50年代到70年代,大陆及亚洲的很多国家的优秀电影是香港输入进去的,邵氏也在邵逸夫的带领下把邵氏电影推向高潮。然而,八十年代开始各大电影公司的崛起,例如嘉禾,以及时代的进步,让偏居一隅的邵氏的电影风格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邵氏几十年不变的制片制度,早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导致邵氏很难再拍出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的电影了。加上不合理的演员选拔,导致很多优秀演员出走邵氏,另立门户。而这些演员后来很多都成了邵氏强有力的对手。比如邹文怀、李小龙和许冠文等。这都是在后来在香港影坛影响力巨大的演员和导演,可是他们都曾被邵氏拒之门外。不过,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被邵氏接纳了,在邵氏僵硬的制度下,他们也许就难以取得后来的成就了。

邵氏集团的内部原因,外部在快速发展,而邵氏的内部制片制度故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一些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自立门户,以及邵氏的精神领袖已经慢慢老去,特别是在80年之代后邵氏把注意力转向电视领域,无暇顾及电影领域,但电视又没有能给邵氏带向辉煌,所以邵氏跟随邵氏电影的没落而慢慢走向没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