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样比较赏析白居易的《暮江吟》与张继的《枫桥夜泊》?
优质回答:
应邀简答: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写夜晚画面。不同点是写这个画面的心情各有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
先谢谢题主邀请答问!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首诗是白居易主动要求离开京城,乘船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
诗人选取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一半江水闪动着红光,另一半江水则显得更加碧绿。诗人善于炼字,一个”铺″字,不仅形象地展示出夕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平线的情状,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这种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令人陶醉,把那种喜悦之情寄寓于景物描写之中。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降落清凉的露水,恰似圆润的珍珠;一弯新月升起,恰似一张精巧的弓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上,露珠映射着月光的清辉。而第三句既点明时间,又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诗人通过”露”与”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也直接抒情,将全的感情推向高潮。
这首描写暮色秋江美景,清新可爱的小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张继的《枫桥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受过程。”霜满天″的描写虽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不在天而在地,但深夜舟中那种侵肌寒意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
诗人接着写江枫、渔火、孤舟客子愁眠。”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和联想,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的印象。”对愁眠″,写一个泊舟枫桥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清愁,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静夜里,不远处,从寒山寺传来一阵阵幽远而宏亮的钟声。”客船”羁旅之人本已有深重的愁绪,在漂泊的时空里胜寒意,此时更觉得自己的愁意与钟声遥相应和,萦绕于江天之间,盘旋不去。
此诗用白描手法,巧妙地把夜泊枫桥景物的远迈、明暗层次和谐地排列,而且将形象、色彩、声音浑然融为一体,形成一首意境清远、情趣隽永的好诗。
其他网友回答
#泛文化写作营#
怎样比较赏析白居易的《暮江吟》和张继的《枫桥夜泊》?
这个问题寥寥数语,貌似简单,实则不然,牵涉到唐代两位著名诗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创作风格和表达技巧等要素,当谨慎待之。《暮江吟》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既有相同之处,都是记事(咏怀)类七言绝句,又旨趣不同,在审美、意境以及情致上都有明显差异。下面将从作者背景、字词品味、画面欣赏、景物描述、意境探求和情感体味等诸方面作一分析。一、诗人白居易和张继
同是唐代诗人,但张继是白居易的前辈,当白居易约7岁还是幼儿时,张继病逝于盐铁判官任上。但有趣的是,他们都曾在江西为官,张继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盐铁判官,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
张继(生卒年不详,约公元715年—约公元779年),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二年(公元公元753年)进士。
张继诗歌特点为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而让他名垂千古的诗就是《枫桥夜泊》。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生于河南新郑。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进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与元稹(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白居易河南老乡)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诗魔”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相对于张继来说,白居易虽是后生晚辈,但其总体艺术成就要高于张继,因此张继相较于白居易的“存在感”又低很多。不过,在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远远“红”过于白居易的《暮江吟》。
二、《暮江吟》和《枫桥夜泊》创作背景
1、白居易《暮江吟》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党争混乱,朝政复杂,诗人白居易痛心疾首,无奈自求外任。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因扫尽雾霾心情愉快,目睹红日西沉又新月东升,随口吟哦,即成佳句。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张继《枫桥夜泊》创作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一月,唐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反朝,发动背叛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这年秋天,张继亦逃往苏州避祸,在泊舟苏州城外枫桥的夜晚,被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意味隽远的传世之作。这首诗语言明快,意象活跃,意境凄清,情感丰盈,极具画面感。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暮江吟》和《枫桥夜泊》比较赏析
《暮江吟》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景咏怀的上乘之作,但在景致赏览、意境探求和情感体味上又有稍许不同。
1、先谈谈《暮江吟》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在《暮江吟》中,白居易别出心裁,妙绝构思,提取“夕阳西沉、晚霞映江”和“弯月初升、露珠晶莹”两幅幽美的画面予以刻画,景象绚丽,夜色蒙眬,自然界的化境和内心的幻象水乳交融,极尽个性色彩,把远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烦恼去之九霄云外,心绪释放之后的轻松愉悦之情跃然纸上。
白居易是诗坛巨擘,驾驭景色描绘与抒怀咏志之间的“文脉”链接和意象切换的功夫甚是了得,能娴熟使用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所以此诗能传颂千年。
2、再聊聊《枫桥夜泊》
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对字词品味、景物描写详加阐释,仅对意境的妙处进行描摹体味。
在《枫桥夜泊》中,诗人张继更是妙思喷涌,连用落月、乌啼、霜气、江枫、渔火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凄清而又壮美的意境,使得全诗如一幅美轮美奂的三水写意图,且借着这些意象黏连一个“愁”字,让整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愁”,把饱经乱离、羁旅漂泊的孤苦凄清意境臻于化境。
试想,泛舟异乡的江上,面对明月下沉,枫叶摇曳,渔火闪明,倾听乌鸦啼叫,钟声悠扬,一下子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凄冷心境点染得感怀不已。在诗中,张继用密集的意象来表现凝重的意境,用疏宕的意象来表现空灵清远的意境,书法美学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说,亦比较到位的评鉴此诗技法的高妙。
总而言之,《暮江吟》和《枫桥夜泊》两首诗的作者年代相近,创作背景类似,都是记事(咏怀)类诗歌的上乘之作。
我是阮军发,做过教师,当过记者,痴迷文字以及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但总不揣浅薄,喜欢写点东西乐己娱人。请条友、方家不吝赐教。
声明:部分史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怎样比较欣赏白居易的《暮江行》与张继的《枫桥夜泊》?
结合作者当时创作的背景以及诗句的意境,我们可以体会到,两首诗所反映出的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先看《暮江吟》: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再来看《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其他网友回答
张继那首更有韵味,惆帐失落,哀而不伤,情景交融,真是唐诗最有代表性的佳作。国际影响极大,比如日本选进小学教材,已经是名声远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