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中心医院病房里,驻阿克苏新疆军区某红军团政委王英涛郑重地将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交到“时代楷模”张富清手中。
照片中,一位年轻的军官意气风发,张富清拿着照片默默地盯着,不一会眼眶湿润起来。他用颤抖地声音说:“我一直想再见一面指导员肖友恩,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一辈子没有忘记他的教导:永远跟党走。”
“能见一面入党介绍人就好了”
今年5月底,王英涛第二次到来凤县看望张富清,并向老英雄汇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该团组织开展“寻找359旅老兵”活动,希望在全国各地找到更多359旅的老兵,将他们的故事写进团史,保存在团史纪念馆,更好地弘扬革命先烈精神。
“过去的时间太久远了,很多老部队的人都记不清了,但是我始终记得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是连队指导员肖友恩,要是有生之年能见他一面就好了。”张富清对王英涛说。
战争年代,张富清被反动派抓了壮丁并关押成为杂役,亲身经历了反动派的种种暴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张富清被“解放”,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我从小就知道解放军,他们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要是用了群众的东西一定按时归还,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在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张富清说。
从此,指导员肖友恩经常在思想上为张富清答疑解惑,在生活中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连队每次执行任务,像指导员这样的共产党员都是冲锋在前、敢打硬拼的钢铁战士。在他们的感召下,我勇敢地报名加入了突击队,成为冲锋在前的突击队员。”张富清说。
入伍4个月时间里,不怕死、不怕累的张富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炮火洗礼,他作战英勇,几乎每次参加战役都主动要求当突击队员,也因此获得不少战功。
张富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后经肖友恩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7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肖指导员,他是我革命生涯的领路人。我想见到他,要是他不在了,能有一张照片也好。”张富清说。
“希望他看到照片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得知张富清对入党介绍人肖友恩念念不忘,王英涛心中萌发了一个想法,他想找到肖友恩或者他的家人,实现张富清的心愿。
王英涛说:“我第一时间联系部队官兵,让官兵们在团史中寻找肖友恩的信息。帮助老英雄张富清完成心愿成为全团官兵的使命,官兵们发现肖友恩的资料在团史中有记载,而且有照片复印件,但因时间久远,找到肖友恩本人并不容易。”
团史中记载:肖友恩是原718团2营6连指导员,1955年就地转业到兵团第一师工作,这之后就没有关于肖友恩的任何记录。王英涛便通过网络力量寻找,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寻找359旅718团老战友肖友恩的信息。“三五九旅精神研究所所长任新农看到信息后提醒我们,肖友恩曾在塔里木大学工作过,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和塔里木大学应该能找到肖友恩的信息。”王英涛说。
官兵们立即赶往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和塔里木大学档案馆查找资料。随着一张张珍贵的资料被找到,肖友恩的信息逐渐清晰,可他现在具体生活在何处还不明了。
正当官兵们一筹莫展时,一个电话给此次寻人一事画上了句号。“一个战士辗转告诉我,肖友恩是他家亲戚,几年前去世了,他80岁的女儿肖晋还生活在阿克苏市。得知这个消息,我们赶紧联系,前往家中拜访。”王英涛说。
肖晋家里保存着一本记录家庭生活的影集,影集中贴着父母年轻时的军装照,虽然照片已经泛黄,但是看起来依然清晰。她不停地抚摸着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对官兵们说:“这是我父母仅存的两张照片了,保存好它们,就是保存好我家的历史。”
聊天中,王英涛缓缓地说出了张富清的心愿:“见一见入党介绍人,感谢党组织的培养。”
“70多年过去了,张富清还记着我爸爸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他们都是一辈子坚定信心跟党走的优秀共产党员。希望他看到照片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保重好身体。”肖晋说。
官兵们前往来凤县的前一天,肖晋认真地做了一个纸袋,将父亲肖友恩的照片装好,在封面上写下:“张富清叔叔,我将父亲的照片赠予您,希望您健康长寿,全家安康!”
“永远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6月15日,驻阿克苏新疆军区某红军团政委王英涛把肖友恩照片递给病床上的张富清。
6月15日,王英涛将肖友恩的照片郑重地递到张富清手中。
张富清1954年12月从部队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工作,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肖友恩。虽然拿着老战友的照片,但他已经认不出照片上年轻的肖友恩了。儿子张健全贴在他耳边说:“这是肖友恩,是你的指导员,你的入党介绍人,他现在已经过世了。”
张富清迟疑了一下,眼里充满泪花,轻声说着:“哦!”手中紧紧捏着照片。
从张富清的眼神中,我们感受到他的遗憾,可是他依旧微微一笑。“我父亲爱笑,他总是用笑掩饰情绪,我知道他记不清多少老部队的人,但入党介绍人是他牢牢记住的。”张建全说。
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先后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1954年12月,张富清从文化速成学校毕业后有多种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者回陕西老家,可是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决定响应党的号召,去鄂西山区最偏远、最贫困的来凤县。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再也没回过老家,也没机会探望老战友。
“我是共产党员,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战场上死都不怕,苦点怕什么!”谈及当年的决定,张富清至今依然态度坚定。
在来凤县工作时,张富清始终保持军人姿态,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最贫困的高洞地区工作。高洞地区山高路陡,张富清一年到头带着村民修路。
驻阿克苏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官兵学习张富清的事迹后,纷纷写下书信、拍摄下训练立功照片交给王英涛,希望将这些书信和照片转交给张富清。该团2营6连指导员周巍说:“老英雄张富清参加战斗时冲锋在前,到基层工作时为党分忧、为人民谋幸福,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王英涛离开病房前,张富清一手拿着官兵们写的书信,一手抚摸着肖友恩的照片后,擦拭眼角的泪花,微笑着回敬军礼。他说:“我心里是满满的知足和感恩。战争年代,我的战友一个个牺牲了,他们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国家的命,我有什么脸面显摆自己?只能牢记当年的入党誓言,一辈子不忘初心,永远坚定不移地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