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官场上有哪些职位很平凡但是是肥差?
优质回答:
古代官场所谓的“肥差”,其实就是在权力体系中攫取“非正当利益”的能力,进而言之,就是权力体系自身所存在的“制度性漏洞”。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的官场,在五种情况下,一些看上去很低很平凡的职位其实都“暗藏玄机”,最容易出现“小官巨贪”的情况——
一、能够接触到钱的地方,监守自盗很容易
范例:仓场书吏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粮食是第一“硬通货”。而遍布全国各地的储粮“官仓”就相当于“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库”,地位非常之重要。
面对巨大的财富资源,仓场书吏,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位,就成了“油水”丰厚的肥差。
仓场书吏获取不义之财的方式,主要是上下其手、监守自盗。一方面,在古代的大多数时间里,农民都是以粮食实物来缴纳各种赋税,这就给了仓场书吏们大量的“机会”,比如在明代,他们发明了所谓的“淋尖踢斛”。就是说官府用十斗之“斛”来称百姓所交之粮,书吏要求斛必须装满压实而且要“冒尖”,然后再狠狠踢上一脚,洒下来的粮食就被“贪污”了,百姓还得再次填满官斛才能过关。
顾炎武在《钱粮论下》中形容:”使改而徵粟米,其无淋尖踢斛,巧取於民之术乎?”亦省作” 淋踢 “。
除此之外,仓场书吏还负责为百姓所交的粮食“定品定级”,这里面的人为因素就更大了,很多百姓为了定上更高的品级,不得不行贿书吏。而书吏们把百姓交粮的级别压低后,再“以次充好”向上汇报,如此上下其手,赚个盆满钵满。
更为大胆的仓场小吏,还敢干脆把官仓的优质粮食拿出去卖了,然后买回发霉变质的劣质粮充数,大肆赚取差价。至于上面有人来检查亏空时,能蒙就蒙,不能蒙就干脆偷偷放火付之一炬,让贪腐证据“人间蒸发”,大不了受个“失职”之罚,反正钱早就捞够了!
二、涉及政府采购的部门,乱花公款两头骗
范例:内务府采办
卖炭翁被宫中采办强买强卖刻意盘剥的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详。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而“政府采购”在古代一直都是最为“腐败”的部门之一。
清代负责宫廷生活保障的“内务府”,可以说将这种“腐败”达到了极致。
内务府采办别看官小,但是,却都是从满八旗中的正黄、镶黄、正白所谓“上三旗”中选出来的,各个背景深厚。
他们敛财手法可以用“两头骗”来形容。
对下,他们以孝敬皇帝之名,要求各地官员、各行各业免费向内廷进献各种财物;
对上,他们再把这些东西以高到离谱的价格报给皇帝,以此骗取巨量公款中饱私囊。
道光皇帝3000两银子补衣服上的一个小洞,光绪皇帝因为鸡蛋4两银子一个而不敢多吃……这些大家熟悉的故事看上去像笑话,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皇帝久居深宫,闭目塞听,完全不知道民间的事情,内务府的大小官员们玩弄他们如在股掌之间!
三、具有垄断地位的部门,我想怎样就怎样
范例:巡盐道
中国古代,从西汉武帝时期大臣桑弘羊提出“盐铁论”开始,作为生活必需品“盐”的国家专卖制度,就成为历朝历代政府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而这种高度的垄断,也带来了高度的腐败。
到了清朝,川闽地区的茶叶、云贵地区的铜矿、江淮地区的食盐已经成为重要的“财源”支柱。而清朝也在各地设置巡盐道这一官职,负责盐业的生产、运输、售卖等等。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一个细节,江南巡盐道任伯安虽然只是个一抓一大把的四品地方官,但是,每年光给九阿哥胤禟的“孝敬”就高达100万两,这其中虽然有戏剧化的演绎,但是也确实说明了盐道的“油水”有多么惊人!
盐道是所有道台一级官员中公认的“第一肥差”,很多人愿意花上百万两银子来“买”这个官,这一点连皇帝自己都知道。
由于垄断了整个行业市场,盐道官员们既可以少报产量损公肥私,也可以随意变动价格牟利,更还可以搜刮盐商,更有甚至,甚至可以勾结私盐贩子……
总之,上亿人每天都不能缺少的口中“滋味”,就被他们少数人牢牢控制在手中,他们怎么折腾怎么是,谁也没有办法!
四、掌控重要信息的关节,我决定你的命运
范例:媒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今天人们的眼光看来,婚姻自主自由是个人的事儿,似乎天经地义。
但其实,中国古代的政府对“婚姻”这个事情是十分关心的,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了专门的官方“婚姻介绍所”——媒氏。
《周礼·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政府的“媒官”不但要负责撮合青年男女的婚配,还要管丧偶的鳏夫寡妇的“第二春”,更重要的,他们还负责界定和判别婚姻双方的财产产权问题,权力越来越大。
此后的历朝历代,官方的“媒官”职能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到了清朝,其权力达到顶峰,其“油水”也达到了顶峰。
一方面,由于“重男轻女”,导致男多女少,性别比例日益失衡,“稀缺”就是商机,官方机构掌握着最全的“女性”信息,所以,光棍们要想找个好老婆,就得行贿媒官。
另一方面,在边疆地区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女性”别当成商品一样“物以稀为贵”,而媒官们可以从全国各地调动“资源”,很多起义军被俘的妻女,还有被处罚官员的女眷也都在他们手里,“奇货可居”让他(她)们俨然成为“婚恋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佬,至于“好处”和“油水”吗,那自然惊人!
五、权力能够寻租的环节,到处都是潜规则
范例:通判、狱卒
吴思先生在他的名著《血酬定律》中用整整10节内容讲述了中国古代“灰牢考略”,向我们详细描述了“牢狱”系统的黑暗与腐败。
而作为司法体系里最低等级的“通判”与“狱卒”,就成为这一“潜规则”的最大“既得利益者”。
以明朝为例,通判虽然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小京官,但是,每人却掌握着好几个县的“终审判决权”。按照当时的规定,各地凡有比较大的案子,在当地审结后,必须上报朝廷,由通判负责量刑。在司法体系不甚健全的古代,这种“自由裁量权”便成为谋取私利的巨大空间。
一言可以死,一言可以生。生死之间,但看银钱。
狱卒严格来说,连“官”都算不上,在明朝,这就是一个必须世代相传的“贱吏”,属于社会的最底层。
但是,只要有权力,就有寻租的空间!
不管你犯没犯罪,也不管你在外面是多么的风光,进到牢房里,就是老子的天下,要想过的舒服一点少遭罪,就必须拿钱开道。
家人想来探视,交钱!想给你送点吃穿用品,交钱!甚至想不挨打不挨欺负,更得交钱!
于是,狱卒就从“犯人”及其家属身上赚了无数的“黑钱”,虽然正当收入微薄,但是各个花天酒地逍遥快活!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最容易对政府资源上下其手的首推粮库的书吏,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在大灾之年,粮食就是老百姓的救命稻草,也是国家的最高财富。但粮仓的管理却历来不怎么严密,书吏们经常乘人不备,勾结不法小人将仓内的新粮高价出售,然后用低价买进陈粮以次充好,冒充库存。更有甚者,干脆说粮食因天气问题发生了腐烂,光明正大地贱卖粮食,赚取中间商的差价。要是遇到上锋前来查对粮食库存的数目,这些人要么狼狈为奸,互相包庇;要么打通关节,收买上官。要么像电视剧《天下粮仓》李描述的那样,索性一把火点燃了粮库,还要对外宣称是天雷引火,来个死无对证。从团队销赃到毁尸灭迹,几乎做到了一条龙式的流水操作,可谓是疯狂至极。
另外一种容易掌握资源便利的行当是银库的兵卒。都说钱粮不分家,但是银库的实际情况要比粮仓更加恶劣。因为在地方长官到任之前,银库的数目就往往存在各种亏空,如果县令府尹们对该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还相安无事;假如有刚正不阿的官员要来”上任三把火“,他们就会串联在一起,在你任内把亏空暴露出来,并把责任全盘推倒新长官的头上。而且前任长官的手一般也不大干净,在他们同流合污的情况下,新任长官要不是胆大包天或靠山过硬,根本没有胆魄和能力去揭开这个黑窟窿。以致日久天长,银库的千疮百孔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太监也是一个相当有前途的肥差。
宦官制度在我国那是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太监这一职务,不过那时候的太监主要职能是祭祀。后来经过不断演变,就开始走进了皇帝的宫里,负责处理一些杂役琐事,因为皇宫里有很多需要有体力的男人才能做的工作,宫女无法胜任,但是又怕这些男人在后宫行不轨之事,于是就对这些男人进行阉割处理。
就是因为当太监需要净身,因此当只有一些穷人家的孩子,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当太监。社会上对这些人也有些歧视,认为他们是不完整的男人。
虽然当太监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从生活的水平来看,这太监确实是个肥差。
太监的工资
其实本来这太监的工资并不高,比如清朝的太监被划分为20个等级,大概也就是总管太监,首领太监和普通的小太监。总管太监的月工资是8两银子8斗米,级别最低的小太监工资是2两银子2斗米。按照现在的人民币来算,清朝的一两银子也就值500块左右,10斗米价格在2至3两银子。这工资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太监们大多还有些“灰色收入”。
就比如帮皇帝、太后跑腿传旨会有各种各样的费用。一般太监们宣读完圣上的谕旨后,听完谕旨的大臣都会给太监赶紧沏茶倒水,好好招待太监,并且还会给太监备上礼品,一般都是送银两或银票。左宗棠被太监索要“关节费”
但是,耿直纯厚的左宗棠就干不来这种事。1881年初,左宗棠从陕甘总督任上奉命回京述职,在1月30日来到了京城后,左宗棠急忙赶着进宫向慈禧述职。但是在进宫的时候,左宗棠被太监给拦了下来,向他要3000两关节费。
这种费用就是皇帝或者太后身边的人对求见者的敲诈,尤其是在晚清相当普遍,连皇帝也都是默许的。如李鸿章在见慈禧或者光绪的时候,就会给太监三四千银子,这样太监才不会暗中作祟。
但是左宗棠就不买太监的帐,见到太监索要关节费,左宗棠直言:“我系奉皇帝命来京,何以付费?不给一个铜板!”,不让见太后,那就不见了呗,于是双方僵持了三天后,李鸿章为了大局考虑就帮左宗棠付了这笔钱。太监成功挣得三千银子。
2月3日,进了宫后,左宗棠向两宫太后及光绪帝讲了新疆的情况,慈安太后相当感动,奖励给了左宗棠一副咸丰帝使用过的眼镜。结果太监送眼镜的时候,又一次向左宗棠索要关节费,左宗棠再次拒绝,就是不给钱,大不了不要眼镜了。
眼瞅着左大人要拍屁股走人了,恭亲王奕訢只好出面替左宗棠付了八千两银子,这才避免事情闹大。太监又挣得八千两白银。
2月27日,左宗棠升官了,被慈禧擢升为军机大臣,相当难得。因为左宗棠没有考中过进士,只是凭借军功成为宰辅的。这次按照惯例,太监又该讨要了,这会左宗棠相当大方,直接给了太监一百两银子,搞得太监有些不高兴,不过太监多少也得了一百两的银子。
这些还算是挣得少的,晚清著名总管太监李莲英挣得更多,据史料记载李莲英:
“庚子以前,前后共计所得,已数百万”,而“庚子以后,八年之中复事搜刮,所得不下二百万”
由此可见,这太监一职也是个肥差,别管你是封疆大吏还是王侯将相,都得给钱。这还只是挣钱一方面,会玩政治的,还能像明朝的魏忠贤那样搞个“九千岁”的称号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