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何现在很多人对李鸿章的评价非常偏颇?
优质回答:
主要是受电视剧电影的影响较大,对于李鸿章了解较少,缺乏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思维等影响所致。造成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有些偏颇。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近代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经李鸿章之手的,所以人们对他的印象不好应该是重要的原因吧
其他网友回答
由于网络的发达,有关晚清的历史真相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人民再也不会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留下的简单印象。归纳起来,对于李鸿章的争议,主要有下面四个点:
一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书一直告诉我们,农民起义是正义的,镇压农民起义的人是历史罪人。但是,发达的网络,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太平天国一些并不人性甚至落后愚昧的内幕之后,就慢慢不再对太平天国顶礼膜拜,同时对李鸿章也不再咬牙切齿。站在清政府角度,一为了维护统治者政权,二为了国家发展,李鸿章都有责任维持局势稳定。如果站在老百姓角度看,太平天国后期的腐败,预示着它无法给老百姓带来更好生活,人民无异于逃脱狼爪又入虎口。要说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最无争议的罪过,就是杀戮太平军降将,这点曾遭到全世界谴责。
二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晚清水师被日本海军包饺子,差距之悬殊,令中国军队颜面扫地。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把宝岛台湾丢了。那么对于中日战争,李鸿章肯定是要负全责的,一是平时军队管理不善,没有战斗力,二是战术有误,致使兵败如山倒。至于有些人认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是用尽了全部心血与智慧,这没错,但是那也是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不吃,谁来吃。
三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没办法阻止的,五年前,连一个小日本都打不过了,何况现在来的是一群比日本更先进的西方军队。虽然李鸿章、张之洞等与列强有《东南互保协约》。但是既然打必败,何必还要打?所以这个协约客观保护了长江流域不受战乱糟蹋。也就是说《辛丑条约》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签这个的主持人本是皇室庆亲王,庆亲王手发抖不敢签,李鸿章说自己反正要作古了,干脆罪名全部自己来背吧。所以如果他不签,那么庆亲王也会签,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辛丑条约》实在不是他的责任。
四 洋务运动 虽然说洋务运动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而失败。但是它带来有意义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批进步人士,看到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加速了我国近代化进程。
总结起来,李鸿章的一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镇压太平天国主要错在滥杀降兵;洋务运动是有功的;中日战争负全责;辛丑条约》与他没什么关系。但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可能相同,所以争议还会继续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大多数人在不是很了解李鸿章的前提下对他做出了贬低的评价,那我们从以下三点来了解下他。
1、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启来长达百年反抗列强的斗争历程,李鸿章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乘势而起。投笔从戎以自己报复挽救面临崩溃边缘的清政府。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人物发起了洋务运动;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也为后世学习先进技术奠定了基础。
3、李鸿章最被国人诟病的一点是他代清政府签订了30多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其中以1895年《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最难让国人接受,大多数人都知道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为什么还不能对于这点进行客观的认识呢!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经腐朽成千疮百孔的样子,仅凭30多年的洋务运动能打的过已经进行100多年工业革命的列强吗!所以应运而生了李鸿章这个“背锅侠”,慈禧为了修葺颐和园和给自己过生日而大肆挥霍,都不愿给北洋水师拨经费,这一点跟北洋水师败北有很大的原因;1900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攻入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到西安随即想了“背锅侠”李鸿章,命其北上进行谈判,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后不到两个月李鸿章病逝。晚清举国皆骂李鸿章,但是要知道: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天下之间,唯 庸人无咎无誉。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曾这样概括:“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在滔滔历史洪流前,人只是沧海之粟,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李鸿章也是无力的,这是他的不幸。这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