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明英宗朱祁镇是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为什么?
优质回答:
谁是英宗朱祁镇的生母?按理说这是关系大明龙脉的头等大事,不应该成为问题,但事实上,英宗的生母的确存在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英宗生母为孙贵妃
《明书》、《明实录》等书都是支持这种说法的。
《明书》中记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
孙贵妃这个女人出身一般,但论宫斗,却是个厉害的角色。她是河南永城人,主簿孙忠之女。10岁时,经彭城伯夫人、张太后母亲向明成祖朱棣推荐,选入内宫抚养。
据说,朱祁镇的父亲宣宗朱瞻基,从小就喜欢她。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册封孙氏为皇太孙嫔。宣宗即位后,她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后宫事实上最得宠的孙贵妃。
如《明书》所载,宣德二年,孙贵妃生下朱祁镇,朱祁镇被立为太子后,孙贵妃便“母凭子贵”,向贤惠无子的胡皇后发起了挑战。
宣宗朱瞻基可谓是大明一代明君,但对待胡皇后,他却有失明君风范。因为孙贵妃争宠挑唆,朱瞻基竟在胡皇后毫无过失的情况下,宣布废后,并以孙贵妃取代。
此次废后,开了明朝的一个恶例,感觉很不好,无形中为后来的宫廷动荡埋下了伏笔。
第二种说法:英宗生母为宫女
此种说法,正史、野史均有记载,而且内幕详实,细思极恐。
《明史稿》记载“(孙氏)子宫人子,于是眷宠日重。”也就是说,孙贵妃为了争宠,巩固宫中地位,偷偷抱养宫人之子为自己儿子,而那个宫女却销声匿迹了。
查继佐在《罪惟录》中也说孙贵妃“宠冠后宫,宫人有子,贵妃子之。”
值得注意的是,《明史》中也认同这种说法。
而记载更为详实的则是野史。
时人王锜在《寓圃杂记》中详细记载说:宣宗胡皇后无子,有一宫女纪氏受到宣宗临幸,怀上了一个孩子。孙贵妃得知后,先将纪氏藏匿控制起来,然后假装怀孕。待纪氏产下一男孩后,孙贵妃立即抢走,谎称皇子是她生的。
“母凭子贵”,孙贵妃宫斗成功,被册立为皇后,而无辜可怜的胡皇后则被废为仙姑。
宣宗母亲张太后对于儿子朱瞻基的废立之举很不满意,对无故被废的胡皇后更是心有怜悯,因而张太后时常邀被废的胡皇后到她宫中来,而且座次在新立的孙皇后之上。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也就是宣宗朝的张太后)驾崩,凡六宫有位号者皆得祭奠,被废的胡皇后性情本就懦弱,以前她有太皇太后支持,还能维系一点尊严,现在太皇太后不在了,她再也不敢与孙太后有一丝一毫的争锋举动,在祭奠一事上,她只与诸嫔妃同事,不敢与孙太后同列。
孙太后得知此事后,鸡蛋里挑骨头,借机打击胡氏。
胡氏心中悲苦,最终痛哭而死。
胡氏死后,孙太后命令阁下诸臣商议治丧之仪,毕竟胡氏曾经是宣宗皇后。
当时,内阁重臣杨士奇正卧病在床,诸臣前去探望,问他该如何办?
杨士奇说:“当以后礼殓,葬景陵。”(以皇后礼仪,与宣宗同葬景陵。)
诸臣这时提醒杨士奇:“此非内中所欲。”(孙太后恐怕不会答应。)
杨士奇听了,面壁不答,许久之后说了一句:“后世骂名。”
迫于孙太后的压力,诸臣商议,最终决定以嫔御礼葬曾经的胡皇后。
但这一场宫廷争议并没有就此结束——
天顺六年,孙太后驾崩,英宗朱祁镇不知道自己非孙太后亲生,而惟一知道真相的钱皇后,在这个时候也没有说出真相。
天顺八年,英宗大渐,这时候钱皇后终于在英宗面前哭泣着说出了她所知道的真相:“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为未复,惟皇上念之。”
据王锜的记载,英宗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才从钱皇后口中得知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最后只能将一腔哀思同情寄予无故被废的胡皇后身上,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另一个问题,钱皇后为何要在关键时刻为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讨说法呢?
除了钱皇后贤善,更要紧的是,她自身的命运跟昔日的胡皇后太像了。她为废后胡氏讨说法,其实就是为今后的自己讨说法。
英宗朱祁镇的后宫与老爹宣宗朱瞻基的后宫极度相似,钱皇后就像胡皇后,也没有生养皇子,而周贵妃和孙贵妃一样,生有一子,此子就是后来的明宪宗。
钱皇后遭受的磨难不比胡皇后少,但她的一生却比胡皇后幸运。
论才华,英宗比不过宣宗。
论情义,英宗在大明历史上是有名的。
钱皇后出身低微,但很贤明,英宗很想给她的家人加官进爵,但每一次钱皇后都推辞。皇后的家族没有封爵,这在有明一朝是很少见的。
钱皇后与明英宗的患难真情,发生在土木堡事变之后。当时,钱皇后把宫中的家底全部拿出来交给瓦剌的使者,去营救英宗。
在英宗被囚的日子里,钱皇后日夜哭泣,席地而睡,结果哭瞎了一只眼睛,弄坏了一条腿。
英宗回来后被关在南宫做太上皇,在这段最忧郁的日子里,也是钱皇后陪在他身边,宽慰他,照顾他。
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位后,对于患难与共的钱皇后,当然情义深重,但钱皇后的内心有担忧,那就是她没有儿子,而皇太子的生母周贵妃又不是善茬。
所以,她在英宗病重时,讲出了她知道的秘密。
英宗没有让钱皇后失望,知晓自己的身世后,他不愿胡皇后的悲剧再发生在钱皇后身上,临终之前,特留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这等于是告诫周贵妃: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但钱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英宗驾崩后,周贵妃果然开始排挤钱皇后,要独称太后。大学士李贤、彭时以英宗遗命为理由反对,最后宪宗从中做出妥协,两宫并尊,钱氏和周氏同为皇太后。
等到钱太后去世,周太后又从中作梗,不让钱太后与英宗合葬。
群臣为此伏哭在文华门外,最后才为钱太后争来一席之地,钱太后葬于英宗玄堂左边,右边空着留给周太后。
周太后不愿就此罢手,居然派人暗中做手脚,让钱太后圹位距离英宗玄堂数丈之遥,而且故意将中间堵塞起来,其意就是不让钱皇后与英宗地下相见。
所以说呀,皇后无子的背后,往往都是幽深似海的宫廷悲剧······
其他网友回答
明宣宗朱瞻基,史书记载有两个儿子,第一个是孙皇后所生长子朱祁镇,第二个是吴贤妃所生次子朱祁钰。
这哥俩的故事,要在二十多年以后才见分晓,而有关他们父母一辈儿的纷争自孙皇后入宫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朱瞻基一生有两个皇后,其一孝让章皇后胡氏(废后),其二孝恭章皇后孙氏(孙太后)。
大明风华里面,将他们说成是亲姐妹,也纯属小说家杜撰。
孝让章皇后胡氏,其父是锦衣卫百户胡荣,有关废后胡氏的历史记录,十分详细,也算是开了历朝历代的先河,从起曾祖父、祖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善祥的大姐胡善围明太祖年间也曾被选入宫中,不过不是为妃,而是为尚宫。
恭章皇后孙氏,祖籍山东邹平,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其余家族记录不详。
不过这两个人嫁给朱瞻基的经历则颇耐人寻味,孙皇后跟随父亲在永城县生活,偏巧明仁宗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也住在永城,听说孙氏长的漂亮,很希望孙氏做外孙媳妇,当然其中有什么目的不得而知,张皇后听说以后,就把孙氏接入宫中教导宫中礼仪。
此时孙氏年仅十来岁,可以说是从小和朱瞻基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这也为后来废后打下基础)。
胡氏则不一样,她是明成祖朱棣亲自下旨为皇太孙朱瞻基选的正妃,虽然朱棣破格让孙氏入宫接受教育,大概是心里看不上,因此可以选了胡氏作为朱瞻基的正妻,孙氏只能为嫔。
可因为关系好,在朱瞻基登基以后,本身胡氏为皇后,应该拥有金册印宝,但朱瞻基破格让贵妃孙氏也拥有,也从侧面反映了一开始孙氏和朱瞻基两小无猜的生活状态。
胡氏和孙氏作为朱瞻基的妻子,一开始两人都没有子嗣,所以属于公平竞争。
但后来孙氏生育朱瞻基长子朱祁镇,加上皇帝本身对她的排偏爱,造成胡氏被废后。
根据清代修明史情况来看,孙氏个性十分狡黠,为了谋夺皇后之位,假意怀有身孕,毕竟朱瞻基年近三旬仍无子嗣,是以朝廷都在关注后妃之中谁会生下皇帝长子。
孙氏控制中宫内怀孕宫女以后,暗中以她生育的子嗣假装是自己生的,从而骗过了皇帝,谋夺了皇后之位。
不过根据史学家考证,这应该是清廷污蔑,毕竟想要做成这一桩惊天大案,想要瞒天过海,这在明初制度森严的情况下几乎不太可能。
有关小说或者野史中的记录,对胡氏和孙氏两个人的情况多有贬低,事实上两人论才德贤淑,都应该是明代后宫之中的佼佼者,这和明初时期后宫严格管理制度分不开关系。
朱瞻基废后的举动,完全是因为与孙氏自幼年相熟,对于胡氏少有情感导致,朱瞻基后来也曾为此事后悔,天下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情,也比较同情胡皇后的遭遇。
胡氏以贤德闻名,而孙氏更是在土木堡事变和北京保卫战期间,力挽狂澜,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挽救了大明王朝濒临灭亡的惨剧。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大明风华》的热播,让很多人以为明英宗朱祁镇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再加上《明史》中记载“明英宗朱祁镇为宫人子,后由孙皇后抚养”,更是为这个传言打上了个实锤,但是事实是如此吗?
从史书上可了解到朱祁镇为明宣宗非常宠爱的孙贵妃所生,且在出生四个月即被明宣宗立为皇太子,孙贵妃立为皇后。由此可见明宣宗是非常看重这对母子的。在记载明英宗身份的第一手资料《明实录》和《明书》中都明确孙贵妃就是明英宗亲生母亲。且在“土木堡之变”后以及朱祁镇被俘、归国、复辟期间孙太后都给予其极大的支持,可见俩人是感情深厚,母子连心。
从史书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皇嗣做假非常难,妃子在受孕、怀孕以及生产过程中有极其严格的过程。况且当时孙贵妃极其受宠,明宣宗常在待她处,如果孙贵妃是假怀孕是很难隐瞒过去的。综上可见为“明英宗朱祁镇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不可信,那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谣言出来?
孙皇后并不是明宣宗的原后,在之前皇后是胡皇后即胡善祥,这是明宣宗母亲帮他定的皇后并不得明宣宗喜欢,且成亲后生的是女儿无儿子,在古代没有儿子传宗接代是非常严重的事,况且是在皇室,于是受宠的孙贵妃生下儿子并母凭子贵成功挤掉胡皇后,登上皇后宝座。胡皇后则废居长安宫为道姑,赐号静慈仙。可能是因为胡皇后无过被废,且胡皇后世人评介其“品德高尚”,民间同情这位废后就抹孙皇后,于是流传出了“明英宗朱祁镇为宫人子,后由孙皇后抚养”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