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喜丧”喜的究竟是什么?按照传统习俗,多少岁算“喜丧”?
优质回答:
人逝达到“喜丧”,依习俗,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谁故去都算喜丧,喜丧要具有喜的条件。
在我国,习惯上,不满一个甲子六十岁而死是不可称寿的,不能没享寿,只能说享年。享寿便具有褒义,享年是中性的。满六十而逝,可称有寿享寿了。人是重寿敬老的,越高寿越得人敬,越有喜意。六十岁满是初寿,八十岁是中寿,百岁是上寿,在年龄条件上,初寿之上,中寿之下逝去,是不称喜丧的,要八十以上,具体的要米寿以上才可以算。七十七岁叫喜寿,八十八叫米寿,九十九称白寿,百零八叫茶寿。一般不耄耋之龄逝世,不称喜丧。
不是寿终正寝的自然死亡也不算,天灾人祸意外而故就不能算,要自然合天命,是善终,不是恶死。在社会家庭上也要有喜的条件,要儿女双全,见四代,即享到“全福”:家业兴旺,人丁繁茂,儿孙满堂,坐儿孙福禄,孝抚友爱,在社会享有声誉,对社会有贡献,无恶行,具备善始善终条件,有善心,善念,善意,善行,造福后人。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喜丧,是指过去老人寿长超过八十而逝,就可以让后人欣慰了。为啥呢?因为过去人的寿命普遍短,一般人能活到八十是件很幸运的事。因此:
儿子不想哭。为啥?因为儿子觉得父母能活这么大年纪,已是罕见的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嘛,干嘛再去哭哭啼啼,应该为老人庆幸才对。
孙子不愿哭。孙子和爷爷奶奶隔代了,虽然小时候没少得到爷爷奶奶的疼爱,但是,孙辈长大后也努力地回报孝敬了爷爷奶奶。他们认为内心虽然希望爷爷奶奶继续活下去,但是,还有自然规律限定呢。所以,在孙辈看来,这不过是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没必要假装孝顺哭哭啼啼。
重孙不知道哭。重孙辈一则小二则没有得到过老爷爷老奶奶的疼爱,对他们来讲亲情上不是那么强烈,所以他们的逝去,对重孙辈不是很震撼,因此也就不知道悲伤。
这种局面就被人们称之为喜丧。
各地风俗不同,加上时过境迁,对喜丧的界定也就不一而足了。
比如我们泰安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享年八十以上,寿终正寝的就算喜丧。而今人们寿命普遍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刚过八十就驾鹤西归,多少有些遗憾。所以现在来讲,八十多点就走了的,说喜丧实在是不好意思。按现在人的寿命来讲,能称得上是喜丧起码也得八十八上吧。
其他网友回答
喜丧,完全来自民俗;和成文的典籍无关;换句话说,喜丧并非属于”国家礼仪规定”而是老百姓在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
为了回答”喜丧”的岁数到底多大?就必须先来看看什么是”寿”。寿的基本含义”活的长久”;不仅如此,还必须是”全乎人”(即全寿、全终、全福)。
首先看”全寿”;全身的”起点”的七十七岁,即七十七岁叫喜寿,八十八是米寿,九十九为白寿,一百零八为茶寿,一百二十称为天年;
简单说,喜丧的老人岁数应该大;活的越久越符合条件;
这是”硬指标”;其次还有”全福”;全福的条件一般是”子女双全”、四世同堂,有的甚至可以见到第五代子孙;而且子女中还不可以有夭折或者说死于非命之人;
最难的第三点,即”全终”;这里是”善始善终”也就是”建功立业”留下”阴功”造福后人;换句话说,吃,此人还必须担任过高官,为乡里乡亲办过几件实事儿;或者在村里资助过儿童教育,修桥铺路等等。
如此来看,喜丧并非仅仅是看谁活的时间长;还必须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一大家子人口加起来可以达到一百多人——
人气旺,才有资格说”喜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