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优质回答:
李亨如果不篡位,他的结局极有可能就是个死,国家也可能会灭亡。
事实上,李亨在唐朝历史上,是最悲催的太子之一,而安史之乱恰好给了他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其母出自于弘农杨氏,是李隆基的庶妃。
在李亨很小的时候,他的二哥李瑛就被封为太子,但后来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为了谋求儿子李瑁当太子,就将李瑛及另外两个皇子诬陷致死。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李隆基因为看上了李瑁的妻子杨玉环,再加上高力士的干涉,所以没有立李瑁为太子,而是立三子李亨为太子。
李亨虽然很早就被王皇后抚养,但王皇后不受宠,且他的母亲地位也不高,所以他在朝堂没什么根基,以宰相李林甫为首的一帮大臣对其不断进行攻击,试图让李隆基改立李瑁为太子。
在李亨成为太子的前七八年间,由于李隆基根本不出面制止李林甫,导致李亨几乎没有自己的势力,因此心情一直很郁闷。
不过,李亨在这七八年间虽然过得不如意,但也是最安静祥和的一段时光,因为后来发生的事情会让他更加难受,两次大案和两次婚变,都差点让他失去太子之位。
天宝五载,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到长安向李隆基汇报与吐蕃的战争情况,并在朝堂上举荐了韦坚,受到了李隆基的嘉奖,但他下朝之后却私自拜会了李亨。
边镇节帅与太子私自往来,这是非常大的禁忌,宰相李林甫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就开始派人盯梢李亨和皇甫惟明。
那一年元宵节这天,李亨到街上去玩,偶遇了韦坚,两人进行了长时间交谈,事后韦坚又立马去见了皇甫惟明,两人还一同夜游景龙道观,一直到很晚才分手。
这一切当然都被李林甫知道了,他就上书弹劾韦坚和皇甫惟明“欲共立太子”,李隆基勃然大怒,下令将韦坚和皇甫惟明给法办了,至于太子李亨,由于李隆基不愿意再引起夺嫡之争,所以并未对他怎么样。
韦坚死后,他的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书为他鸣冤,还说太子李亨可以为他们作证,这就让李隆基异常震怒了,觉得李亨确实在暗中培植势力。
李亨吓得半死,跑去见李隆基,极力为自己辩解,还说要跟韦妃(韦坚的妹妹,李亨的妃子之一)离婚,以此来显示自己“不以亲废法”,得到了李隆基的同意,李亨这才安全着陆。
韦妃是李亨喜欢的妃子,二人离婚之后,李林甫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找了各种借口对韦氏一族进行打压,被处死者甚众,韦妃也在无奈之下剃发为尼了。
因此,李亨虽然安全着陆了,但韦氏一族却无法再继续支持他了,他的实力也因此受到极大损伤。
但这还没完,没过多久李亨的妃子杜良娣一家也出事了,李林甫安排亲信诬陷她父亲东宫属官杜有邻,致使包括杜有邻在内的一大家子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被牵涉进去的李亨亲信也有几十人之多,李亨的实力受到毁灭性打击。
为了自保,李亨不得不再次宣布与杜良娣离婚,得到了李隆基的同意。短短一年间发生这么多事情,让李亨感到身心俱疲,精神也受到巨大创伤,一度十分颓废。
后来,李隆基发现其实都是李林甫制造的冤假错案,他对李亨的芥蒂就小多了,但也没有对李林甫进行任何处罚。
转眼到天宝十一载,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在隐忍良久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借一个谋反案将他的老主子李林甫给扳倒了,不久后他就取代李林甫成为宰相,李林甫一气之下卧床不起,不久后去世。
李亨虽然少了李林甫这个对手,但继任的杨国忠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并且他在政治上也不支持李亨,还处处与之为敌,试图扳倒李亨立一个好控制的皇子为太子,李亨的日子依然不太好过。
然而,杨国忠上台之后,除了他跟李亨的矛盾之外,唐朝另一个潜在的危机也逐渐暴露出来,而这一危机的制造者就是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
在李林甫的帮助下,安禄山在天宝三载的时候已经是三镇节度使了,后来他通过巴结杨玉环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逐渐掌握了边境茶马贸易权,权势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也逐渐有了谋反的资本。
从天宝十载开始,安禄山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并在城中暗中招兵买马,铸造武器,储藏粮食,为造反做准备。
杨国忠继任之后,觉得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就几次劝说李隆基早做准备,李隆基就把安禄山召入京城询问情况。
要说安禄山也是个不简单的人,他居然真的去了长安,还以自己是异族容易遭人怀疑为借口来开脱,并通过继续巴结杨玉环来取悦李隆基,结果李隆基竟然把他给放回去了。
后来,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李隆基和杨玉环都表示不相信,还要将说这话的人给抓起来审问。
就是在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保护”下,安禄山造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只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起兵。
在此期间,李亨与杨国忠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李亨总体上处于下风,要不是李隆基不想再出现一日废三子(就是太子李瑛等三个皇子被杀之事)的事情再次发生,李亨的太子之位恐怕早就被别人取代了。
天宝十四载,也就是李亨当太子十七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巨大危险也就此到来,但同时也是他咸鱼翻身的最大机会。
由于李隆基对安禄山造反没有半点防备,所以叛军很快就占领了洛阳,不久后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也铁血潼关,长安因此危在旦夕。
惊慌失措的李隆基决定带着杨玉环逃走,但逃去哪儿呢?
因为杨国忠是四川人,所以他劝说李隆基去蜀中避难,还说四川与关中之间都是秦岭大山,安禄山的铁骑就是再厉害,也很越过艰难险阻打到四川去。
李隆基同意了杨国忠的方案,但另一个问题就摆在眼前了,皇帝如果逃离京城了,关中百姓肯定不会干,一些前方将士也不会干,那么谁还愿意替朝廷卖命,从而减缓叛军进攻的步伐呢?
李隆基转头一想,这个问题好办,太子是国之储君,他可以先走让李亨殿后,这样就说得过去,等叛军快到京城了李亨再离开,就没有问题了!
说干就干,李隆基,杨玉环和杨国忠便带着三千人先行逃离了长安,而李亨则带着二千人冒着生命危险留了下来。
然而,李隆基的这一举动,就给了李亨咸鱼翻身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他当时有两个优势:
第一,他的军队中有最精锐的部队飞龙禁军,战斗力十分彪悍;第二,他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来的代宗李豫)和建宁王李倓都在他身边,他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在离开长安之前,李亨就开始跟亲信们谋划政变了,目的之一是杀死他的死对头杨国忠,因为只要他多活一天,李亨的日子就不会太平;目的之二是逼迫李隆基杀死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杨玉环,并禅位给他,从而领导军队对抗叛军。
李隆基离开长安后不久,叛军就逼近长安了,李亨在城破前一刻也逃走了,于六月十四日赶上了李隆基的队伍,地点是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
让李亨没想到的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再次出现,由于将士们赶了很久的路,再加上缺乏粮食,所以都很饥饿劳累,有些将士甚至口出怨言,对皇帝不敬。
李亨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于是派遣心腹太监李辅国去联络李隆基身边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跟他密谋除掉杨国忠和杨玉环之事,得到了陈玄礼的同意。
借着军队的骚动,李亨和陈玄礼果断出手了,他们先是将杨国忠乱刀砍死,还杀死了他的儿子杨暄及杨玉环的姐姐韩国夫人。
紧接着,由陈玄礼出面与李隆基交涉,陈述了杨国忠和杨玉环祸国的事实,还说杨国忠已死,让他将杨玉环也处死。
那时候军心动荡不安,李隆基虽然不忍心处死杨玉环,但更在乎自身安全,所以让高力士将杨玉环勒死。
但是,让李亨措手不及的是,陈玄礼虽然逼迫李隆基杀死杨玉环,但这仅仅是出于爱国之心,他对唐玄宗还是非常忠心了,因此在事后竟然跪下来向李隆基请罪。
陈玄礼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保护李隆基不被李亨伤害,也是为了确保李隆基可以继续当皇帝。
这样李亨就尴尬了,政变已经发生了,却只杀了两个人,并没有成功当上皇帝,还跟李隆基的关系闹僵了,如果不想点办法,结局不妙啊?
怎么办呢?
一个叫做杜鸿渐的人出现了,他是李亨的亲信,他对李亨说,现在是战乱时期,谁能掌握兵马,谁就有话语权,你何不去朔方,那里兵强马壮,还方便联络河陇兵力和回纥铁骑,只要手上有兵了,你就可以称帝;如果再收复了两京(长安和洛阳),那就天下归心了!
李亨大喜,于是带着部众一路狂奔到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先是将朔方军权收回,然后在将士们的拥护下登基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事实上,由于那时候李隆基的表现实在太差,大多数将士已经不愿意效忠他了,而李亨作为太子,又是个主战派,自然更容易得到众人支持。
在成为皇帝之后,李亨的号召力明显加强,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带着七八万精兵强将也都去到了灵武,河西、安西的两万精兵也随之赶到,灵武一下子就成为了当时军力最强盛的藩镇。
有了军权的加持,李亨的地位算是坐稳了,而远在四川的李隆基在接到被成为太上皇的诏书之后,虽然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不安,但也是无可奈何,谁叫他自己作出事了呢,而且他手上还没兵,不接受现实也不行。
事实上,李隆基也曾挣扎过,早在李亨分兵去灵武之后不久,他就意识到这个儿子对自己意见挺大,搞不好要篡位,得采取一些措施去组织他,于是下诏封李亨为天下并马大元帅,通过提高他的地位来阻止他称帝。
但李亨那时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他不称帝无法自保,不称帝无法将部队笼络到一起来抵抗叛军,不称帝恐怕有更多人投靠叛军或者造反另起炉灶,所以他只能冒险抢夺皇位,但好在由于形势对他有利,并没有人反对他。
但实际上,李亨称帝之后,李隆基依然有权势,他为了限制李亨,曾准备分封诸皇子领天下节度使,但被大臣们劝阻下来,不过他还是坚持封他心爱的儿子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以此来培植自身势力,从而在未来夺回皇位。
李璘在江陵站稳脚跟之后,有了数万精兵强将,李隆基一度十分得意,认为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但李亨做事更绝,他先是下诏阻止李璘到四川与李隆基汇合,李璘不听,李亨便以谋反罪名出兵讨伐他,取得大胜。
而就在李璘兵败被杀之前,李隆基见大势已去,为了讨好李亨,也为了保全李璘,便下诏“降李璘为庶人,谪迁于房陵”,但李亨不吃这套,依然杀死了李璘,李隆基的势力就此彻底丧失,只能乖乖当太上皇了。
李亨称帝的第二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将其杀死,李亨趁着叛军内部动荡,联合回纥收复了长安,李隆基也被接了回来,居住在兴庆宫。
李隆基这会算是彻底老实了,承认了李亨皇帝的合法性,自己也自称太上皇,开始过起了养老生活。
不过,你以为李亨就此安心了,他见李隆基身边还有高力士和陈玄礼陪伴,不太放心,就找了些借口流放了高力士,还让陈玄礼退休,并赶走了负责李隆基生活娱乐的玉真公主及一帮歌女,只剩下李隆基孤零零一人。
李隆基在长安又顽强地活了五年,受尽了儿子李亨的冷眼和太监李辅国的欺负,最终于762年去世,享年78岁,不久后李亨也因病去世了,享年51岁。
总结一下,李亨之所以要在安史之乱期间篡夺皇位,是因为他不得不这么做,不然他性命不保且不说,也没有人带领军队去跟叛军打仗,国家就会因此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热播大剧《长安十二时辰》下周一再更新一波,应该就大结局了,这部剧将唐朝中期的历史带火了一把,纵横前前后后解读《长安十二时辰》也有几万字了,对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前十年的政治斗争了解了个遍。
想要了解李亨为什么会在安史之乱中篡夺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通过《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就会有一个很深刻的理解。
李亨篡夺唐玄宗的皇位,纯粹是压抑多年的一次爆发
唐玄宗晚年的时候,感觉自己前半生创造了丰功伟绩,对自己做出的成绩十分满意,大有洋洋得意的样子,并且将开元年号改为天宝,也就是想安享晚年。
中国古代皇帝,但凡在位超过四十年,或者年龄超过六十的,都会犯一种叫作老年皇帝综合征的病,临床症状为,倦政,昏庸,好色,好大喜功,滥杀无辜。
在古代,也有很多皇帝在岁数大的时候不喜欢政治,就将皇位让出,交给儿子打理江山,自己在幕后颐养天年也好,在幕后操盘谋划也好,总之,退居二线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李隆基太害怕一旦交出权力,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因为这里是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当初为了夺权,弑兄逼父,杀死太子李建成,逼得李渊将皇位传给自己,最后郁郁而终,等到唐太宗晚年的时候,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李承乾竟然谋反,李世民虽然从父子亲情的角度没有杀他,但也开启了唐朝皇帝与储君之间拥有矛盾的先河。
李治的儿子个个都不容易,直到李隆基作为太子,废了很大的劲,杀了自己的姑姑,逼得自己的父亲让位,最终成为唐朝一代圣主,正所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在李隆基前半生的政治斗争中,他从未败北。不是因为他是一位仁慈的皇帝,而是因为他够狠。
李隆基亲政后,开元三年就册立李瑛为皇太子,担任太子二十多年,结果因为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的诬陷,李隆基连查都不查就将李瑛以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贬为平民,不久就赐死。
虎毒尚且不食子,唐太宗弑兄逼父,到自己儿子造反的时候也没能忍心处死,到了李隆基这,好家伙,一日杀三子,放眼整个中国帝王史,再心狠手辣的皇帝也没有一天杀过三个儿子的。
李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太子,可想而知内心是怎样的忐忑
翻看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有几种太子最难当,一种是明君的太子,因为明君太聪明,一眼就看透你了,假如你不如他,他不高兴,假如你比他优秀,稍微有点见解,他认为你跟他不一条心;还有一种是活的岁数大的皇帝的太子,这样的人太能熬,甚至能把太子熬死;还有一种,就是唐朝的太子,所有唐朝的太子都不容易!
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等等等,可以说,这些因素,李亨全摊上了,这个太子当的实在是太TM的难了。
李隆基防火防盗防太子,致使李亨每天都如履薄冰,生怕陷入政治构陷当中,即使是这样,朝臣也没有放过他,《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林九郎,原型就是李隆基时期的宠臣李林甫,深得李隆基的信任。
李隆基一日杀三子里面就有李林甫的影子,当时李隆基要杀三个儿子,宰相张九龄极力劝阻,李林甫却说:“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李林甫当时想要拥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以夺取拥立之功,但是李隆基却中意李亨,李亨被立为太子后,李林甫因为没有拥立之功,害怕李亨登基之后对其进行报复,因此对李亨多加构陷。
唐玄宗以为自己玩的是一手权衡之术,可把儿子李亨给坑惨了,从天宝五年开始,李林甫就利用宰相的身份打压太子集团,当时韦坚与皇甫惟明相约,被李林甫得知,对二人进行弹劾,说他们二人“欲共立太子”。
当时唐玄宗也是岁数大了,不想把自己的儿子杀的一干二净,就没有将此事牵扯到李亨,但是却让李亨与妻子韦氏(韦坚的妹妹)离婚,让其出家为尼。
李林甫对李亨的打压,一直持续到天宝十一年,去世才停止,可见,不要说得罪小人,就是没有给这样的小人好处,他也一样会向疯狗一样咬你。
李林甫最后被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取而代之,李林甫刚死,杨国忠就被拜为宰相,杨国忠为了报自己被李林甫打压之仇,在李林甫还没有下葬的时候就与安禄山一块告发李林甫活着的时候要造反,李隆基就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材,以庶人的礼仪安葬。
回到太子李亨这里,大家肯定会认为,李林甫死后,李亨的日子会好过一点,结果杨国忠在清算李林甫的过程中一样没有放过李亨,把年纪轻轻的李亨头发都逼白了,就连李隆基都看不下去了,在李亨第二次大案后,他第二位妻子也被废黜,李隆基亲自给安排了婚事,希望李亨能够安心一点。
李亨为了博得李隆基的喜欢,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一次李隆基让李亨去割羊腿,割完羊腿后,李亨手上全是油,这个时候李亨就顺手拿起了饼擦手,当时李隆基以为李亨是在浪费粮食,有点不高兴,但是李亨却将擦过油的饼拿起来吃了,李隆基因此对李亨有了一丝好感。
也多亏当时李隆基岁数大了和杨玉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要是真有个儿子,我估计李亨也挺难受的,当然,杨玉环有没有相当武则天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指挥失策,导致叛军逼近长安,李隆基离开长安的时候,总共有三千多人,而李亨掌握了两千多人,这才让李亨有了反击的机会,这个时候要是再不把李隆基踢下去,估计自己一辈子都当不上皇帝了。
马嵬坡事变中,杨国忠被乱兵所杀,杨玉环也被兵将逼迫殉难,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成了孤家寡人的李隆基也只能认命,承认李亨的合法地位!
其他网友回答
唐肃宗在安史之乱期间自立门户,不仅是为了完成他的平生之愿。也是他在分析当时的时局后,做出的正确决定。
一、父子恩怨。
唐玄宗和唐肃宗的关系,一言以蔽之。
一般。谈不上父子反目成仇,但也谈不上是父慈子孝。
唐肃宗在做太子时,先是宰相李林甫跟他不对付。后来杨国忠也跟他不对付。李、杨等人无时无刻不在筹划搞倒他。
而就在肃宗深陷政治漩涡中时,玄宗却不管不问。他有三十几个儿子,不在乎一个儿子的死活。他故意让肃宗和宰相死磕,以保证自己皇位的安全。而这也就导致肃宗一直希望老爷子早点挂,自己能早日登基。
其实肃宗想登基,倒不是说他有多想当这个皇帝。而是他没有退路。大唐立国伊始,传到此刻时,就没有一个太子是好死的。如果肃宗不争取一下,登基继位,那他的下场就得跟他二哥李瑛一样,落得个惨死。
所以对于皇位,肃宗可以说是觊觎已久,志在必得。
二、唐玄宗的失势。
唐肃宗想做皇帝,但主动权并不在他手上。
毕竟唐玄宗是创立了开元盛世的一代雄主。
自己父亲不死,肃宗想继位。难纳。
然而,真是打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就在肃宗感叹自己要扛不住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造反了。
而唐玄宗对安史之乱的处理,偏偏又全都是骚操作,愚蠢到了极点。
他首先是不相信前线报来的奏报,导致错过了镇压叛军的最佳时机。
随后他又急功近利,派太监冤杀封常清和高仙芝。导致自己无人可用。只得让腿脚不方便的哥舒翰挂帅,前往潼关御敌。
等到哥舒翰稳定前线局势后,唐玄宗又再次急功近利,威逼其出战。
结果,唐军全军覆没。叛军攻破潼关,一溜烟的就杀到了长安城下。
这个时候,唐玄宗可以说是人心尽失。他如果还想挽回人心。就只有一个选择——留守长安,与长安文武百官及百万民众共存亡。
如果打赢了,他仍然是真命天子。没人敢挑战他的皇帝权威。
即便打输了,已身殉国。他在大家心里也仍然是一个大英雄。
君王死社稷,这是皇帝最了不起的壮举。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唐玄宗偏偏放弃长安溜走了。
他当时悄悄地溜走,只带了妃嫔、太子、心腹大臣及少量御林军。不仅舍弃了百姓,就连众多朝臣也被他舍弃了。堪称人品尽丧。
此时此刻,玄宗虽然还活着,但他在大唐子民心里已经死了。
而且出长安后,玄宗往西南方向跑。可唐军主力在西北,他却往剑南跑,几个意思?他是不想收复长安了吗?
跟着唐玄宗的大臣们并不傻,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唐玄宗已经没有能力胜任皇帝了,自己继续跟着他,怕是没有活路。
命运,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乎,当唐玄宗逃到马嵬驿时,御林军在几个将领的带领下,便干掉了对玄宗的心腹杨国忠。同时还逼死了杨贵妃。
关于马嵬驿兵变。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肃宗是幕后黑手,目的是为了搬倒杨国忠,脱离玄宗掌控,为自立门户做准备。
也有人说肃宗不是推手,陈玄礼等人才是兵变策划者。肃宗只是知情,顺便捡了便宜。
不管真实情况怎么样吧。总之,此事件导致唐玄宗的威望大跌。就如前文所说,他的肉体虽然还活着,但他这个人在大伙心里,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至于唐肃宗,虽然他在此前碌碌无为,但由于他只是太子,并非决策者,一直被唐玄宗压制着,大家不可能把玄宗的骚操作,怪罪在他头上。所以,他的形象不仅没有因安史之乱有任何折损。反而有所提升。
当时不少人认为,只要肃宗登基,就能逆转危局。对其产生了幻想。
三、分道扬镳。
平息了兵变后,玄宗此时估计也猜到自己在大家伙心里,已是个死人了。所以,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不顾百姓挽留,继续往剑南方向逃命。面子没了,能保住一条老命也是极好的。
肃宗则被百姓劝留,没有跟随玄宗去剑南。
此时,留下的肃宗有三条路可选。
①:就是留在关中,返回长安城。当时叛军还没有杀入长安。肃宗此时回去,还有希望稳住长安局势。
②:放弃长安,前往灵武(宁夏),聚拢当地忠于李唐的唐军,反攻长安。
③:放弃长安,前往陇右(青海),聚拢当地忠于李唐的唐军,反攻长安。
到底该选哪条路呢?
马嵬驿离长安大约一百多里,不远,但当时兵荒马乱,肃宗搞不清楚长安情况。万一叛军进城了呢?万一城内大乱,他回去也收拾不了残局呢?此时回长安,危险系数太大。
所以,他也就没有返回长安。
不回去,那去陇右还是灵武?
陇右相比于灵武,离长安稍远。所以,相对也更安全。
但是,肃宗并不是去逃难的。他过去,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收拢大军,反攻长安。此时叛军离得还远,自己犯不着退到陇右那么远的地方谋求发展。
因而肃宗就选择了离长安相对最近,并且对他还算忠诚的朔方镇,作为自己的立脚点。
想好就出发。不久后,肃宗抵达灵武。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此时的他,威望大涨,已经具备了登基,取唐玄宗而代之的前提条件。
四、唐玄宗的调整。
唐肃宗分道扬镳,前往灵武的消息传到玄宗阵营后,追随玄宗入蜀的人,情绪变得更不稳定了。在这种背景下,这些人难免又会私下发表各种大逆不道的言论。
也就是继续私下讨论,皇帝现在老年痴呆症状越来越明显,我们还应该继续追随他?就如他们在马嵬驿兵变前那般模样。
这时间一长,流言蜚语一多,有些话就传到了玄宗的耳朵里。玄宗此时此刻,面对人心尽失的局面,智商总算是恢复了。
为了平息舆论,也为了打败叛军。
他首先是做了自我批评,对大家做检讨,说一切都是他的错,以致使大家跟他一起背井离乡跑路。
然后,他开诚布公的说,你们不愿意跟我继续走,现在就可以拿一笔路费,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的好去处。比如追随肃宗去灵武。我不会怪罪你们。
大家见玄宗的态度如此端正,被其感动。所以骚动的人心,也就渐渐平息了。
之后,玄宗继续保持清醒头脑。他主动下诏追认了肃宗与他分道扬镳的合法性,同时还要求河西三镇节度使在肃宗抵达后,归其节制。并希望大家能紧密团结在肃宗身边。共抗叛军。
五、木已成舟。
当然,玄宗也不是躺尸,没做一点防备。他为了避免自己被肃宗架空,也分别任命了永王、盛王、丰王坐镇江陵、广陵、武威,负责长江中下游和西北的军事。
他想让三个儿子和肃宗,分别在外统兵,相互牵制。(当时玄宗没有授予肃宗节制另外三个弟弟)
只不过,玄宗的这种努力终究是失败了。因为肃宗没等三个弟弟羽翼丰满,他就在灵武火速登基,并遥尊玄宗为太上皇了。
从他抵达灵武,到继位登基,中间只有五天时间。一点调整部署的时间都没给玄宗留。
而肃宗称帝后,河西三镇均表示拥护他。这也就意味着,肃宗掌握了军权,而且是当时唐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河西三镇无视玄宗,拥护肃宗,是因为玄宗远在剑南,他们继续拥护玄宗,拒绝站在肃宗一边,难免会被肃宗当做贰臣处理。并且他们拥护肃宗得到的回报,也确实远大于继续跟着玄宗)
唐玄宗一看,肃宗已经登基,他此时如果不承认肃宗的帝位,不仅会引发内斗,让叛军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父子两一起抱着完蛋。
而且肃宗此时有兵权,他不承认也没辙。他又打不过肃宗。
因此他也就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咽。正式承认了肃宗的帝位。
公元756年九月,即肃宗登基两月后,河西三镇二十万唐军在回纥军协助下,一战收复长安。
次年二月,肃宗回到关中,先驻凤翔,后回长安。此时,江南的钱粮也运到了。长安百姓听说肃宗兵强马壮,皆附于他。
见此,肃宗很高兴。一切都稳了。为了巩固既得权力,肃宗一面下令唐军继续向东追击叛军,一面派人到剑南接玄宗回来。
毕竟,天下人心还未全部归附。不把玄宗控制住,难免不会有藩王、地方节度使产生另立朝廷,不承认肃宗合法性,挟玄宗以令诸侯的可能性。
在肃宗看来,老爷子一日不回长安,不能被他软禁,他就一天睡不稳觉。
当时的玄宗大概能猜的到肃宗心中所想。也明白自己在外面可能会给朝廷带来动荡。他想歇歇了。累了。于是,他也就高高兴兴的回到长安。“高高兴兴”的在回家后,被肃宗软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