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避暑山庄悬挂三百年的“错别字”,由皇帝亲手所写无人敢说吗?
优质回答:
从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这个辛字旁就是两横一横并存的,怎么会被当作错别字?没事儿翻翻碑帖,少自作聪明。从书法的角度来说,遇上左右结构的字,这多出来的一横作用可大呢,不信你动手试试。
其他网友回答
避暑山庄悬挂三百年的“错别字”,由皇帝亲手所写无人敢说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承德避暑山庄,既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但在正殿大门上的牌匾上有康熙御笔亲写的“避暑山庄”四个大字中的“避”字右边的“辛”字下竟多了一横,有人说这是“天下第一错字”,是康熙的笔误,至今悬挂300多年了,难道当时就因为是皇帝所写,没人敢说吗?
1、康熙为什么要在承德建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这样庞大的一项工程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
清军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军队暴露出很多弱点,康熙对此十分震惊,因为清朝就是在马背上建立的,但由于入主中原后,军队将领缺乏训练,一些马上功夫不行了,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于是,康熙决定要建立皇家猎场,用以训练官兵。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他亲自率领八旗军北上选址,其目的是即可练兵,又可联络北方少数民族,巩固北部边防,实现习武绥远,一举两得的目的。最终在承德建立了木兰围场,建立后的数十年,每年秋季,皇帝都会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举行大规模的秋猕大典。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和处理政务的需要,从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其中避暑山庄,即热河行宫是最大的一座,是康熙皇帝亲自择址相地而建的。可以说,最初建立热河行宫的目的是方便吃住和处理政务。
但承德这个地方,既地处蒙古诸部落之中,离北京不远不近,公文朝发夕至,地理位置十分合适,同时这里又山川优美,景物天成,气修宜人,是避暑的极好胜地。由于古代夏天消暑的方法和措施有限,就这样,慢慢的每年热天,皇帝都要带着后宫嫔妃来这里避暑,因此而又改名“避暑山庄”。
据史料记载,康熙曾来避暑山庄50次,乾隆皇帝来54次,嘉庆皇帝来19次,他们每年大约有半年的时间要在承德度过,可以说清朝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的。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清朝除北京城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2、康熙御笔亲写“避暑山庄”。
我们知道,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少年时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夺回大权,真正亲政,坚持削平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平乱噶尔丹,实现了国土完整和统一。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被称为“千古一帝”。
可以说,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自古君王爱书法,康熙皇帝公元1713年,避暑山庄修成的时候,康熙率领大臣们浩浩荡荡来到此地,看到大殿之上没有匾额,于是兴致一起,便御笔亲写“避暑山庄”四个大字,作为正殿牌匾。但牌匾上的“避”字和我们认知的不一样,在右边的“辛”字下多写一横。
3、悬挂三百年的“错别字”,为什么没人敢说呢?
去过承德避暑山庄的人都知道这个字,于是。有人便怀疑康熙此举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笔下误写的错别字呢?难道就因为是皇帝亲写,当时的大臣就没人敢说出来吗?其实,这是康熙故意而为之。其目的是:
一是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是在避讳“避”字的含义。因为“避”字有“逃避”、“避难”的意思,不吉利,皇上是最忌讳避难的。他认为:“来到这里是为了避暑,而不是避难”,所以大笔一挥多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避难”之意了。
二是康熙写这个字,其实是在避讳别人认为自己有贪图享受的消极思想。在中国汉语中的解释,“避”的含义是避开,躲开,代表的都是消极的含义。而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是万民的表率,自然不能太过于消极,况且当时康熙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可能会有消极的想法,于是为了改变这个意思,康熙便是这个字的上面多加了一横,从而体现出自己不是为了贪图享受才来到这里的。
三是为了警告避暑山庄的人员。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物,被认为是天子,受命于天,他需要管理整个国家的朝政大事。倘若没有了皇帝,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命运都将会出现动荡。所以,康熙通过此举,警告山庄内的工作人员,你们虽然在这里工作,比不得皇城故宫,但同样很重要,同样在发挥作用,服务朝廷和国家,要好好为皇帝和皇家服务。
四是意味着当时的康熙对北方边疆仍有宏图。自1713年起,康熙就已经平定了中国大小地方叛乱,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库愈发充实。要不然也不敢兴建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的建立表明了康熙皇帝大展宏图的野心,而不是为了享受。所以,为了体现出自己的心胸与抱负,就把“避”子多加一横。
五是为了警告来到避暑山庄的人要避讳皇家。避暑山庄除了是皇帝消遣避暑的地方,因为皇帝每年在此待几个月,在这里处理大量的朝政事务,相当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核心机关,在这里会批阅一些机密文件,甚至会接见外国少数民族的首领。把“避”子多加一横,其目的是告诫山庄里面的工作人员,倘若遇到大事的话,要自动回避,严守国家机密。即便看到了也要装看不到,更不能到处乱说了,即便是皇家的私生活,也不能说出去,以免带来杀身之祸。
所以,由此看来,康熙的“避暑山庄”中的“避”字是没有错误的,人们之所以对“避”字质疑,是没有深入了解康熙。但不管怎样,承德避暑山庄却是一个好地方,不管康熙是笔下误写了错别字还是有意为之,避暑山庄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其他网友回答
喷子们!住嘴行不?古人与现代人不可比。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已是约定俗成的了。就像诗词一样,词牌子留下了,谱曲没了。建国后都普通话了,一些老朽还抱着平水韵不放。有些音都没人会发出了,怎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