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种儿子呢?(明宣宗朱祁镇之子)

网友提问:

明宣宗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种儿子?

优质回答:

这事儿明宣宗真得稍微背点锅,虽然他死的时候朱祁镇才9岁,重大教育问题多数不是他完成的,但宣宗这个当爹的前期教育确实有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少。无论言传还是身教宣宗都给朱祁镇做了不少错误示范,再加上老师选得不对,朱祁镇同学就华丽的成了一个昏君。

其实咱们得说朱祁镇的天赋还是不错的,实录里记载为”天质秀杰,龙颅魁硕逈异常,伦巾帽皆须式样加广大为之,乃克适用“。意思是这孩子脑袋特别大,刨除大剂量服用三鹿而罹患巨头症的可能性后,唯一的解释是丫很聪明。

我们都知道宣宗快30岁才混上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宝贝的不得了,孩子刚满月就大赦天下一回,还很是正经的搞了一次出生时五色祥云盖顶的封建迷信活动,让这个大儿子的人望瞬间爆棚。然而我们还知道宣宗这货有点没正形,他很快开始了错误示范。

宣宗的错误示范一

其实说宣宗没正形完全不冤枉他,朱祁镇刚冒话的时候,这货就当着很多重臣的面把儿子抱怀里瞎逗,问儿子:”以后当皇帝了能让天下太平不?“

朱祁镇大嗓门喊:“能!”

宣宗很高兴:“有搞事情的敢带一票兄弟出去砍人不?”

朱祁镇继续大嗓门喊:“敢!”

然后没谱老爹巨爽,把裤腰带也解了,衣服也脱了,全披儿子身上,又把儿子抱上了御座。左右大臣也开始跟着起哄,立马上演了一幕跪地不起,三呼万岁的表忠心戏码,让宣宗和朱祁镇爽上加爽。

其实这一幕仔细想想,如果排除事先排练过的可能性后,唯一能看出来的是朱祁镇这娃有点虎X,一个虎X孩子不上大嘴巴子扇清醒早晚得惹祸。可偏偏那没谱老爹还给了奖励,最后朱祁镇果然也惹下踏天大祸,明朝差点变成南宋了。

宣宗的错误示范二

如果第一个错误示范是言传的话,那么第二个就是身教了,宣宗这家伙确实算个天才,明朝皇帝里能称得上文武双全的也就他了。从资质上说他应该比朱祁镇还好,在加上有朱棣这样的狠爷带着,成就很喜人。

丫诗写的不错,起码比后世写四万多首那哥们强;画画也挺牛,笔法圆融洒脱,当职业画家混饭吃没问题;骑射功夫也算了得,战场上秀连珠箭的事儿都干过。算的上文武双全的顶级人才。

但他有一个聪明人常有的恶习——爱好太广泛,什么都能拿来玩玩。没事斗个蛐蛐啦,玩个投壶啦、出去打个猎啦,他天资奇高,这么多爱好也没影响当个好皇帝,所以给了儿子一个错误的印象,当皇帝很容易。可惜朱祁镇既没有他老子的天资,也没有朱棣、姚广孝那样的名师,这不就等着悲剧嘛?

宣宗的错误决定

宣宗做出最错误的决定就是给朱祁镇选老师,话说当时明朝不是没有牛人,三杨也好、于谦也罢,教朱祁镇都绰绰有余。可偏偏这缺德爹找了个割鸡分子当东宫局郎,督促太子进学。

找个太监也就没什么,你倒是找个像样点的啊?当时宫里也不是没有好太监,金英、范弘这种位高权重的不行,还有李永昌呢啊!那是能和于谦一起讨论军务的兵法大家。再不行还有阮安啊,那是清廉到让无数文官羞愧的好人。最不济找刘永诚也行啊,好歹是狂虐兀良哈的猛人,不至于土木堡叫也先给包饺子吧?

然而宣宗这个没谱的给朱祁镇选的那孙子叫王振,这货文不成武不就,浑身上下就一张嘴好用,简称叫能忽悠。就这样,虎X学生加嘴炮老师组合诞生,明朝的国运也就急转直下了…..

总结起来吧,朱祁镇变成那个操性,宣宗其实是有责任的。他极端错误的言传身教又给儿子找了个傻鸟老师,于是朱祁镇同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完全扭曲,最终让这个虎X孩子在昏君的路上狂奔不回……扯淡完毕……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一、明宣宗如此英明伟大,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样无能的儿子?真给老爸丢脸。

二、明宣宗如此平庸,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样英明的儿子?

其实,不管提问的朋友是想怎么表现宣宗朱瞻基跟英宗朱祁镇的性格反差,实际上,宣宗朱瞻基跟英宗朱祁镇父子无论是在性格、人品还是在位时做出的成绩都相差无几,可以说半斤八两,不分伯仲。

两人的人品还行,都比较重感情,还很敬业,虽然没能像祖上朱元璋那样开疆扩土、大展宏图,但也能守住家业,没有败家亡国,算是守成之君。

先说说朱瞻基的优点。

朱瞻基开创了仁宣之治(仁宗在位时间太短,仁宣之治大多应算在宣宗身上),政绩斐然。

他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一年,但在位期间任用贤臣,关心民间疾苦,从严治军,锐意改革。

当时的明朝可谓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繁荣、国泰民安。

马屁很多人拍了,我们只说他的缺点。

一、重用宦官,给大明留下隐患。朱元璋登基后,鉴于历史上宦官干政的教训,曾经约法三章:不许宦官识字,不让宦官当外臣,任职不能超过四品。但朱瞻基却破戒让太监学文化,为宦官干政创造条件。

朱瞻基喜欢蟋蟀,而且是酷爱,人称蟋蟀天子。他为了一心抓蟋蟀,有时候处理公文的事就让太监来代劳。

朱瞻基如果仅仅是培养一两个太监学文化也就罢了。他在上任第一年就在宫中开设太监学校——内书堂,让太监接受正规教育,还聘请高级教师(翰林学士)授课。太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自然也包括历史知识和驭人之术,树立了远大理想,为日后干政创造了条件。

第二、宣宗朱瞻基对北部边疆的政策过于软弱,为明朝灭亡做了铺垫。

朱元璋建国之初,为了边疆安定,多次派大军用武力制止游牧民族侵扰,维护了边疆的和平局面。

而宣宗登基后,调整了对外政策,对少数民族武装采取妥协、退让的怀柔策略,以外交沟通和经济收买来维护边疆和平。所谓收买就是只要蒙古那边来进贡,就不论贡品价值使劲给钱。

宣宗改战略扩张为战略收缩,放弃安南、内迁奴儿干、同时解散下西洋人员。

仁、宣二宗对蒙古军事上的不作为政策,为蒙古统一局面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导火索就是进贡待遇。)

宣宗时期,河套地区竟然有空地三千里无兵守卫,蒙古人就趁虚而入,开始蚕食,成为心腹大患,史称北虏入套。

对于英宗我们先说他的过错,再说他的政绩。

按照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孬种儿混蛋。老子朱瞻基平庸,儿子朱祁镇也很一般。

朱祁镇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皇帝。因为当皇帝不是当道德模范,好人是不能从政的。

朱祁镇最大的毛病就是重用太监,不过这也是革命传统,不是英宗首创,因为在宣宗的时候,太监就开始评阅奏章,往文件上盖大印了。

只是到了英宗的时候继承了这个光荣传统并发扬光大罢了。

英宗喜欢太监王振,到了一会不见就魂不守舍的地步。有一次皇帝举行盛会大宴宾客,英宗不见王振闷闷不乐。王振也在外面大发牢骚,自比是辅佐成王的周公,英宗得知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赶紧叫王振过来赴宴。还命令百官到门口迎接,太监的骄横和英宗的无能可见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土木堡之变,英宗正是受到了王振的怂恿,御驾亲征才让明军一败涂地,自己也成为俘虏的。

不过在太监王振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杀,英宗后来复辟之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吸取教训没有再让宦官对朝政妄加干涉。

朱祁镇的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是诛杀于谦这个大忠臣。

从明朝的角度来说,于谦无疑是个忠臣,因为他带兵成功抵御了瓦剌入侵,挽救了危如累卵的明朝政权。

从朱祁钰的角度讲,于谦也是个忠臣,因为朱祁钰当初就是在于谦拥护下登基的。而且英宗被瓦剌放回的时候,也是于谦拍着胸脯对英宗归国犹豫不决的朱祁钰说,没事的皇上,有我呢。

但从朱祁镇的角度讲,于谦就不是忠臣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谦跟自己不是一个阵线的,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朱祁镇当了皇帝后,手握兵权的于谦对自己是个巨大的危胁,说于谦是个定时炸弹也一点都不过分。再说,于谦不死,政变的合法性就成了问题。

如果不杀于谦,那英宗就是十足的白痴了。虽然杀于谦是杀了一个民族英雄,但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做是合乎情理的,任何人换成是英宗,都会这样做。

英宗的政绩。

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生活后,英宗开始任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平定了石曹之乱,让国家步入正轨。

英宗非常敬业,”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既罢,进膳后阅奏章。易决者,即批出。”

《明史》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

在普通百姓看来,英宗绝对是一个好人,他对每一个跟他相遇的人都肝胆相照、深信不疑,不管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

对身边大臣石亨飞扬跋扈,英宗一忍再忍,不忍下手。朱祁镇在杀于谦的时候也是由于再三,在大臣的怂恿下才艰难做出抉择。

朱祁镇跟宦官阮浪聊得来,竟然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金绣袋和一把金刀慷慨相送。

伯颜帖木尔是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的弟弟,负责看守土木堡之变被俘的英宗,但两人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英宗被释放回国的时候,伯颜帖木尔一送再送,到了不得不分离的时候,伯颜帖木儿忍不住痛哭失声:”我的皇帝,今日一别,几时得见?”

一个阶下囚要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才能让看守自己的敌方将领如此留恋?

明英宗的最大亮点就是结束罪恶的殡葬制度,而且还是在自己临终的时候。

一个人活着为公而忘私并不难,难的是死神来临的时候,还能想到别人。

人到临终恐惧死亡,贪恋生命,很少想到别人的利益。在此刻提出废除殡葬制度,真的是忘我,确实难能可贵。

他说:”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啊。我死后千万不要这样做,今后也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了这篇文章,你还会以为朱祁镇不如宣宗朱瞻基,还会觉得他给老子丢脸了吗?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明朝的一代明君和仁宣之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会有朱祁镇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这就是天命使然,翻读史书你会发现,尽管每个王朝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继任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往往事实是一代不如一代,直至王朝的灭亡。

明英宗朱祁镇的身世

朱祁镇是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年仅九岁继位,继位之初,由于祖母张太皇太后的摄政和三杨等贤臣的辅佐,朝政相对清明,随着祖母的去世和三杨的离任,朝政逐渐被权监王振把持,后来在其蛊惑下御驾亲征,土木堡一战,不但明朝30万精锐丧失殆尽,而且英宗本人也被蒙古俘获。被蒙古人囚禁一年后放回,回到大明后,又被其弟当时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囚禁7年,直至夺门之变的发生,重新继位,再到驾崩,他的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很富有传奇色彩。

明英宗朱祁并不是如此不堪

从严格意义上讲朱祁镇在明朝的众多皇帝中不算昏君。执政水平还属于中等偏上的。然而他最大的历史污点是两件事。第一,错打一仗,听信王振的馋言出征土木堡。此役不但把明朝的家底,三十万精锐损失殆尽。皇帝本人也被人抓了去,丧失了国格。第二,错杀一人。英宗朱祁镇在通过夺门之变复位以后。错杀的股肱之臣一代忠良于谦。这也是长期被后世诟病的地方。然而在当时从英宗的角度出发,于谦处于反对他的敌对阵营,在他看来自己得势以后杀掉这样的一个“敌人”是理所当然的。

综上所述,明英宗朱祁镇竟然尽管不如他的老爹一代明君朱瞻基,但在明朝众多的奇葩皇帝中还算正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犯下两个为人诟病的历史错误,在我看来是有情可原的。他是因为一生中的两大错误,才给人造成他是昏君的感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