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成功的女人(古代历史女性)

网友提问: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女人活到极致,令人叹服?

优质回答:

对此,可能有会想到一代女皇武则天、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恣意享受人生的慈禧……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女人大都是借助一个朝代的平台,活到了人生的极致。

然而,历史上有一个女人,虽是亡国的皇后,但人生的经历却比小说还要精彩,而且几乎难有相提并论者,她就是隋炀帝的愍皇后萧氏,史称萧皇后。

精彩经历一:亲历隋朝的建立,梁朝、西梁和陈朝的灭亡,以及“开皇之治”和隋朝的灭亡

根据扬州隋炀帝陵萧皇后遗骸的考古发现及推测,萧皇后身高仅有1.5米左右。虽然,并不清楚她的容颜是否“貌美如花”,但这个身高,就算是个美女,相对帝王之家的“选美标准”来说,也绝对是个致命的缺陷。

同时,萧皇后的出身表面看似高贵,但实际上却并不好。祖父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母亲是张皇后。因萧氏生于二月,按江南习俗,这个月出生的女子都不吉利。于是,由萧岿的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然而,在萧氏还不满周岁时,养父萧岌夫妇便先后去世。

随后,萧氏又转由家境贫寒的舅父张轲收养。所以,萧氏虽贵为公主,却生长于贫寒之家,操劳家务之类的粗活绝对没有少干。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材并不出众,出身也并不好,容貌是否美艳还不得而知的平凡女子,却于隋朝建立之年有幸被13岁的隋晋王杨广选为王妃,而她当年已有15岁。(《北史·列传第二》、《隋书·帝纪第三》)

嫁给杨广的第六年,亲眼目睹了西梁的灭亡;第八年,亲眼目睹了陈朝的灭亡,以及隋朝统一全国。接着,又亲历了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开创 “开皇之治” 的辉煌。

在之后的太子之争中,萧王妃深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宠爱,并为杨广的上位起到了很大的助力。

或许因此,就算隋炀帝继位后荒淫无道、沉迷女色,也依旧对人老色衰的萧皇后专宠有加,并从未有过“废后”的举动。

618年,在骁果军发动的“江都兵变”中,时年50岁的杨广被叛军缢杀。兵变后,宇文化及自任丞相,几乎将皇室男丁屠尽,包括萧皇后所生的元德太子杨昭、次子齐王杨暕及亲孙燕王杨倓(为杨昭子),仅留下杨广的侄子秦王杨浩,作为傀儡皇帝。

当时,52岁的萧皇后护着年幼的孙子杨政道(次子杨暕的骨血),成为了宇文化及的“俘虏”,表面则被尊为皇太后。(《隋书·列传第五十》)

精彩经历二:周旋于三大诸侯,依旧身份尊贵,并亲眼见证了各诸侯间的龙争虎斗与灭亡

江都兵变后,天下大乱,诸侯争霸。

周旋于“伪隋”和“许国”的宇文化及势力

当时,宇文化及已霸占隋朝后宫,对已是52岁的萧皇后应该没有太多想法,毕竟年轻美貌的皇宫佳丽无数,还要借助萧皇后的身份巩固自己的权势,而且史料上也并无相关记载。

因此,有说萧皇后被宇文化及怎么样了,应该是无稽之谈。

619年,宇文化及拥立的伪隋政权仅仅维持了半年之久,因宇文化及一路兵败,为在人生最后阶段过把皇帝瘾,在“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的叹息声中,鸩杀了傀儡皇帝杨浩,并自立为帝,建国号为“许”(因其父宇文述曾被封为许国公)。

不久,窦建德砍下宇文化及的脑袋,送给了突厥义成公主,并被悬挂在了突厥的王廷中。

于是,时年53岁的萧皇后便又成了窦建德的“俘虏”。

周旋于夏王窦建德(闵皇帝)势力

因窦建德对东突厥势力较为忌惮,而东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又是隋朝宗室女义成公主。同时,又因窦建德尊奉皇泰主杨侗,而杨侗又是杨广太子杨昭的次子,也就是杨广和萧皇后的亲孙子。

所以,自窦建德接收萧皇后等人后,对萧皇后也是较为尊重,并被安置在武强县。

对此,也有人传言,窦建德和萧皇后有私情,但是窦建德对萧皇后的安置却并不在夏国都城,显然这种说法多为胡乱瞎猜。

同年四月,皇泰主禅让于郑王王世充;六月,为防止再有人拥立杨侗复辟,王世充在兄长王世恽的鼓动下杀害了杨侗,时年仅15岁,无后;八月,在李渊逼迫下退位的隋恭帝杨侑(太子杨昭幼子)病亡(也有说被害),时年仅14岁,无后。若加上宇文化及鸩杀的傀儡皇帝杨浩,三个傀儡皇帝全部死亡。

至此, 杨广所遗男丁仅有萧皇后守护的孙子杨政道了。

周旋东突厥,并拥立孙子杨政道建立“后隋”

620年,窦建德在处罗可汗的要求下,将萧皇后和杨政道交予东突厥使者接了回去。

同时,处罗可汗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把境内的中原官吏及百姓,全部交给杨政道管理,而杨政道则依照隋朝制度设置百官,史称“后隋”。

同时,处罗可汗还打算夺取并州,以安置杨正道,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处罗可汗则说:“我父亲丧失国家,靠隋朝才得立为汗,如此大恩不能忘却。”然而,就在处罗可汗准备出兵之时,却突然病故。

随后,颉利可汗继兄汗位,复娶兄妻义成公主为妻,并连年侵犯唐境。

结果,在630年(贞观四年),东突厥被唐朝名将李靖率军灭亡,而萧皇后和杨政道自然也就成了唐朝的“俘虏”。

精彩经历三:目睹“贞观之治”,并保得杨广子孙延续,而且结局完美

64岁的萧皇后和杨政道降唐后,被安置在皇城朱雀门外兴道坊的一处宅邸。同时,李世民还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后又担任尚衣奉御,并有子杨崇礼,官至户部尚书,爵封弘农郡公,另有三孙和一孙女。

对此,还有人说,33岁的李世民和64岁的萧皇后有染,这种年龄差距可能吗?再说,萧皇后还是杨妃的嫡母,更加不可能了。

直到647(贞观二十一年),享年81岁的萧皇后才平安去世,谥号为“愍”,并与隋炀帝合葬扬州。

所以,若以人生经历的精彩而论,萧皇后无疑是“活到极致、令人叹服”的一个女人。但是,并非因让6个帝王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流言而“活到极致”。

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来介绍一位传奇的女人,他从贫民窟走向阿根廷第一夫人,他从下九流走向上流社会,他宠辱不惊笑看风云。这个女子就是艾薇塔·贝隆。

钞票上的女子就是今天的女主角,来跟随尼采了解下艾薇塔的生平吧。

艾薇塔出生在一个农场家庭,是个土豪地主吧。按理说应该是不错的,只是她母亲不是原配妻子,只是地主的情妇。并且在为土豪生了五个孩子后被抛弃,就这样母亲只能拖着他们来到贫民窟居住。也就是如此惨淡的环境让她不得不靠自己走出一条光明大路。不甘心一辈子住在贫民窟。她发誓要偿还被人称作野种的耻辱,即使用自己的身体。从野种到第一夫人,她都经历了什么?

15岁那年,当艾薇塔听说歌手奥古斯汀·马加尔迪在小镇演出,她便机敏地认为这是一次摆脱自己命运的绝佳机会。于是,她不惜以身相许,条件是奥古斯汀·马加尔迪带她去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但是好景不长,已经有妻子的奥古斯丁到了首都就将艾薇塔抛弃了。艾薇塔只能另找目标,一个身无分无的女孩子想要做大人物不得不做一些令自己受辱的事情,艾薇塔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各种酒吧、宾馆、剧院穿梭于各种权贵男人之间。只要对她的目标更进一步,无论谁都将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20世纪40年代,她终于认识了生命中唯一一个能让她不再“流浪”的男人。在一次宴会上,贝隆上校演讲关于他主张的”民主”理论,他的言语气度深深地吸引了宴会现场的艾薇塔。贝隆痛斥地主、同情下层人民迎来了阿根廷广大民众的支持。或许有人质疑这一次艾薇塔是不是在利用贝隆呢?

不是的,是贝隆的政治思想引起了从小经历过痛苦的艾薇塔的共鸣,她认定了这个男人可以一起共度一生。阿根廷当局囚禁了贝隆,艾薇塔并没有放弃继续在外面宣扬贝隆的思想让民众抗议要求释放贝隆,当局迫于压力释放了贝隆。

患难见真情,贝隆更加深爱这个和自己走在一条线上的女人。正逢阿根廷选举,毫无疑问,在贝隆夫妇极力营造的民主气氛之中,贝隆于1946年正式当选为阿根廷总统。

27岁的艾薇塔成为第一夫人,即使贵族夫人之间还是对她的出身嗤之以鼻,但是她不介意,她更多的是去平民居住的地方看望穷苦的百姓,她为了提高阿根廷的社会保障、救济、劳工待遇、教育水平等问题忙得焦头烂额。艾薇塔永远站在穷人那一边,对阿根廷女性在社会中遭到的不公深恶痛绝,她代表阿根廷妇妇女发言,她的每一次演讲都是座无虚席,且大部分都是女性。

33岁那年,艾薇塔得了癌症,临死前留下了眼泪。诀别了丈夫,她还有很多理想抱负还没实现。失去艾薇塔的贝隆的政权在1955年被推翻,而他本人则流亡巴拉圭,”贝隆主义”不在了,而艾薇塔的名声依旧,阿根廷的7月26日属于这位传奇的”第一夫人”。五十年过去了,艾薇塔的思想不仅属于阿根廷,而且还属于世界。她影响了其他国家”第一夫人”的价值观。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歌词就是描述艾薇塔的一生的,其中有几句我觉得很有意义:

don’t cry 4 me argentina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the truth is i never left u.事实上我从未离开过你.

all through my wild days.在那段狂野岁月里.

my mad existence.疯狂历程中.

i kept my promise.我信守诺言.

don’t keep ur distance.别将我拒之门外.

and as 4 fortune,and as 4 fame.至于金钱,以及名利.

i never invited them in.我曾未奢望.

they are illusions.它们不过是幻象.

they’re not the solutions.绝非解决的途径.

they promised 2 be.如它们所承诺的那样.

the answer was here all the time.答案一直在这.

i love u hope u love me.我爱你,希望你也爱我.

贝隆思想没有在阿根廷全部执行,这是他夫妻俩的乌托邦。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女人活的极致有很多种说法,就看你的三观如何抉择。

若论权利走向巅峰,皇帝无可厚非地排在最高,中国唐朝的武则天女皇帝可以称为权利的极致。

若轮美丽走向无双,倾国倾城应该是最高的褒奖,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施可以称为美丽的极致。

但要论事业走向辉煌,走向无人企及,走向万众瞩目,可能有很多很多人可能达到,但是,今天我独独推荐曾经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文革前中国“22大影星”之一、解放军少将、八一厂厂长王晓棠。

王晓棠无论是在做演员还是在担任电影厂领导时,都取得了许许多多的成就和业绩,有口皆碑,众人皆知。这里,我不赘叙她在银幕上塑造的一个个动人感人的艺术形象,单聊一下她领导组织参与拍摄的中国军事题材的大制作影片《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

上年纪的影迷都知道,前苏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拍出了一步波澜壮阔的、反映卫国战争大反攻的、多集纪实军事故事片《解放》,即是史诗,又是故事,更是资料,空前绝后。

中国进入九十年代后,王晓棠担任八一厂厂长不久,中央军委就提出了我们也要拍一部反映中国革命重要的一段史诗纪实片。具体任务就是,要把解放战争史拍成故事片。这样就有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大片的产生和成功。

可以想见,王晓棠在领导组织协调这样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影片拍摄过程中,需要多少智慧、勇气和力量。单说拍战争场面时,就动用了7个军区的150万人次。各种一次性调动上万人的场面多次出现,再加上各种军事器械、武器、战斗、爆破等等,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影片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赞不绝口。

  可以说,反映解放战争的史诗巨片,渗透了王晓棠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心血。指挥这样一系列战争片的拍摄,在某种意义上也不亚于指挥一场场战斗。这也是王晓棠为八一厂留下的辉煌大手笔,更是一种人生事业的巅峰和极致。

如今,我们再看这些影片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如此波澜壮阔的大制作大场面大手笔,只能放在那个年代,现在想拍,无论如何拍不出来,因为今天已经不具备当年的各种条件了,从场景、人员、资金等等现在都难以企及了,如同苏联的《解放》也只有出自那个年代。

八一厂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史留下了三部鸿篇巨作,填补了中国影坛无大型史诗故事片的空白,在为广大观众奉上一部饕餮大餐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影人争了一口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