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么化用诗词?
优质回答:
问题::怎么化用诗词?
……
一、古人的化用
化用是古人创作诗词的常用手法,也是用典的一种。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说杜甫的化用:
张燕公〔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即杜之〔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所本 也;〔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即〔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所本也。
宋朝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中,关于杜甫化用前人作品的现象有这种评价: ”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垄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作者不及述者。“二、关于化用,古人是这样认为的
黄庭坚曾将说过: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中,一祖就是杜甫,黄庭坚是其中一宗。黄庭坚韩杜诗文里,每一个字都有来历,只是后人读书少不知道而已。
南宋文学家周紫芝说“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他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并举例说:
梅圣俞诗云:“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田流。”欧阳文忠公诵之不去口。鲁直诗有“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来”之句,恐其用此格律,而其语意高妙如此,可谓善学前人者矣。竹坡诗话
关于化用,黄庭坚说杜甫韩愈如同点铁成金,虽然取之于他人,但是强于原作者,这一点和后人杨万里的“作者不及述者。“意思差不多。周紫芝也说“鲁直诗语意高妙如此,可谓善学前人者矣”。
三、古人如何能够随时化用呢?
古人为什么能够随时借代化用前辈的诗句呢?空海和尚说唐朝诗人的有个好习惯,随身带有前人诗歌的手抄本,自己作诗的时候如果苦思不得,就打开“锦囊”看一看: “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
今天我们有手机了,古人岂不是羡慕死…..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博闻强记,当然有的人脑子好,援笔立成,但是有的人可能就要查一查随身的书了,如果还没有查到,就回家查一查。黄庭坚有一首诗,说的是秦观和陈师道作诗的不同: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据说李商隐作诗也是需要大量的查书,被人笑话“獭祭鱼”,宋·吴炯 《五总志》:
唐 李商隐 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这种查书主要是查前人典故、前人对于同一种主题或者形象的成熟作品,用于自己用典、对仗、练字等等。
结束语
从上面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化用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对于化用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有点铁成金的本事,要“善学前人”。
化用也是用典,用典的最高境界是“ 水中著盐而不觉”。不过这也造成了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理解程度也不同。就是说王国维所说的隔与不隔。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小秘书邀答!
引言:
民间有句老话:"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抄的妙不妙"。所谓"抄",说起来容易,但实属不易。如何抄?怎样抄?关键还在这个"妙",怎一个"妙"字了得!
"化用"手法的利弊
自古文人多巧舌,抄,说得冠冕堂皇是"借、借用",甚至还有专有名词叫"脱化"、"化用",如果说的不好听就是"偷",就是"剽窃",文人们还称之为"文屠"、"文抄公"。
在头条的"老司机"们,也许经常能看到"洗稿"、"伪原创"这个词,从某些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抄袭",不过是采取了一些手段,或者是文章处理软件而已。不管说的好听不好听,关键在于:会抄不会抄,会偷不会偷。
古今诗人、词家擅抄善偷者不计其数,很多名家大师也不例外。与其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还不如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一一一诌也罢,偷也罢,还是抄也罢,只要心术正、笔法精,精妙地借鉴,理解后的变通,未尝不是好事。也就是说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立地书厨,久而久之,因赏其词、爱其句,或赏其情、爱其意,一旦自己下笔,便有意无意地承借脱化他人佳句,也是一种写作方式和手法。
归根结底
腹有诗书气自华,博闻强记,正如少陵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切莫书到用时方恨少,抓耳挠腮何处抄。胸无点墨,哑口无言,更谈不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厚积而薄发,创作中又能信手拈来,巧妙借鉴,这是硬道理,也是真功夫,何乐而不为?
相反,居心叵测,心术不正者,此法不宜!倘若偷学行骗伤了面子,自取其辱;功力不足者,断章取义,一叶障目,此法慎学!倘若走火入魔,损人利己,沽名钓誉,自毁清誉,令人不齿。正所谓:要做学问先做人,人品重于学问。
在诗词的创作中,运用前人诗句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对继往学问的传承和发展,这是诗词创作的一种普遍规律。
但值得注意的是,化用和抄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抄袭是对原创作品照本宣科,抄袭者不要说创出新意,恐怕对原句原诗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自然是窃贼行径。化用是在前人诗句的基础上,结合亲身所触及的真景实情,或借或改或炼,运典入化,浑然天成,来自于原创甚至高于原创。
例证说明
有关"化用"手法,以毛泽东主席诗词为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借用唐代李贺的原诗句;
"我欲因之梦寥廓"源于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我欲因之梦吴越";
"斑竹一枝千滴泪"源于清洪升《稗畦集.黄太君出诗见示》中的"斑竹一枝千点泪 ";
"飞起玉龙三百万 "源于张元《雪》诗中的"战败玉龙三百万" ;
"一唱雄鸡天下白"源于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
再次感谢小秘书平台!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敬请文友,多多支持,留言转发,评论交流,不喜勿喷!
其他网友回答
怎样化用诗词?
首先应正确理解“化用”,应是消化吸收再创造使用。实际上我们写诗的时候,看到一个题目,首先脑海里出现的是这题目本身的影象,然后再想想以前古人是总样描述的,如果印象模糊就可以通过浏览器去查询,看看原来的诗句,瞧瞧对释的白话文。再去看看作者生平事迹,写作背景,以及这个人在文学上的地位等。最主要要看成功人士的欣赏评论,那才是精华所在,他们的真知灼见会让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长知长才智就在于“闪光的评论”,有人说“自古评论出人才”。这话很对。有句话叫“他山之石可以琢玉”。就是把别人的诗句再加工提炼,使其更加精炼,更加富有内涵意境。
一首诗的完全,可根据需要随意查找素材,寻找“意象”。诗就是无数“意象”组合成的,每个“意象”都有诗的出处。所以有人报怨诗难写,就难在“意象”的排列组合上,“意象”的搜索上。
实际上“意象”就是“化用”来的,它具有朦朦胧胧的感觉,似有又无,具有虚化的特点。只有其神韵而不见其物。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所以我们的应用只能停留在“化用”上。如果整搬照抄,立刻会被名眼人看破,倒不如“化用”,他还会为你点赞“化用的妙”。
感谢邀请,希望广大诗词爱好者,大胆“化用”,化出精品,用出高度,“点石可成金,化用出好诗”。下面就用此作藏头,进一步说明“化用”的重要性。
七律/藏头诗
点石成金化用出诗
点点词词段赋章,
石石玉玉宝珠藏。
成人之美双双美,
金璧连城价价扬。
化变之学心贵悟,
用长去短弱成强。
出来寻觅千意象,
诗贵活用要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