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天灾人祸不断,诸侯们如何保证自己的粮食供给?
优质回答:
笔者觉得大概有以下四条途径。
第一是占据粮仓,历朝历代,和平时都会修建官仓,囤积粮食。这些粮仓通常囤积量很大,战争时足够应付一段时间的消耗。如秦朝末年荥阳有敖仓,是个巨大的粮仓,是各方争夺焦点。楚汉争霸时,项羽没取敖仓是个重大的败因,刘邦靠着敖仓的供应才拖到最后的胜机出现。隋末战争时,洛阳附近的兴洛仓也是同样的例子,兴洛仓据说周长20里,储存的粮食够一千万人吃一年。东汉末年应该也有一些这样的巨型官仓,一些诸侯通过占据这些粮仓应该能解决一段时期的粮食供应。下图为古代粮仓。
第二是屯田,三国时候人口大量减少,耕地是不缺的。一方面可以招募流民来耕种,给予一定的优惠,比如提供耕牛农具;另一方面直接发动军队屯田。通过屯田收获的粮食其中较大的比例可以上交给国家。这点历史上记载较多,魏蜀吴均有开展屯田的记录,大家在教科书上也能看到。
三是农业税,古代的农业税绝大时候都是实物税,农户种粮食就直接缴纳粮食给国家。农业税也一直是古代国家税收的大头,在我国直到本世纪初才取消。
四是抢掠,战争情况下,粮食转运艰难,特别是诸葛亮北伐,蜀道运量特别困难,因为,孙子兵法里就强调要因粮于敌,就是从敌人手里抢粮食。这里的敌人是广义的,即指抢敌方的运粮部队,也指进入敌国后抢敌国老百姓,抢割敌方即将成熟的粮食作物。这些在三国演义里都有体现。
最后想说下,粮食是战争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乱世,大家跟着你打仗无非就是想有口饭吃,官渡之战时,曹操突袭了乌巢粮仓,袁绍的部队也就散了。诸侯为了获取粮食,可以不择任何手段,抢己方百姓也是常规操作,两脚羊也多见诸史册。
原创手打,仅供参考,欢迎关注,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了粮草的重要性。而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天灾人乱不断,但是我们会发现,中原诸侯混战,战事可以说没有停过,而除了曹操以外,很少有其他诸侯说自己缺粮。那么这些粮草来自哪里呢?
我认为其来源主要有五个:
领地产量高;
屯田获得;
世家大族或者豪强提供;
掠夺;
清理贼寇;
以战养战。
(1)汉朝的十三个州,贫富差距巨大,例如地处边疆的幽州、并州、凉州,一直以来都是给人以偏僻、贫穷的印象,再加上异族的掠夺,更是造成这些地区的贫穷。而其他州都有着不错的产粮量,尤其是豫州,别看一开始占领了豫州的曹操一直缺粮,那是因为豫州自从黄巾之乱后贼寇丛生,才导致经济的衰退。要知道豫州的汝南郡是东汉人口最多的郡之一,此外豫州更是有着众多的世家大族。而且早期袁术穷兵黩武,但没有缺过粮,就是因为他最开始所占据的南阳郡与汝南郡都是东汉最富裕的郡。因此,诸侯的粮草的一个来源必然是自身州郡的产粮。
(2)屯田获得很好理解。成熟地采用屯田之策的诸侯就是曹操,曹操早期仅仅占据一个兖州,一直到后来官渡胜利之前,曹操势力一直为缺粮问题而困扰。就是因为屯田,大大缓解了这一方面的压力,但是还是有着缺粮问题。
(3)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豪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拥有大量的佃户,每年佃户们所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被他们的雇主获得。如此日积月累,这些世家大族或者豪强就有充足的粮食。这一点可以从鲁肃随意指着其中一仓的粮食提供给周瑜就可以看出。
(4)后面三条并在一起说,这些说到底都是依靠武力获取。掠夺粮食有两种情况,一个就是掠夺自己领地里百姓的粮食,这种就属于竭泽而渔;另一种就是掠夺他人领地里百姓的粮食,这种也可以看做以战养战。而清理贼寇也是属于掠夺,只是掠夺贼寇既可以获得粮食,又可以获得名声,两全其美。
在乱世为什么很多人选择落草为寇?就是因为作为一个老百姓要饿死,而作为一个贼寇可以存活下去。这才有了众多的贼寇。而成为贼寇的人们,因为贪婪更是掠夺了大量的金银或者粮草。可以说贼寇是极其富有的。而曹操势力早期就是依靠攻打贼寇才得以强大,先是收降了青州来的黄巾军,再是攻打豫州的黄巾军获得了大量的粮草,才度过了蝗灾。
结语
诸侯们的粮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必须依靠领地上所产的,因此,不论是哪个诸侯绝对是会大力发展农业,因为古代不管怎么说都是农耕社会。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自己确实也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证明资料,只是想出来一些相关的信息,仅供参考。
一,我认为除了“横征暴敛”外,实在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二,为什么会天下大乱,为什么会有黄巾起义?无非就是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活得下去谁会干这个事情!
三,怎么才是活不下去?就是无法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权力,连肚子都无法填得饱。家中已无粮,方才用命量。
四,列个人口数字来做个支撑:东汉末年到赤壁之战,中国人口从6700万左右直接减少到150万左右,正如曹操《蒿里行》描述那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百遗一,何其惨烈?这些除了战争原因外,不可能没有参战就被饿死的。为何会被饿死?猜猜也能猜出一二,因为这个人口的数量,基本不会存在土地养不活的情况,即便假设有,也是刚开始,随着人口的下降,自然会达到一种平衡,但是一直都没有出现这种平衡。中国的人口,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历史最低点。这就是中国历史中的至暗时刻。
五,那个年代太过遥远,或许我们只能想象,但是近观离我们最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看看离我们最近的1942年大饥荒,这应该可以认为:就是那个战乱时代的现代翻版。军粮,除了暴力征收,强摊明抢,哪可能会有和平上缴的来源?那些诸侯军阀,谁会在意老百姓的那一点死活?
六,战争,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一种梦魇。只是在战死、病死、饿死等等死法中,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依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出一种稍微慢一点的方式,结局都没差。
七,那些叫嚣战争的,都是流氓,流氓到已有畜生的模样。
其他网友回答
虽然东汉末年的天灾人祸很多,可是农作物的收成有时可以是很容易恢复的。基本只要稳定了超过两年就可以满足收取赋税的要求,而且东汉时期实物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上的一般等价物,谷物和丝绸在当时的购买力基本上已经超过了钱财,这些东西一方面是容易恢复另一方面是容易保存。当时的布匹丝绸很容易存储,可以用以换取粮食。
诸侯之所以可以保证粮食供给,一方面是因为黄巾之乱平息之后,天下基本上还是恢复了一阵子的宁静。董卓之乱祸不及外州,诸侯讨董也并不影响南北诸侯的属地收益。特别是巴蜀等地,根本就没有被祸乱波及到,它的粮食产出也就可以得到保存。
第二,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在激情澎湃的历史大事件进行时,地方上的基层制度其实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转。收取赋税,征发劳役、兵役这些往往不被记录在史册中,却是最正常,最平凡,最普通的行为。所以诸侯可以通过这些来获得一定量的收益。
第三,诸侯当时各自为政,消耗的最大的是粮食,所以诸侯之间争夺的最严重的也是粮食,因而可以通过军事战争的形式来争夺粮食,获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