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何应钦(何应钦厉害吗)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何应钦?

优质回答:

蒋介石曾经气呼呼地说过:“没有我蒋中正,绝没有何应钦!”

这是在警告何应钦,你最好乖乖听话,不然的话,让你好看!

何应钦到底犯了蒋介石的什么忌讳,让蒋这么生气?

1927年4月,蒋介石撇开汪精卫和武汉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下可将汪精卫给气坏了。

不过,汪精卫也很尴尬,枪杆子几乎全在蒋介石手里,他手里那几杆是对付不了蒋介石的,所以他想要对付蒋介石的话,只能找人合作,找的是谁呢?桂系“李白”。

“李白”素有野心,想要取蒋而代之,此时宁汉分裂,蒋、汪两人斗得你死我活,可是汪因为手里枪杆子太少,所以很难斗得过蒋,只要“李白”能够支持汪,那么汪便可以扭转局势,转而占据上风。

蒋、汪斗得越厉害,“李白”便越有机会坐收渔利。

这时候,冯玉祥也跳了出来站在了武汉这边,如此一来,蒋介石便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处境。

更让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被他视为嫡系心腹的何应钦竟然也背叛了他,何应钦不声不响地配合“李白”和汪精卫逼迫蒋介石下野。

此时的蒋介石不仅腹背受敌,还受了内伤,所以他不得不通电下野。

可是,在蒋介石辞职后,“李白”、汪精卫、西山会议派等等各方势力仍然斗得不可开交,形势更为动荡,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电请蒋介石复出。

1928年1月8日,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职。当年2月,蒋介石为了报复何应钦联合“李白”、汪精卫对付自己,直接撤销了何应钦第一路军总指挥的职务。

蒋介石先是打了何应钦一棒,然后又给了他一根胡萝卜——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参谋长,同时撂下话:“没有我蒋中正,绝没有何应钦!”

蒋介石这话确实说的没错,何应钦能有今时今日确实是多亏了蒋介石的信任和提拔。

何应钦生于1890年4月2日,1910年入读日本振武学校,后来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16年学成回国后受聘于黔军。

后来,何应钦因和妻兄王文华发动“民九事变”,于1921年被驱逐出贵州,后在滇军中任职。

1924年,蒋介石奉命筹办黄埔军校,所以到处招揽人手,读过日本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的何应钦也因此成了蒋的招揽对象。蒋一招手,何便兴奋激动地跑到了广州。

何应钦到了蒋的麾下后,很得蒋的信任和重用,很快升任了黄埔军校教育长、第一军军长,短短两年时间便坐到了这个位置,不得不说真的很让人惊讶。

可是,这边蒋才将他提拔起来,那边他便背叛了蒋介石,蒋介石能不气吗?

所以,蒋介石才发狠地给了他一个警告,没有我蒋中正,哪有你何应钦?不过,何应钦却似乎没有领会到蒋的用意,几年以后,他又一次触碰了蒋介石的逆鳞。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囚禁了蒋介石,何应钦一看,心思便活络了起来,这是他的一个机会——或可取而代之。所以,在蒋介石身陷险境的时候,何应钦不仅没有想办法让蒋介石脱困,反而想要出兵讨伐张学良,然后趁机代行了蒋介石的总司令职务。

何应钦这一招确实够狠,他发兵围攻张学良,确实很可能会造成张的狗急跳墙,然后一枪崩了蒋介石。

不过,何应钦的“借刀杀人”没有成功,只怪蒋介石讨了一个好老婆——宋美龄。

宋美龄在这时候表现出了过人的政治谋略,她一边稳住何应钦,一边则亲飞西安和张学良展开谈判,最终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经此一事,蒋介石意识到了何应钦确实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不过奈何当时何应钦手握军权,所以蒋也只能投鼠忌器,没敢一下捋了他。

蒋介石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信任何应钦,所以他培养了陈诚,用陈诚去慢慢取代何应钦的位置。

何应钦的反反复复是他失宠的根本原因,虽然他确实有能力,但是蒋介石显然更愿意用听话的人。

所以,后来何应钦直接被蒋介石给一脚踹开了。

何应钦这厮也没少干坏事,他是国民党内出了名的亲日派。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何应钦则奉命在南京主持“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这本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可是何应钦偏偏将青史留名弄成了遗臭万年。

日军多年以来,在中国犯下了滔滔罪恶,所以日方代表在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的时候,被要求立正站直,然后低头弯腰地双手捧着投降书递给何应钦。何应钦一看,心里不开心了,怎么能让自己的“日本朋友”这么低声下气?

于是,他也赶紧站了起来,弯腰鞠躬地接过了投降书。

这一幕,可谓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何应钦的举动,丝毫没有胜利者的姿态,似乎只是两个合作者之间的客客气气。

确实,何应钦很希望他能够和日本人称为合作者。

冈村宁次在日本投降后作为甲级战犯,本应该被送到国际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可是却因为蒋介石和何应钦的庇护,逃脱了制裁,一夜之间,从战犯变成了蒋介石高级军事顾问。

对于冈村宁次的“无罪释放”,何应钦是出力颇多的,1956年何应钦去日本看望冈村宁次的时候,冈村宁次不禁感叹道:“还有一件事,应该向您深深感谢,就是我们打了败仗,却没有一个人变成俘虏,这是您的鼎助所赐。”

冈村后来又补充道:“我所以能够摆脱战犯,亦多亏了您派来的律师帮助,这虽然是件私事,我是应该向您致谢的。”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得很开心,何应钦也始终保持着“友好”,他们确实表现得像两个十几年未见的重逢好友。

但是,何应钦所为,不顾中国人的感情去保护和巴结一个日本战犯,又与汉奸何异?

何应钦即便曾经再怎么风光,可是他的反反复复,一如小人;他的亲日媚日,一如汉奸走狗,终究让他跌下了“神坛”,没了往日的荣耀。

其他网友回答

何应钦,生于1890年,字敬之。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贵州省兴义人。是蒋介石麾下八大金刚之首,毕业于日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完全彻底的亲日派。黄埔军校总教官,可以说在黄埔的资历仅次于蒋介石,但他对黄埔系的影响几乎没有。黄埔系也没有任他当老师的,(也许怕老蒋多心)也就是由于此。何应钦被蒋介石防范了一辈子,蒋介石依靠他高超的政治手腕把何应钦掌握于股掌之间。何应钦也算是“位高权重”将国民党军队的所有二把手做了个遍。包括国防部长,军政部长,三军总长,甚至行政院长。

就何应钦一生的军旅生涯而言,他没有直接指挥过部队,更别说亲临一线指挥军队打战了,和国内军阀,抗日。解放战争他都没有指挥和参与过,他更像一个传声筒和后勤部长。其中最关键在于,蒋介石不许何应钦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没有自己的嫡系将领,更没有自己的派系。始终老老实实地(被迫?自愿?)待在老蒋身边当副手,作为国民党第一批一级上将,居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战役,仅比张学良好点,难怪白崇禧大骂何应钦是童养媳妇。是奶妈,天天给人家养军队,看家狗。阎锡山也说,何应钦见老蒋就会打立正。何应钦虽然看上去在国民党权倾朝野,但实际他在军事不如他的学生,陈诚和胡宗南,个人实力上不如李宗仁阎锡山。白崇禧,薛岳,关麟征,杜聿明,傅作义等人对何应钦也是颇为瞧不起。觉得何应钦完全是依靠“拍马屁”熬资历资历做到军中二号人物的。何应钦好不容易在西安事变雄起一把,但结果却是老蒋平安回来。虽然他是想致蒋介石于死地,进而取而代之,但蒋介石平安回来以后,依旧重用何应钦,可见何应钦做官的本事。

就何应钦个人而言,他是一个聪明人明白人,从一个贵州小军阀起家,认准政治准形势,攀附上蒋介石,一生无悔(有2次动摇)。可见何应钦眼力不错。而在在政治上及其圆滑。虽然汪精卫多次“拉拢”他,何应钦却始终在在蒋介石一边,可见,何应钦知道汪精卫不能成事,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何应钦无疑和汪精卫都是亲日派,但亲日而未降日。何应钦是出于由于羡慕,(汪精卫是恐惧),表现出亲日倾向。但是他守住了底线。

在大陆权倾一时的何应钦到了台湾以后。就和其他国民党大佬一样,被蒋介石彻底地抛弃边了,此时的蒋介石的最大心愿就是传位给儿子蒋经国、蒋介石在台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资历深厚,权倾朝野的大佬剔除,也意味把丢失大陆的原因推给了他们。何应钦上很灵光,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何应钦对此更是心领神会。何应钦主动交出兵权(实际就是拥护,他也无兵权可交)。不问政事。只养兰花,蒋介石对何应钦如此识时务也是颇为赞赏,给了何应钦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虽无实权,却有虚荣),礼仪上上给予了何应钦最大尊重。晚年何应钦应该还是不错的。在何应钦90大寿的时候,蒋经国在“总统府”向何应钦颁发了当局的最高勋章——国光勋章。在祝寿大会上,蒋经国对何应钦执晚辈。十分恭谦。1987年10月21日上午,何应钦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98 岁。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次东征中,黄埔校军与陈炯明叛军战于棉湖。陈部大将林虎率领两万余人,对教导第一团团长何应钦的两三千人展开疯狂进攻,形势十分危急。

恰好也在团部的蒋介石对何应钦说,敬之兄,你要坚持住并要想办法挽回败局,假如今天失败了,我们一切就都完了!

何应钦亲率卫士将一处被敌人突破的阵地又堵上了,然后又指挥全团展开逆战。也许是天意,原本已经“罢工”的陈诚炮连的几门老旧山炮,突然又能打了,加之钱大钧的教导第二团前来支援,黄埔校军竟然反败为胜击溃了林虎部,取得了棉湖大捷。

晚年何应钦

棉湖大捷不但是何应钦的成名战,蒋介石甚至还把取得这次大捷的3月12号确立为他与何应钦“同生死、共患难”的纪念日。自此之后,随着黄埔军的扩编,何应钦又先后被任命为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军长,成为蒋介石的实际操纵部队的头号代理人。

甚至就连制造“中山舰事件”前,徘徊不定的蒋介石还曾经密电何应钦:我打算下野暂避风头,但此后路在何方?午夜彷徨,筹思无措,冀兄教我。时为第一军军长的何应钦随即回电表示,他和第一军坚决支持校长。有了何应钦的承诺,蒋于是下定决心干上一票,他得逞了。

事实上,从1924年到1944年底,何应钦都是蒋在嫡系部队中的代理人

黄埔军校初创期间,蒋介石之后位居第二把交椅的原本是王柏龄。由于王自身的不争气,他的第二把交椅逐渐被他引荐的何应钦取代了。自此,严肃的蒋介石与随和的何应钦,也就分别成为了黄埔系的“严父”和“慈母”。

如果再往上追溯,何应钦与蒋介石的首次并肩战斗,发生与1911年的陈其美“光复”杭州之后,当时蒋介石任团长,何应钦任营长。如果再考虑到还是日本振武学校的师兄弟关系,蒋、何的渊源还真挺深的。

虽然也有过1927年与李白联手逼蒋下野及1936年武力讨伐张杨的“前科”,但总体来说何应钦还是被蒋信任和重用的。从1930年起,一直到1944年,何应钦连续担任了14年的军政部长,这可是蒋介石系统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军职。

为安抚被陈诚接任了军政部长而不太痛快的何应钦,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下辖28个军、86个师,基本全部掌握了当时最具战斗力的中央军精锐部队。

1946年5月,何应钦前往纽约,出任驻联合国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

这次,何应钦算是被放逐了,彻底远离了权力中心。

放逐何应钦,还是为了让他少一点对陈诚的掣肘。不知道少了制衡对陈诚是不是好事,在参谋总长任上大施拳脚的他先后在山东、东北栽了很大的跟头,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辞掉所有本兼各职,提前去了台湾为蒋介石打点前站。

1949年初,在纽约蹲了3年冷板凳的何应钦,随着蒋介石的下野而回国出任了“行政院长”。夹在李宗仁、蒋介石中间的何应钦,其实能起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

据部下回忆,担任“行政院长”期间,何应钦从没有去过奉化溪口看望过蒋,他就是“守”着南京。也许这段经历对何应钦来说,可能更多还是煎熬而已,因为他知道,大厦不是将倾,而是已经倾了。

晚年的何应钦曾对养女说,蒋公给予我的最大荣耀就是让我在南京主持了对日受降仪式;经国先生给予我的最大关怀则是参加了我的90及95大寿庆典

曾经风光无限的何应钦,到了台湾后远离政治纷争,闲暇之际就和白崇禧等人一起去打打猎,打打牌,养养兰花,偶尔也会写写文章吹捧一下蒋介石。

他说,“我这一辈子享受到了很多常人享受不到的东西,应该知足了”。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平常心,1890年出生的何应钦一直活到了1987年。

其他网友回答

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所在的黄浦路上,布满了站岗巡逻的国军士兵,他们身着崭新的军装,个个高大威武、气宇轩昂。 从辕门道至礼堂的道路两侧,每隔几米就树立着中、美、英、苏等同盟国的旗帜,在旗帜中间站立着的则是头戴白色钢盔的宪兵。 这一天是日本向中国正式投降的日子,上午9时许,在礼堂的受降桌前,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用因为过度紧张而不停颤抖的手在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从上衣兜里掏出印章,歪歪斜斜地盖在自己的名字下方。 在219名国民党陆海空军将校、51名国民政府文职官员、47名盟国代表以及88名中外记者的注视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同盟国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从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手中接过降书。

身着一级上将军装的何应钦,虽然极力让自己显得轻松一点,但是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他还是难以掩盖心中的喜悦: 对于何应钦来说,荣任“三九”南京受降大典的受降主官,应该是他漫长的军旅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页了。由此既可以看出他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他的依仗。但是,在聚光灯下接受日本人投降的何应钦应该不会想到,这其实也正是他走下坡路的开始: 《周易》中的“亢龙有悔”,指的是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这四个字用在何应钦的身上也许再恰当不过。 就在南京受降仪式上的喜悦尚未退却的时候,何应钦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先是由于同盟国的战胜,“同盟国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这一看起来“霸气外露”的职衔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随后,国民党政府撤销了军事委员会,成立了国防部,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取代何应钦当上了参谋总长。

自从北伐时期就一直担任国民党黄埔系中“二把手”的何应钦对此大为恼火,在他眼里陈诚算个什么东西,自己肩佩将星的时候,那个小矮子不过是个连长,如今却爬到了自己的头上。不过何应钦也明白,在抗战过程中,陈诚已经积累起来了足够的资本,再加上又有老蒋背后的支持,如果跟他硬碰硬的话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何应钦是个聪明人,这种赔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 1946年6月,何应钦被任命为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兼中国驻美军代表团团长,出使美国,这两个长长的头衔看起来似乎十分风光,但是明眼人一听便知,被远调海外的何应钦已经是个去了势的男人,想要东山再起已力不从心。 可以想象,在何应钦被蒋介石一脚踢到太平洋另一侧的时候,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怨恨,一定在心里渴望着抓住一个可以重新回到权力中央的机会。 一年之后,似乎上天听到了何应钦心中的不平之声,一个再次崛起的机会终于降临到了何应钦的头上。 1947年5月,蒋介石召何应钦回国。

虽然他没听过电影《大话西游》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但是却也一样不想让自己在机会消失后“追悔莫及”。 回国之后的何应钦果然没有失望,他先是被任命为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年又出任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对蒋介石重新起用自己的原因心知肚明,在内战战场上,蒋介石的心腹如陈诚、顾祝同、卫立煌等连连失败。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借机发难,蒋介石只得将自己推出前台,来制衡桂系力量。(这辈子他一直被老蒋压着)

其他网友回答

何应钦1890年,出生于贵州兴义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中华民国一级上将。1924年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出任黄埔军校副总教官,在黄埔军官中是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在北伐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军长,东路军总指挥,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深受蒋介石器重。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通电反蒋反共,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顺势响应,逼蒋下野。何应钦此时判断失误,误认为蒋介石已是孤家寡人、四面楚歌,随将宝押在倒蒋派身上。当时,白崇禧在会议上公开要求蒋介石下野,蒋介石回顾何应钦,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何应钦低头默不作声。蒋介石异常伤心,拂袖而去。事后,蒋介石说:当时只要何应钦一句话,我就可以不走了。这是俩人第一次矛盾。

九一八事变后,何应钦代表民国政府先后与日军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为日本在华北合法驻军提供了法律地位,这其实是两项有辱国家民族的屈辱条约。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当时,何应钦等人主张打,宋美龄、孔祥熙等人主张和。冯玉祥、李烈军等国民党元老出于国家民族安危的考虑,支持主和派政治解决。双方争执几昼夜,宋美龄怕张、杨杀掉蒋介石,央求何应钦,答应张、杨的部分主张,何应钦坚决不让步。最终,主战派占了上风,何应钦被任命为讨伐军总司令,一场内战即将爆发。多亏宋美龄托人捎回蒋介石的停战手谕,何应钦这才不得不作罢。假如西安事变不能和平解决,中国将再次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国将不国。蒋介石回南京后,并没有责怪何应钦,相反对他大加赞扬。其实,从这时起,蒋介石对何应钦是敬而远之。

全面抗战爆发后,何应钦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为抗战做出一些努力。1944年,何应钦担任了14年的军政部长职务,被蒋介石另一个亲信陈诚夺走。1945年9月8日,何应钦做为中国陆军总司令,在南京接受岗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的投降,这也成为何应钦一生最辉煌的时候。蒋介石把他捧到天上,接下来就要把他踩到脚下。1946年,何应钦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中方代表团长,从此,彻底失去兵权。

何应钦到台湾后,被排挤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只挂了两个不疼不痒的闲职,从此,无官一身轻,多数时间都用在打桥牌、打猎,栽花种树。何应钦虽有负蒋介石,但他的性质与白崇禧、李宗仁不同,再加之他在黄埔军官中享有威望,蒋介石并没有怎么难为他。1987年,何应钦病逝于台北,享年98岁。

何应钦在政治上的所作所为一向为人所诟病,他两次置蒋介石于绝境,想取而代之,但缺少杀伐果断的手腕,最终被蒋介石弃之不用。他缺少的不是能力,是忠诚的品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