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么做到心不随物动?
优质回答:
淡泊名利先修心,
不随物动养慧根。
世上人多圣贤少,
视物若无贵胜金。
谢邀!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你不贪心,该是自己的就拥有,不该是自己的不要去惦记,就会做到心不随物动。
其他网友回答
要想做到“心不随物动”,就要帮助“心”找到她的家,这就象是一个浪子,之所以到处漂泊,是因为没有家,一个人有了家以后,就有了根,不管在外面多忙多累,他都会很坦然,因为他知道忙完之后有地方休息,累垮以后有地方舔伤,所以永远不会心慌,这就是家的重要性。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安心,这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状态,现在有个很扎心的词,叫“精神流浪汉”,其实这是一种病症,而且病情往往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加深,财富越多,增长的越快,对安心的渴望越强烈。
普通人在静下来的时候,心里同样没着没落,找不到个安置处,公元527年,洛阳虎牢有一个中年男子叫姬光,这一年他四十岁,在龙门石窟对面的香山上,已经坐了八年,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一个安心的方法,虽然他从小就聪明绝顶,世间的学问无所不通,但对于将心安在何处这个问题,却是毫无办法。
后来他受人指点,到少室山去参访一位来自天竺的胡僧,这位胡僧名叫达摩,已经在山上的石洞中面壁了九年,姬光为了表达求法的诚意,自断一条臂膀,才得到达摩的接见,当达摩他所为何来的时候,他很坦率的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心找到她的家。
胡僧达摩将手一伸,对他说:“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吧,我帮你安。他这样一讲,姬光就楞了,过了半天才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怎么回事?我现在找自己的心,却找不到了。他这样一讲,达摩就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说:“我与汝安心竟。”好了,我已经帮你把心安好了。
经典中说,姬光听了这话,突然间恍然大悟,兴奋的跳了起来,这在禅宗来讲,就是开悟了,最后一层窗户纸突然被捅破了,这个姬光,就是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慧可大师。他为心找到了家,从此就象柳絮沾到了湿泥上,再也不会被春风吹的到处飘荡。
所言心者,即是非心,是名为心。
二祖慧可为什么最后会兴奋的跳起来,奥秘就在他那一句“觅心了不可得”中,当他去找自己的心的时候,却发现无处可寻,这个是关键,从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心”其实是不存在的,她只是在一种因缘氛围下的条件组合,她从来就没有拥有过自己不变的特性,这就是禅宗历代祖师的无上法门。
当年释迦牟尼传法给迦叶尊者的时候就曾说过:“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诸摩诃迦叶。”这里的“实相无相”四个字,就是“正法眼”,这是无上的妙法。
禅宗禅师曾说过:“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真正的传法,到了这个地方,只能自己去悟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超越了所有的语言文字,以及所有的想象力,这些东西到了这个地方,统统失效了,表达不出来了,任何一个字,一句话,一个心念,都会把人引向歧途。
举个例子来讲,一种谁也没吃过的食物,要想知道它的味道,只能自己亲自去品尝,师父只能告诉你它在哪里,长什么样子,甚至可以把食物放到你的手里,这时候师父就已经尽力了,因为他不能帮你品尝,即使是帮你品尝了,你依然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一切的语言、文字、想象力统统没用,剩下的,只能靠自己亲自去品尝了,除此以外,概无他法。
大概来讲,所谓的心,只不过是我们在面对某一个境的时候,心中相应所浮现出来的一种觉受,这就象是一面镜子,面对石头,它里面就是映出石头,面对一棵树,它里面也会浮现出来一棵树,但你不能说镜子就是石头,或者说树就是镜子,都不是,“我思故我在”,但“思”不是心,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心”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叫做“心”的东西。
总结
总之,我们往往会把一些因缘组合而成的事物,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而且还会紧紧的抓住不放,孰不知舟行岸移,时过景迁,所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因为不真实,所以事物一直在变,但事物变了,我们错误的认知却没有变,这就是我们一切烦恼的来源,而要想“心不随物动”,关键就在于要悟透个道理,请注意,是“悟透”,而不是“想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其他网友回答
唯有物质和精神满足需求,心灵达到高度境界!
才可做到心不随物动!
其他网友回答
“心随物动”也要从两面看。
就一般人而言,听人歌唱,心情涌动,随声相和,不亦说乎?看人街舞,与其节拍,足之蹈之,不亦说乎?观人演讲,正中我心,鼓掌喝彩,不也相知相得乎?其它见花开烂漫、鱼游自在、鸟兽飞奔不一而足。“心随物动”,实乃人之自然而然。
若从修行人说,“心随物动”,则有碍深修养思,大可以戒之的了。我在《今日头条》小视频上,经常见一大和尚,说是“放下一切出家,不与俗世”的;但又“天生丽质难自弃”,我笑他“不甘寂寞”:见“头条”有人赞他,便耐不住了,频频现身,获一票“女香客”疯狂喝彩,甚至有人到庙中“恨不得随了他去”,如此这般,焉得不“心动”?
若要“心不随物动”,必须“戒贪”。贪官见钱眼开,流氓见色起意,大凡见利忘义之徒,哪个不由一“贪”字走上不归路?“贪念”一起,万恶由此生矣,芸芸众生,比比皆是;修行之人也是人,怎能例外?——所以要“戒贪”。“面壁十年图破壁”,“面壁”,就是隔绝一切,死了那“贪恋外物”的一条心,“贪心”既是“死了”,如何能“随物而动”?但“说易行难”,全看自心;所以但凡出家,举行仪式时,方丈必数问其:“汝能持否?”——“能持”、且“持之能久”,便“久久为功”;否则一败涂地、遗人笑柄。
写到这里,难免自问:做个纯粹人,我能持否?答曰:余虽不敏,愿“坚持”。
不写长篇文字,久矣夫;然有问愿答,随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