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卡夫卡(读卡夫卡城堡有感)

网友提问:

卡夫卡的《城堡》怎么样?

优质回答:

是一部非常烧脑的文学作品,简直是一座文学迷宫,踏入就很难走出来。据说爱因斯坦读《城堡》时,表示自己的智力还达不到理解这部作品的程度。

大学前,几乎不会有人去看《城堡》,一是难懂,而是考试又不考。大学后,一些文艺青年可能会对它感兴趣。但说实话,表示能读懂的人真没几个,不过是重复教科书等一些二手材料上的观点。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几乎都很烧脑。没有金刚钻,建议你不要去揽这瓷器活,当然了,除非你是为了打发时间。相关的不求读懂只为打发时间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还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等。

其他网友回答

年少时,读卡夫卡的作品,读到一半,总觉得是在不知所云些什么,如今再读卡夫卡的《城堡》,多少明白了些什么。《城堡》是卡夫卡的未完成的作品,并且,在去世前,他特意嘱咐挚友——奥地利作家布罗德在他死后销毁他的所有作品。但是,在卡夫卡去世后,布罗德并没有执行卡夫卡的遗嘱,而是将它们都公布了出来。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伟大的贡献,因为卡夫卡的出现,影响了之后的一大批作家,但是对于卡夫卡自身而言,他或许没有想要写给读者,而是写给自己。

一、文体的压抑

《城堡》中的文体对于读者而言,是相当压抑的,这种压抑在于,段落过于冗长,有些四五页才分出一段,每读一页就像在水中憋了好几分钟才露出头来换口气。加之,对话没有分别列行,人物关系更是容易混乱。这些让读者难以接受,加之本身作品的叙事逻辑不强,事件的发生往往是荒诞的,读者仿佛是在茫茫沙漠中前行着的旅人,看不见文本的尽头。但是,反过来说,作品本来想要表达的就是现代人生命中莫明的压抑感,焦虑和绝望。王国维曾说,诗歌的境界有“隔”与“不隔”·的区别,卡夫卡的《城堡》便属于“隔”的作品。这种“隔”在于,我们时常去避免和忽略生活带给我们的压抑感。人类天性讨厌绝望和孤独,而渴望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作为读者,更是会本能地反感这种压抑。如想要进入《城堡》的世界,唯有细细品位,直视作品的压抑,才能超越这种压抑。

二、“K”和“城堡”

主公人的名字只有一个字母,这个字母就像一个符号那样简单,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他代表了千千万万的人。同时,《城堡》中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没有全名,它不像俄国现实主义大师们笔下那样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人物。于是,它的“所指”便是很多了,K的遭遇也可以是你我生命中同样遭遇的,城堡作为一种“势力”、一种“权威”的存在,他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K在不断地抗争中,却始终无法进入这种城堡。这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说一个人去办证件,从北京一直跑到老家,每次办证总是告知他少了东西,他不断地来回跑,最后无奈在微博上爆出了此事。其实,这个办事员不就好比是一座城堡的看守者,我们新闻中的“K”先生不断想要获得进去城堡的资格(城堡告诉他也可以进去)。但是,他却始终只能在外头不断地徘徊。由此,你也可以看到,卡夫卡世界的荒诞,其实折射的,是现实世界的荒诞。这种荒诞,反应的却是现代人在金钱和权力下的异化。

很可惜,作品并没有完成,K最后到底是进入了城堡还是失败了,更无可得知。然而,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又是否给了我们新的想象呢。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二十多页,因手头忙,暂时放下了。看的时候,只觉得语言冗长不干净朗里,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著就是这样。主人翁翻来覆去在一个地方绕来绕去,就是不让进城堡,一个理由解决了,莫名其妙又来了一个理由,这些理由却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不吸引人,毕竟是名著,空闲了还是要把它看完,要是看着看着喜欢上了呢,也说不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