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荆棘鸟》?
优质回答:
这是一部关于失去爱的美丽故事。也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关于爱最美的故事。“我爱你像爱一朵玫瑰,可我们不能在一起。”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
这本书讲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沧桑的感情历程和人生命运,并贯穿澳大利亚独特的异国风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的爱情纠葛。小说精心策划和细腻描写的深度和广度,向我们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和一场美丽缠绵的故事。在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中,我们会惊叹于那美不堪言的史诗传奇。
01 梅吉和拉尔夫
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神父与梅吉·克利里是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小说主要围绕他们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主。12岁的梅吉与28岁的神父拉尔夫第一次相遇时,拉尔夫就爱上了这个红发灰眼的异常美丽的姑娘。但拉尔夫“神父”的身份从他们相遇的一开始就预示着这场爱情的最终悲剧。
尽管他是如此爱着这个可爱的小姑娘。随着梅吉一天天地长大,当她成为一个美丽出众的妙龄女子时,梅吉也深深地迷恋上了拉尔夫神父。然而神父的身份迫使拉尔夫不允许他和她陷入这场禁忌之恋。“当我说我爱你的时候,我并不是说我像男人那样爱你。我是个教士,不是个男人。所以,别让有关我的梦幻来充满你的头脑。我要离开了。”
这是他们在第一次分别前,在拒绝梅吉的倾情告白过后,拉尔夫对梅吉说的话。拒绝和爱是攀在他俩之间永不朽落的荆棘。拒绝和被拒绝都是两败俱伤,爱在他们之间划了一道银河,美丽、灿烂,却可望不可即。为了试图忘记拉尔夫和赌气,梅吉嫁给了花言巧语、目的不纯却长得极像拉尔夫的穷小子卢克。在将梅吉得到手后,卢克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
他是一个一心想赚钱的有野心的男人,为了赚钱他不稀罕梅吉的爱,更不稀罕他们的女儿,他带着梅吉的钱,去更广远的地方某事业。此时的梅吉也看清了他的本性,也明白自己的真心所在。她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普通人的家庭,显然她遇到的两个男人都无法能带给她家庭的归属感。在梅吉产后,拉尔夫来拜访她。拉尔夫痛苦、悔恨,挣扎肉体与精神上的斗争。
当他再次离开梅吉时,他不知道梅吉已有了他的骨肉。怀着拉尔夫的孩子,带着小朱丝婷,梅吉又回到了德罗海达。此后梅吉和拉尔夫相遇又分离,他们爱而不得,像破碎的玫瑰花,却有噬人心魂的美丽。梅吉与拉尔夫之间是一场哀伤而又动人心弦的悲剧爱情,如同那低低哀吟的荆棘鸟,既缠绵悱恻又动人心魄。
梅吉就像这只荆棘鸟,明知道不能觊觎荆棘上的禁果,却依然、勇敢地、义无反顾地扑向那丛荆棘。他爱着她,她爱着他,但是他们穷尽一生也越不过横在他们中间的那丛荆棘,而那荆棘就是上帝,代价不过遍体鳞伤。“每个人都在唱着自己那支小小的曲子,难道你不明白吗?咱们制造了自己的荆棘丛,而且从不停下来计算其代价。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是十分值得的。”
02 命运的相似与纠葛
这部小说里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命运的不断重现。梅吉的女儿朱丝婷(梅吉与卢克的女儿)自出生就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但她的儿子却出生不凡,像拉尔夫一样器宇轩昂。当戴恩(梅吉和拉尔夫的儿子)初遇到拉尔夫时,他就迷恋上了红衣主教的气质,并立志要成为第二个“拉尔夫”。尽管梅吉竭力不愿她的儿子重蹈她悲剧的覆辙,但最终已无力改变戴恩成为教士的最后现实。
梅吉偷的禁忌之果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戴恩在救溺水者时不幸溺亡了。这是小说悲剧的全部集中点。梅吉痛苦地说:“我把他从上帝那里偷来,现在又要还给上帝了。”而在得知戴恩身世的真相后,拉尔夫也随之离世了。朱丝婷却是一个不落世俗、追求事业、犀利尖薄的人,她的爱情也是扑朔迷离、曲折回旋。
小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她和一个政治家重修于好的圆满爱情。这也是对梅吉一生最大的告慰。小说在他们的婚礼上戛然而止。值得一提的是,梅吉的母亲菲奥娜原本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因爱上一个已婚男子并诞下一子而遭到家族的歧视和排挤,最终被迫嫁给梅吉的父亲帕迪——一个老实的穷小子。菲自始至终都十分冷漠,唯独关心她所爱之人的儿子。悲剧的种子在此时就已埋下,菲深爱的儿子为了志向离开她了。
当菲发现梅吉在重演她的命运悲剧时,她曾预示梅吉:“终有一天,你也会失去他的。”“那就是他(拉尔夫)的孩子,就是戴恩。”“就像听到了回音一样,”菲说着,刺耳地笑了起来,“你说这种话的时候,也许就像我一样。”“所以,历史又重复了。告诉你吧,当我看到戴恩时,我暗自笑了。”“梅吉,你会付出代价的。相信我吧,你会付出代价的。”一语成谶,命运多舛,悲剧在三代人中延续。
梅吉重复菲奥娜的悲剧,戴恩重蹈拉尔夫的命运。这是一场爱恨纠缠的故事,更是三代人与命运斗争的故事。梅吉爱得炽热而勇敢,她不信上帝不信教。倔强是她身上最可爱之处,就像鲜红欲滴的玫瑰花上的棘刺。
但她在暮年时却屈服于命运了,她屈服于上帝了吗?也许有,也许没有。当时过境迁,菲问梅吉;“有一点儿也不痛苦了吗?”梅吉回答:“起初是这样的,但是为了他们,我告诫自己不要痛苦。”因命运而起,又因命运而止。所有的过眼云烟都结束于最后时光的苟延残喘,令人唏嘘不已。
03 波澜壮阔的独特地理风情
小说里的地理环境背景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而主要发生是在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上。独特的澳大利亚风情也是这部书魅力源泉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与那片奇特的土地,共同构成了这部巨著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亚马逊网上书店在介绍这本书时是这样描述那广袤荒凉的土地的:“饱受着轮番而至的旱涝侵躏;索取时,残酷无情;花开时,绚丽烂漫;造化慷慨的年节,又不失丰饶。天底下再没有哪一个地方如此怪诞离奇。”
小说开篇写克利里一家在新西兰的环境背景:“像所有的新西兰房子一样,那房子是木头的,零零散散地占了很大一片地面。房子四周长满了金雀花丛,眼下,正怒放着一片艳丽的黄花,草地葱绿而繁茂葳蕤,像所有的新西兰草地一样。”
当克利里一家初到德罗海达时,“一切都是灰蒙蒙、黯苍苍的,甚至连树也是这样!强烈的阳光已经使冬小麦变成了一片银褐色,越陌连阡的麦田迎风起伏,唯有那一片片稀疏而修长的蓝叶树林和令人生厌的灰蒙蒙的灌木丛隔断了这一望无际的景色。”
克利里家的男人们在运营德罗海达牧场场时,镜头转向这片物种丰富、生机勃勃的灰褐色的大地:成群结队的袋鼠、像巨人一样的鸸鹋、极具破坏性的白蚁、多不胜数的鸟类、五六英尺长的澳洲大蜥蜴、繁复奇多的蛇、种类各异的昆虫和凶残的肉食动物。
“鸟类多不胜数,新品种似乎层出不穷。它们不是三三两两地在一起,而是千千万万地成群营巢。有一种绿黄相间的长尾鹦鹉,菲奥娜一直把它们叫做情鸟,而本地人则称之为虎皮鹦鹉;另一种有红有蓝的小鹦鹉,叫做玫瑰鹦鹉;还有一种胸脯、翅下部和头部鲜红的粉红凤头鹦鹉;而那种纯白的、脸上有黄色肉冠的大鸟,名叫葵花凤头鹦鹉。深褐色鱼狗鸟欢歌高唱着,或是向它们最可口的食物——蛇——俯冲下去。所有的鸟儿几乎都通人性,毫无畏惧地成百上千地栖息在树上。它们四下转动着明亮、聪慧的眼珠,尖叫着、啁啾着、欢唱着,模仿着能发声的万物的各种各样的声响。”
各种澳洲独有的特殊物种都被作者详尽描写在这部堪称澳洲动物百科全书的小说里,其环境场面描写的规模壮阔、繁多的奇异物种、极具代表性的气候状况,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澳洲风情,更感慨于作者的笔功伟大。书中生息于斯的人物与故事均笼罩在这独特的环境里,人物的情感与命运与这背景休戚相关。
其他网友回答
这本书慕名已久,读后确实觉得名副其实。如果说要评价,便写写自己的读后感想,希望做个成功的安利吧。
书的主线是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禁爱”。作为神父,拉尔夫不能和梅吉在一起,他无法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对权势的追求。汲汲于名利,本该是多么庸俗的事,在作者的偏心下,拉尔夫被塑造成了一个极富有魅力的男人,大部分人都被他折服。而正因为他想往上爬,梅吉的姑姑玛丽,这个精明富有的“老蜘蛛”(作者三番五次地这样写,真是刻薄又贴切的比喻……)看穿了他,逼迫他在梅吉和平步青云的机会中选择一个。拉尔夫选择了前途,选择了继承“老蜘蛛”巨额的遗产,这是第一次转折。
第二次也是梅吉在知道与拉尔夫在一起无望后,选择嫁给和拉尔夫容貌相似的卢克。后来的事实证明卢克只是贪图她的财产,甚至让她陷入糟糕的境遇里。
作者在写到卢克与拉尔夫相似的容貌时,我就在想:“不会吧,不会这么狗血吧……”后续的发展果然是梅吉用了点小手段让这个拉尔夫的孩子名正言顺。她在离开卢克时说:“你使我想呕吐!卢克.奥尼尔,了不起的是我,你一钱不值!”我读到此处,实在叹服,有古诗文里与君长诀的气度。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梅吉从拉尔夫那“偷”来的戴恩,选择去做神父,并死于营救溺水者。她希望让拉尔夫的一部分一代代延续下去,但这样的愿望也随着戴恩的死亡而告终。
到最后,德罗海达只留下了迟暮的克利里一家和他们的朋友们。拉尔夫,菲都相继去世,梅吉继续平静地生活,用余生去回味这一段求而不得,甚至某种意义上荡气回肠的爱情。
书中的每一段感情,除了朱丝婷和雷纳,似乎都不得善终。无论是菲和她年轻时爱着的那个男人,还是帕迪对菲几近虔诚的爱,或是梅吉和拉尔夫这一主线,都带着悲剧性的求不得,不可说。书里的人物就像书名“荆棘鸟”一样,泣血而啼,呕出了血淋淋的心而死去。而这是不得不如此的,是被迫的。为爱所迫,大概是世界上最无奈又甘之如饴的事了吧。
德罗海达的几代人,经历了战争,却没有在战争中死去,而死于一个个意外,也是天命无常。
这本书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飘》。同样有战争,同样写爱情,但是《飘》的斯嘉丽形象更加丰满,让人又爱又恨,而《荆棘鸟》不如它出彩。
不过总会都是一句话,爱太苦了,却又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