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什么级别的官(包拯什么级别的官职)

网友提问:

包拯是什么级别的官?

优质回答:

 你好,包拯是家喻户晓的一位人物,他一生当中担任职务很多,从县令、监察御史、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最后官做到三司使、枢密副使。

  在这些官职之中,最为有名的当然是权知开封府。所谓“权”就是代理,“知”就是管辖,也可以理解为担任。即开封府代理知府。在宋朝,开封又被成为汴京,乃是一国首都。因此,权知开封府就是代理首都市长。

  开封府知府是个从二品官。权知一般来说要低一级,三品左右。包拯除了差事之外,还有一个职衔很出名,即龙图阁大学士,故包拯也经常被人成为包龙图。其实,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龙图阁大学士,只有龙图阁直学士。

  在宋朝每个皇帝去世之后,都会设立一个阁,来存放这个皇帝生前的一些图书、诏令等等。最早的阁是天章阁,是存放宋太祖遗物的地方。其次便是龙图阁,是存放宋太宗遗物的地方。

  宋朝皇帝经常会册封某位大臣为某某阁直学士,这个直学士,就是在这个阁中上班,看书,写史。到后来也就成为一种荣誉职衔。

  一般来说,龙图阁直学士是正三品官员,与权知开封府品阶一致。

  在宋朝正三品已经是省部级高官,与明清不同。

  二品已经是宰相级别。像包拯一生担任的最高官职枢密副使,便是进入了宰执班子序列。在宋朝,文官魁首为丞相,俗称宰相。宰相之下有参知政事,俗称副相。武官魁首为枢密使,级别等同宰相,但班列要低一格。枢密副使是枢密院的副长官。

  文武两套班子合起来称为宰执大臣。

  因此,包拯一生最后进入了宋朝中枢机构,算是风光无限。不过,在民间小说中,经常说包公是包相爷,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只有出任正宰相,敕封“平章事”,或者带“同平章事”职衔,才能被称为宰相。

  在包拯活跃的宋仁宗时期,早期赫赫有名的宰相是吕夷简,后来是大词人晏殊,还有富弼、文彦博等。包拯是没有资格被称为相爷的。

  

包拯担任开封府知府的时间很短,也就一年多。在任期间史书只是一笔带过,其实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后来,包拯最为历史称道的,是出任御史中丞,连续弹劾了三任三司使,并且最终自己出任三司使。

  也就是说,包拯负责的,并非帮助百姓审案,而是纠察官员风纪。

至于在传说中,老百姓怎么请包拯直接做主的事不太可信,因为包拯是高级官员,一般老百姓是见不到的。在宋朝的各种告状制度很完善,各衙门各有所思。即便是百姓到开封府告状,基本上也不会见到包拯。就像如今,小民有冤,也不能直接见到北京市长告状。

 

其他网友回答

包拯担任了开封府、枢密副使、礼部侍郎、三司使等官职。包拯还曾经做过河北转运使,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市长。包拯最为人熟知的官职是开封府尹,府尹总领府事,掌管京师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包拯担任过三司使,三司使是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度支、户部、及充任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 (公元926年) 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权知开封府时,包拯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包拯革除此弊,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于是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

其他网友回答

包青天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是直辖市的部级领导,属中央官。

包青天包拯担任的最大官职是开封府尹,在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是正三品官。包拯在任开封府尹前是江宁府尹后于嘉佑二年升任开封府尹。 开封是北宋时的首都,所以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

并且宋朝时期的开封和现今的北京市一样属于中央直接管辖的直辖市,因此包拯属于现在正部级的官员,并且使由中央直接领导的中央官员。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包拯我们大家的印象应该是脸黑如碳,身材魁梧,正义的化身,包拯字希仁,生于宋朝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县解集乡包村。天圣年间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到任后秉公处理,不畏强权,设立鸣冤鼓),顶多六、七品,后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他在任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踏入仕途开始官从六、七品知县,知州,不过以后倒是步步高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而其中最高的时候,担任龙图阁大学士,权知开封府,神探包青天里面讲到此职权同太子,天下案子无所不查,是天底下权利最高的堂官,不久迁三司使、枢密副使,包拯一生破获的案件有《狸猫换太子》《铡美案》《铡包勉》《双钉记》《乌盆记》等。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他一生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其他网友回答

  名门出身 孝敬父母

  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封建地主家庭子女要想显达于世,不外乎走上科举之路。包拯自幼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作为当时的一名有志青年,他的追求显然也在求取功名上。

  然而,恋家的包拯舍不得离开父母,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他被改任为和州监税,等于在合肥邻近的和州市政府管钱粮税收。

  包拯甘当“宅男”,这一当就是10年有余,二老离世后,他守孝3年。守孝结束,又在家里呆了两年。

  清正廉明 打破潜规则

  包拯42岁时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一把手”。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不久,45岁的包拯因“端砚事件”被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虽然这个官职没有多少实权,但从此他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对于包拯来说,无疑找到了自己的发声平台。

  这其中,他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歪曲中央政策“折变”盘剥灾民的罪行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

  不畏王权 弹劾国丈

  包拯进入中央,正赶上范仲淹掀起“庆历新政”。范仲淹的吏治改革集中在改变官员冗滥作风,斥退冗员、举贤用能方面,自然要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朝廷陷入“党争”,守旧派与革新派闹得不可开交。

  不久,变法失败新政被废,不料包拯突然上奏,建议皇帝保留范仲淹考试选拔人才等新政。其实,这正是包拯峭直的禀性,他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系也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以至于“故人、亲党皆绝之”。

  此后,包拯渐入佳境,走上了北宋仁宗时期的政治舞台。他的特色之一就是一生都在弹劾别人。

  他7次弹劾酷吏王逵,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他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几乎下不了台。

  包拯越弹越牛,甚至六次弹“国丈”,硬生生把仁宗宠妃的堂伯父张尧佐给弹下马来。仁宗专宠张贵妃,让她平庸的伯父一年之内晋升4次。

  激进者要求廷辩,要和皇帝面对面理论。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

  就这样,仁宗总算答应了后妃之家不得任两府的建议,又批评了谏官们在殿上喧哗失礼,生怕再出现过激行为。而张尧佐自感犯了众怒,主动辞去了一些职务。事实上,皇帝只是缓兵之计。

包拯这股子牛劲让权幸大臣,甚至仁宗本人都有点畏惧三分,当时在官场流行一句时髦语“包弹”,为官清廉正派,就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

  包拯一生弹人,他自己有没有被弹过?当然也有。包拯刚弹掉张方平、宋祁两任三司使,结果自己又取而代之,这是朝风大忌。

  坐镇开封 善始善终

  在入主开封府之前,包拯因对官场失望导致情绪低落,而“七求外任、出京四年”。包拯曾于公元1056年来金陵担任过4个月的江宁府尹。

  不过,以包拯的个性,不在开封府干出点名堂不会善罢干休。他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裁撤了门牌司。

  当然,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包拯肯定也查办过一些案子,也许其中不乏为民平冤的,也采取过一些措施维护首都治安,一度赢得美名。

  然而,包拯主要政绩并不在开封府任期,更不在英明断案上,他是一个实干家。不到两年,61岁的他就被任命为三司使。

  风烛残年 悲痛病逝

  然而,63岁的包拯已经是风烛残年。宋仁宗时代相对和平,所以这个职务也许是皇帝对老包忠心耿耿一生的一种荣誉的回报。

  欧阳修曾说,包拯一辈子“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他纯朴平实、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爱民如子,同时他不苟言笑、太过较真、不会处世、人缘不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