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宽失天下出处(元以宽仁失天下)

网友提问:

为什么会有”元以宽失天下”的说法?

优质回答:

因为元确实宽呀。

历代要说对民间管理最宽泛的朝代,实际是元朝。所谓的汉人十户才能有一刀之类的,目前看来,大多是后来人编的,用来激发民族情绪的。

但是和元管理粗放对应的,是民间的混乱。元作为中央政府,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城市外社会基层的管理责任。一个合格的政府,不但是对民间索取,也有巨大的责任。

正如人们总结的一个现象,最糟糕的管理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强。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你混淆了“治天下”和“打天下”,蒙古铁骑冷酷严苛说的是军事上的领土扩张,也就是打天下。而朱元璋说元朝”以宽失天下“说的是治理天下,”今元政驰级,豪杰纷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

第二:宋濂《芝园续集》:“初,元既灭宋,元有天下已久,江南宋之遗俗,变且尽矣。”方孝孺《逊志斋集·后正统论》中谈到元统一江南后,江南地区“胡服”“胡语”的情况,“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主其帝而虏之,或羞称其事。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俞先生墓表》中,说的更具体: “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未数十年,熏渍狃狎,骨化风成,而宋之遗习消灭尽矣。为士者辫发短衣,效其(蒙古)语言、容饰以附于上。冀速获仕进,否则讪笑以为鄙怯,非确然自信者鲜不为之变。”江南人与蒙人通婚。《南村辍耕录》卷二八,谈到松江府上海县人俞俊,家中富有,娶蒙古人也先普化之次兄丑驴女为妻。朱元璋基于以上南方移风易俗的变节行径,而大力恢复汉俗汉风的决心,那句话完整的是“元以宽失天下,朕收平天下非猛不可”。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们要区分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方式,元朝打天下是依靠武力,但治天下则相反,明太祖所说的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百姓的宽厚仁爱,而是指

1元朝的宽是片面的,局部的。,它是特指对蒙古人的宽,元朝是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他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他把人分为四个等级,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虽说忽必烈实行汉化政策,允许汉人 入朝为官,但他用色目人来进行牵制,这导致了社会 矛盾的激化。

2宽松的税收政策。“凡故宋繁冗科差,圣节上供、经总制钱等百余件,悉除免之。”明人宋国桢出,元时赋税甚轻,服役极省——谈迁《国榷》卷一

《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3宽松的继承制度。“皇位的继承是关系政局的重大问题。如前所述。12世纪的草原上的蒙古人中,长子继承权已得到习惯上的承认,但同时幼子在继承父业中又有其特权,因此,严格的说。他当时仍无制度可循”——《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这种皇位继承制度的不稳定,导致朝政的极不稳定,对于元朝的灭亡也有极大的影响。

4宽松的法律。元朝是一个游牧民族,由于民族本的特性,没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虽说忽必烈加强了法律建设,但在元朝没有制定像唐、金完备的法典。造成无法可守的局面,这就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这也是元朝以宽失天下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元朝的宽容,是对上层设立的,纵容了蒙古人的骄奢淫欲,法律道德荡然无存,贵族只顾享受,王室争权夺利杀戮屡屡发生。而对待下层人形同牲畜,冷暖温饱豪无人性,激起民愤加速政权的土崩瓦解。这样一个散沙般的巨大帝国,只知攻伐,不重集权,不制定强有力的法律,不改善民生,是维系不长的。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一个嗜好杀人的人对于一个比贞观年间刑狱处决还少的前政府当然要怪在杀的人不够多的原因,所以上台后制定了比前朝更严厉的法律,更是亲自制造了许多冤狱提高杀人数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