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解放军的纵队建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不用通用的军编制?
优质回答:
军事爱好者应该注意到,以八路军山东军区为例,截止到1940年冬季,军区所属部队中,由115师主力发展起来的部队已达七个教导旅!比如教1旅、教4旅等等,后期还有伪军部队反正后组建的四个独立旅。然而即便是多达11个旅的正规部队,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却仅仅维持着115师这一个师级番号,其中有什么讲究呢?
这其实主要是斗争策略问题,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至少在表面上没有完全破裂的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扩大武装的过程中,均采取了“两套班子一块牌子”的办法。比如第115师兼山东军区、第129师兼晋冀鲁豫军区、第120师兼晋绥军区等等,对外名义仍然是“第十八集团军某师”,对内主要则以各大军区司令部的称谓,此一点要弄清楚。
虽然对外顶着师级的名头,其实各大军区都组建了二级军区、军分区、以及新建的的若干旅、团级番号,其中山东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都发展到了20万人以上,部队规模早已是“集团军”都不止了。但是要注意,既然大军区顶着“师级”的名头,下辖部队也就不方便再编组新的师级单位了,也容易给重庆方面以口实,这个应该都能理解吧?
于是就出现了八路军一个师部(大军区)下辖十多个旅几十个主力团的情况,还有一些支队、独立团等等。比如晋冀鲁豫军区(129师)就下设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四个二级军区,各军区所辖正规部队到1940年6月间,除保留原385旅、386旅之外,新建部队已经统一整编为第1、第4、第7、第8、第10、第11共六个新编旅,番号就是新1旅、新4旅等等,全师兵力已经达到11万人,再到了抗战胜利时,则发展到近30万大军。
同样,山东军区(第115师)在抗战胜利时,也发展到五个二级军区,下辖22个军分区、3个教导团、18个独立团、24个基干团、4个独立旅、3个支队、113个独立营或县大队的规模,总兵力达到了27万人。由于装备和训练的严重不足,抗战期间我军基本以游击战和小规模的野战为主,而随着日本的投降和抗日大反攻的进行,组建主力兵团遂行大型野战任务已经势在必行。
于是在1945年的9月21日,延安发出了《关于扩军与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其中明确提出:“各个战略区域都应编整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其数量应占本区脱离生产兵力的五分之三到三分之二,把他们编组成旅和纵队,准备他们能够实行极大机动”。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上,延安首次下达了各大军区组建“野战军”和“野战纵队”的命令,其中野战纵队即简称为“纵队”。
指示中也非常明确地提出,是要“编组成旅和纵队”,那就是除了已有的旅级建制外,其他各级准备编入野战军的单位应统一整编为旅,比如独立团啊支队啊什么什么的,然后再以两到三个旅编成一个纵队,每个野战军视实际情况编成若干纵队。不过要注意,各大军区的实际情况也是不同的,比如新四军(华中军区)在1941年重建时有了七个师的番号,山东军区也在抗战胜利前后编组了八个师的正规部队(均属我方自拟番号)。
所以在延安发出通知时,各大军区的编制其实比较纷杂,有师也有旅,尽管当时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旗号,但是全军统一序列和番号的时机并不成熟,只能是各大战略区根据自身情况来组建野战军和野战纵队,那么纵队就出现了下辖若干师和若干旅两种类型。比如山东野战军在纵队之下就有师,而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晋绥野战军则是纵队下辖旅,后来发展起来的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也是纵队下辖师。
为什么称为“纵队”而不是新建“军级”建制呢?其一是在政治上被动,这个前文有说明,其二是编制级别不好界定,因为各大军区野战部队的“纵队”兵力情况不尽相同,比如粟裕将军的华中野战军组建时,四个纵队的总兵力不过47000余人,去除司令部直属队外,平均每个纵队只有10000人冒头,西北野战兵团组建时两个纵队也不过22000余人,情况大致一样,你说这个纵队编制是“师”还是“军”呢?
所以要明白,我军的野战纵队兵力规模,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军级”单位的,更介乎于师和军之间的“加强师”状态,甚至有的还不足师,直到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以后,才逐渐接近军级规模。比如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华东野战军”时,各纵兵力普遍在25000人以上,个别纵队比如九纵达到了30000人以上,这才是军级规模。而且用正规编制,也容易暴露我军的实力,所以“纵队”是一个最合适的临时性建制称谓。
我军第一批成立的野战纵队,应该是晋冀鲁豫军区所辖,因为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点上,刘邓就指挥所属部队发起了打击阎军入侵解放区的“上党战役”,期间把参战主力部队编组为太岳、太行和冀南三个野战纵队,并取得了上党战役的巨大胜利。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三个野战纵队加地方武装的总兵力,也只有31000余人,可见每个纵队的兵力还不足10000人,也因此印证了笔者的前文论述。
然后是粟裕将军华中野战军的成立,时间是1945年11月,当时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纵队,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先后组建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山东、华中等多个野战军,各野战军所属的野战纵队兵力规模也不太一致,只能具体情况具体说明了。直到整合为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时,除西北野战军实力较弱外,其他野战军的纵队基本都下辖两到三个旅(或师),兵力在20000人以上,个别接近30000人。
到这个时候,再加上不断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各野战纵队的实力和战力,肯定要超过敌人的一个军(或整编师)了,之前是很难比较的。而随着部队的不断壮大,各野战军也纷纷新增纵队番号,东北野战军就从最初的五个纵队增加到十二个纵队,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也都扩编到十二个纵队,当然了,由于并没有全军统一序列,所以纵队番号都是各野战军自行排序。
大体来看,1948年我军野战纵队的兵力高于敌人一般的整编师(或军),而略低于少数王牌整编师(或军)。比如敌人的整11师、整74师都有30000余人,而普通的整编师不过20000余人。以华东野战军初建时为例,叶飞第1纵队23000余人,韦国清第2纵队29000余人,许世友9纵则多达31000余人。我军的单位战斗力肯定超过敌人,所以一个纵队如果是打阻击,对付敌人两个整编师肯定没有问题。
特别说明的是,作战单位在大多数时间都非满编状态,因为在频繁的战役战斗中,几乎每月每天都会有伤亡或者非战斗减员,而新兵补充通常是不及时的。所以在讨论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时,双方的建制数量和参战兵力都需要遵循“框算”的原则。到1948年11月1日,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以及条件的成熟,西柏坡发出了统一全军序列和番号的命令,所有的“纵队”统一改称为军,原来的师或者旅统一改称为“师”,标志着我军的发展逐渐进入正规化了。
所以从这一时刻起,我军这个部队不再有纵队的编制(南方游击队除外,比如琼崖纵队)。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个原因,是模糊编制。
第二个原因,是历史习惯。
抗战军兴,第八路军虽是路军编制,在理论上是高于军的,亦如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也是一个意思。但国民政府始终只承认3师6旅15团4.6万人——从当时国军的普遍编制来看,4.6万基本就是两三个军的人数。所以第八路军的师实际就是军级的编制。因此第八路军始终在师级编制上给予严格控制,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1937年7月改编时只1700,11月扩编到7000就改为第八路军独立第一师,但只有一个月就迅速取消,目的就是不在师这个层面对国民政府给予太多刺激。
八路军的第四位正式师长
八路军以三个主力师兼一级大军区,下设二级军区与军分区。实际上二级军区对应师级,军分区对应旅级。具体就是编制较多新编团,组建新编旅,但旅之上不再设师,采取纵队等番号级别。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纵队已经成为我军习惯,1948年11月整编前有70纵队,但不管怎么说,八路军的纵队与后期解放军的纵队,都是军级。
华野10纵号称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纵队司令是善于阻击的宋时轮上将
到解放战争时期,普遍组建纵队作为野战部队,纵队一般编2~3个师(旅),区别在于,兵力相对少一些的西北中原采取纵队—旅—团,东北华东则基本采取纵队—师—团,所以少的纵队只2旅4团,大约七千人,东野二纵(新四军3师)却有3旅9团,兵力3万多。特殊的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这些与野战纵队则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
1941年1月6日,叶挺、项英率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多人,按照国民政府命令北移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7个师80000多人的偷袭,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抗击,血战7天7夜,终因粮弹耗竭,寡不敌众,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兼政委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中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也是让周恩来痛心疾首称之为“亲者痛仇者快”的“千古奇冤”,并痛斥国民党顽固派“本是同根相煎何急?”替日本人干了它们做梦都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为什么要提这个事件,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国民党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对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一直是高度警惕,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如何限制、打击和假日军之手削弱甚至是消灭八路军和新四军。
而抗战结束后解放军纵队建制的产生,可以说与这样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高明的斗争策略。
北方的红军被改编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抠门到只给了115、120、129师,3师6旅12个团的编制番号,另每师各有1个独立团/教导团以及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和总部炮兵团,就这还是反复讨价还价得到的,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尽量压缩红军的规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八路军随即开赴抗日前线,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敌后浴血抗战中,八路军不仅没有被日军消灭,相反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兵力牵制,日军始终不能集中全部兵力在正面战场作战,也无法维持“以战养战”的战略目的,后方的交通线和治安不断地被八路军抗日武装破坏和袭扰,日军为此投入大量正规军进行反复扫荡,臭名昭著的“囚笼”和“三光”扫荡政策就是那时候产生的。
八路军不仅破解了日军的各种扫荡,还在这期间开辟了大量抗日根据地,随着抗日群众的积极加入,部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原来改编时的5万人左右逐渐发展到几十万人的兵力。
但这时的八路军仍然只是3个师的正规番号,也就是说,国民政府军委会只承认八路军有3个师的部队,那其他那么多新发展的队伍怎么办呢?
那八路军就只好自己起名字了。于是“独立团、新编团、教导旅、新编旅、支队、大队、纵队”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点历史在电视剧《亮剑》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呈现了出来。
李云龙的独立团竟然下辖8个营7000多人,接近一个师的规模,李团长的实力已经是准师长了,但这时他还是一个团长,因为师的番号只有3个,他不好自称师长吧,既然一个团下面多出来那么多营,那可想而知,一个旅下面可同样可以多出来那么多团,3个番号师下面的旅可就远远不止6个了,后面恐怕要加零了,这一点从“百团大战”(105个团参战)就可以看出来。
抗战结束时,八路军(加新四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30万人,102万的八路军这时却还是维持着一个军3个师的编制,这不得不说是军事史上的奇观,常校长真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了。
这么多的团级部队在师级之下,仅从作战指挥上也不方便,所以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延安指示各军区(战略区)组建以“旅和纵队”为主的突击力量,这就是纵队建制的开始。
这时之所以组建纵队:
其一从作战指挥上来讲更科学高效;
其二就是开头所讲的皖南事变的历史,而且这时候正在开始国共和谈,不用比较敏感的“军”的编制,对于争取全国和平有利,一旦谈判破裂解放战争开始,还能隐藏我军实力来迷惑敌人。
到解放战争开始时,我军一共编成了27个纵队,这些纵队有大有小,从超过50000人到不足10000人不等,大部分20000人左右,介于军和师的建制之间。
所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这些纵队人员规模及战斗力参差不齐,相差较多,也不宜统一编成“军”,而且纵队这个名字还很形象,充满野战行军的画面感、力量感和战斗力。
到解放战争后期,我军一共有55个野战纵队,还遍有特种兵纵队、铁道兵纵队和炮兵纵队(炮纵)。
1948年11月1日,我军颁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称:“番号排列数目为70个军210个师,内中空额,留待今后建立新的军和师时补足。”
全国各大战略区部队的纵队番号按序数排列进行了统一整编,除特种兵纵队外,所有的纵队统一改称为军,建国后,纵队番号被全部取消,这也是解放军进入正规化、现代化的开端。
以上原创回答希望题主满意,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日本投降后,为了实现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各地区迅速组建野战兵团,该指示指出:(1)为了最后消灭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各战略区应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编为野战兵团,其余则编为地方兵团;(2)野战兵团应编为三三制的旅,每旅三团,每团三营,每营三连,再加以重机枪排……以三至五个旅编成一个纵队(华中、华东、山东已编成师者,则为三至五个师为一个纵队),各纵队和各旅番号,暂由各战区自定,报告军委。
以上是日军宣布投降后,八路军、新四军的纵队建制最早的出处。原因在于蒋介石集团积极争夺抗战的胜利果实,蓄意发动全面内战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军委根据新的任务、作战对象的变化,及时作出了军事战略转变的决策。
到1946年6月,全军共有野战军24个纵队和相当纵队的师,11个旅和相当于旅的师。至内战全面爆发前,全军共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人。
战争初期,解放军的纵队的武器装备明显弱于国民党军。以整编第11师(原第18军)为例,该整编师装备长短枪11520支,其中冲锋枪等自动武器2370支;各种口径火炮440门,其中最大口径火炮是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火箭筒120具;汽车360辆。装备最好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装备长短枪13991支,其中冲锋枪等自动武器92支,各种口径火炮46门,其中最大口径是日制75毫米山炮12门。
国民党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兵力几乎是解放军的3倍,火力上差距较大。但是解放军善于打运动战,往往在局部中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