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现在的大学生?
优质回答:
看了几个回答,都在说大学生怎么颓废,怎么丧,怎么宅……
其实处在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谁不是一边迷茫一边摸索着过来的,这不过是人世常态罢了。
大学里逃课打游戏的有,整日泡在图书馆里的有,忙着兼职创业的也有,有人会无奈空虚,也有人觉得充实满足……
这些人后来进入社会,怎么样了呢?
先不说这种颓废生活能不能代替大学生这个群体。而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有为这些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了吗?
有些老师学术厉害但是不会教学生,有些课本身就没有必要存在,去不去又有什么关系……还有各种官僚政治,学习氛围本就差距很大……
再者,整日打游戏的大学生就沦为社会渣滓了吗?
如果你有稍微留心一下身边刚毕业的年轻人,你就会发现,这些大学生无不谦和有礼,让座的是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也是他们,公共场合不放外音的也是他们……不得不说这一代人的素质相比较以前很高。
他们不过是自我了一点,特别了一点,又何必对他们如此苛求。
网络信息开放,很容易制造某种错误的假象。
某种小群体的现象会被无限放大,最终变成某个群体的一个共性标签。
每个人如此不同,一个标签又能说明什么。
大学生怎么了,他们年轻又有朝气,更有创造力,更乐于分享,更懂得尊重别人,有什么不好。国家的未来是这群年轻人的,谁不是迷茫无措中奋力拼搏……
其他网友回答
79%的没有能力,20%的高级打工仔,1%的可能有点创造力
其他网友回答
世界终归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二、三十年后,社会发展由他(她)们掌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背景及思想行为方式。
我家仅俩兄弟,均是七十年代出生,九十年代(高校扩招前)考进大学。最终我本科毕业,兄弟研究生毕业。我所娶的妻,也是七十年代出生,九十年代本科毕业。所以,对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当时的生活状态及思想观点,都比较了解。
当年我们觉得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偶尔逃课去旱冰场;跑去参加校外的,非学校组织的舞场跳舞(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时,年轻人流行的一种集体舞,转圈拍手等规定动作,与今天广场舞相似);考试作弊玩小抄、相互传纸条;为赶时髦,烫个大背头;偷偷的抽烟喝酒(学校不管但家长不允许);半夜翻墙进宿舍;以学校假期组织去外地实习之名,骗得家长的钱,带着女友去游山玩水十多天……
这些行径,在我五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老父亲眼中,全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当年在父母口中,我们也是垮掉的一代、玩废的一代。
但事实表明,当社会责任交付给我们这一代人时,中国的发展,也没有倒退。
现在兄弟已是高级职称的专家,带领团队做的项目,还上了央视,得到表彰。镜头前,他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在正中间。内穿白褂外披长衣,着一条短裤还踏双波鞋。如此形象,在已故的,一贯注重仪表、严谨刻板的退休中专教师,俺们老父心中,兄弟就是吊皮垮衫,必不成器的模样。
今年,我虚岁正好五十。同龄段朋友们的孩子,也多是正在上大学年龄。大家聚会时,难免会对各自孩子现状,发牢骚,表不满。当谁情绪过于激动时,我就会笑着对他说:算了,想想当年的我们。也还不是让父母头痛。再讲出一、二桩当事人过去的冏事,大家又哈哈一笑,心情舒畅了。
老一辈,别只盯着年轻人的不足。
对年轻的大学生,过来人只奉劝几句:人,基本都是与同龄人竞争的。进入高校学习,不能完全代表你优秀。仔细看看,你在同龄人中,占多大优势,你的学识学历含金量,才是你日后,能处于何种社会层面生存的根本。
父亲五十年代大学留影,标准有为青年。
父亲毕业三十年,母校留影,衣冠严谨。
我(中)大学期间,非要烫个大波浪头。
我现在返校,不顶一头人造卷毛了。
妻与大学室友。
疯丫头们在九十年代大学校院也没正型。
兄弟(右一)大学军训,一副痞样。
兄弟(中)成了专家,依然不注意仪表。
未来,永远属于年轻的一代。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评价现在的大学生】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