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6个习俗是什么?
优质回答
清明节(寒食节)的六个习俗:
一,添坟(扫墓。祭祀。二,提前。三,吃凉。四,春游。五。扦柳。六,炒豆。
添坟,用于春分以后,寒食以前。包括陵墓扫墓。添坟后便可祭祀烧纸了。
二是早清明,是祭祀烧纸必须在寒食节前的几天里,或是寒食当天。
三是禁止烟火,吃素吃凉喝冷水。目的是防止火灾发生,害人害民。寒食当天,不吃熟食,不动火烟,吃冷食。后人演进为吃熟,但不吃肉,不喝酒,不吃面条,吃面条水缸里光生蚯蚓。早上以吃菜馍为主。
四是春游。人们祭祖完毕后,不要辜负这美好春色,携带家人,四处走走看看,既饱眼福,也融入了自然,快乐了心情。
五是扦柳,传承纪念介子推之风俗,柳树发芽,春生旺相之意。人们日未出前,出门折柳枝,回家扦入门框上方或窗户上,用于生发,去邪,败毒之象。这些柳枝晒干后,可用于人们去火,熬水喝,可打俩鸡蛋。治害眼,耳呜,牙疼嘴烂,喉咙痛和皮肤出疹子流脓等,着重清热败毒。
六是炒豆,早上炒碗豆子,可败毒去小儿食积肚胀等。而民间炒豆又为炒蝎子爪,小孩吃了,不宜被蝎子蜇着等。
我们清明节就是祭祖扫墓
清明节,你们那里都有什么习俗?
优质回答
胶东有句俗语,叫“打一千,骂一万,忘不了清明节这顿胡黍米饭!”
在我们胶东地区,寒食清明节除了上坟扫墓等与全国大部分习俗一样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要熬一大锅胡黍米饭,煮鸡蛋,做疙瘩燕。
胡黍米,就是高粱米。过去,每年的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忙着用碓臼捣胡黍米,里面出来高粱米,还有小麦粒,玉米粒等,为的是可口好吃。这些都要在清明前做好,因为清明这天是不动烟火,要吃冷食的。
另外,还要煮鸡蛋。清明这天将鸡蛋剥好放在碗里,切点葱花,浇上卤给孩子吃了,孩子就不会害眼疼。用面做成小燕子的形状,给孩子吃了不腰疼。
而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
我的老家是江苏省如东县,处江海平原,滨江临海,民风敦厚淳朴!清明节,我们这里有折柳祈福,头戴清明柳,祈愿福绵长的习俗;也有摘取青蒿,掺和糯米粉,揉搓成青团的风俗;有叠纸锞、元宝、灌装红纸包裹上冥钞、冥品祭拜先人的习俗;也有寒食节前夕,吃酒酿的习俗;有踏青郊游,挑食荠菜做成春卷的习俗;还有聚集亲朋好友同饮春酒,共同追缅先人,思親念祖的习俗;也有剪纸幡,植松柏,寄托先人的习俗!!!
马上就要过清明节了,你们那里是怎么过清明的?都有什么风俗?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清明节因跟“寒食节”有关联,我们这都是过三天,清明节的前两天就开始了。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习俗也很多,我们这一带,主要有以下风俗:
1.荡秋千:记得小时候,过“寒食节”家家都吊秋千,那时小该子多,荡秋千要轮班排号定时间,记得有首儿歌就是用来记时的:“丢(音)荡丢荡狗呀,吃个小牙虫,牙虫不大大,吃个葫芦把,葫芦把歪歪,吃个蝈蝈,蝈蝈跑了,秋千了了”,很是热闹。
2.祭祖:清明节的早上或上午,父子、兄弟们凑到一起,一同到祖坟地扫墓祭祖。仪式也
很是讲究,先逐个坟添坭,压纸(给先人送单衣),然后摆上供品,烧香烧纸,磕头施礼。现在烧香烧纸的不多了,文明祭祀,大都改送鲜花和花圈了。
3.赶灵山:灵山就是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墓园。每年清明节英灵山赶山会,也是祭奠纪念革命英烈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体和个人,人山人海。我们当地,几乎是人人前往。
习俗也是文化,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现在又有三天假期,踏青胶游拜亲访友作为一种时尚,逐渐走进平民百姓家。
(图来源网络)
在我们这里清明节的前一天早上人们起来,趁着太阳还没出来之前,男人们就约定好弟兄几个抗着铁锨镢头到自家坟前整理坟墓,叫做添土。就是把坟和四周杂草清理干净,再添上一层新土,坟头顶可能经过一年风吹雨淋已经不成型了,要重新换一个,要找一块粘土粘性大的,长满了一种土话叫做黄根子杂草盘结的土块,用铁锨挖成圆锥形搬来垛在坟顶上,这样就做成了坟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不懂风俗的,老年人会时常提醒别忘了到谁谁谁的坟上添土啊,是啊现在的风俗越来越淡化了,再过几代人恐怕就要渐渐失传了。
到了下午太阳快要落山了,人们会拿着几梱烧纸,好吃的好喝的,一挂鞭炮到坟前烧烧纸,放放鞭炮,磕几个头,在坟头上压上几张烧纸以示对先人的祭奠。
还有一项就是这天下午要准备去折几枝柳树条或者柏树枝好准备清明早上把枝条插在屋檐下,至于什么用意,这不知道这是老一辈子传下来的。清明节早上人们把枝条插在屋檐下,早饭要喝里面放些波菜或者韭菜的姑渣汤,再吃两个鸡蛋,这是多好的生活啊!这只有过节才能享受到的生活,这是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再有就是清明节有打千秋的习俗,家里有几个孩子的,为了增加孩子们的乐趣,大人会土法搭建个千秋,小时候小孩也没有什么玩具,那荡秋千的高兴劲真不亚于过大年啊,只是千秋少,外边来的孩子多,只好排队轮流玩,有时还难免起了争执,没办法啊。清明节来了,花儿也开了,树木也开始发芽了,孩子们也走出田野:折根杨柳枝柏树枝,拧成根哨子,用口一吹,哨子声一响,大地复苏了,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春天里播种,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清明节注意的习俗有哪些?
优质回答
俗话说"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在很多地方依然被坚守着。在这里说说俺们乡下习俗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们那里寒食和清明节是不分的,都放在清明节一天过。早上也生火做饭,只是家家户户必须要吃煮鸡蛋。
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这个全国各地基本一样的。俺们那儿必须在清明节之前到逝去的的亲人坟墓前烧纸(我们那儿叫火纸),摆点水果、烟、酒、花之类的贡品。或一样或几样,不拘多少。
清明节期间对出嫁的女儿是有严格规矩的。出嫁的女儿必须给父母亲送鸡蛋。送鸡蛋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父母双亲都健在的话,一定要赶在清明节十天或半月之前送。严禁在清明节前后几天回娘家的。如果有父母一方或是两个都不在的话,则一定要在清明节这天回娘家,给逝去的父母烧纸上坟。出嫁的女儿不管年龄多大,都是要回去的,实在不方便的就由儿子或是媳妇代替去。
传统民间习俗,并不一定象有人说的是封建迷信。它包含了传统文化思想的代代传承,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朋友们,你们那儿有什么不同的风俗呢,欢迎您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清明节的祭祀都有哪些习俗?
优质回答
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相信各地清明祭祀,都会有不同的习俗,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家乡的清明祭祀习俗。
清明祭祀,是为了祭祀缅怀先祖,并祈求先祖庇佑的活动。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扫墓,关于扫墓,我们当地有这些习俗:
一、扫墓时间
我们当地扫墓,并不局限于清明当天,而是在清明之前就开始了。而且还分为了新坟、旧坟,新坟指去世三年内的,超过三年的就是旧坟,新坟扫墓要比旧坟早一天。
现在因为假期等原因,有一部分人,不分新旧坟,而是在清明节当天进行祭祀。不过在清明当天讲究比较多,老人们说是,清明当天超过中午十二点,地府大门就要关闭。所以在清明当天祭祀的,必须在十二点完成。
二、扫墓人员
因为是祭祀活动,所以家里人都要出现。不过我们当地要求,自己家的媳妇还有出家的闺女,是不能去的。这是旧时传下来的习俗,可能是以前的妇女社会地位低,造成的这种结果。
不过现在好多人家放弃了这种习俗,但是怀孕的媳妇一般还是不让去的。当地并没有公共墓地,都是看风水选出来的墓地,不是需要爬山就是需要下沟,怀孕的媳妇,家里人自然不会让去。
三、祭品
祭祀活动,祭品肯定不能少。作为给祖先的祭品,一个是钱,就是元宝、冥币、纸钱之类的,本意是让先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好。还有一个就是食物,我们那里有特殊的祭品。
蛇馒头,就是豆沙馅的馒头,上边还要缠上面制成的蛇,蛇还分单双头,据说双头蛇会更厉害。据说馒头作为祭品,还是诸葛亮发明的。至于为什么在上边要盘上蛇,民间有几种说法,一是蛇变龙,表达对后代的期许。二是蛇守墓,希望祖先安好。三是蛇沟通阴阳,能跟祖先建立联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碗菜,各家不太相同,但是都有的,就是一块儿汆汤过的带皮猪肉,上边放焯过的菠菜苗。
四、祭祀
流程大概就是:祭拜,烧纸钱,放鞭炮,添土,栽葱种树。这里说说特殊的,一是添土,二是栽葱。
添土,这个习俗一直流传。我们当地都是土墓,而且每年只有清明才会上坟。一年下来风吹雨淋,坟包难免不齐整,所以大家都会把祖先的“住所”,给稍微修整一下。将杂草去除,把坍塌不平整的地方添土修整好。现在除了修整之外,还会用土,把祭祀焚烧留下的火种给彻底扑灭,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在坟前栽几棵葱,很多地方没有这个习俗,只有种树一项。至于栽葱,是因为,葱同“聪”,在先祖坟前种下葱,就是希望先祖能保佑后代,聪明伶俐。还有就是,郁郁葱葱,希望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清明节的三个风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